03.01 神祕的“僰人”到底長啥樣?歷史上還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


“僰人”,即濮人,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人對西南諸民族的統稱。“僰”與史書記載的“濮”是一回事。中原人稱西南民族為“濮”,又稱“百濮”。

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

僰人巖畫,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情況和戰鬥風貌。

關於“僰”字的由來,據說他們最早棲身在荊棘叢生之地,被譽為披荊斬棘的人,所以被稱為僰人。

丘北縣境內的僰人後裔,自稱“鍋潑”“僰族”,其他民族稱他們“海巴族”“伯族”,1956年民族識別時,將其歸入彝族白彝支系。

找尋到這個神秘的民族並不容易,僰人所居住的村落隱匿於高山之巔中,村子四周怪石嶙峋,滿目都是石崖石屋。

僰人作為在歷史上為西南獨立有過重大貢獻的民族,雖然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突然的消失,但他們留下的懸棺遺址已成為後人研究探秘的價值點。

珙縣位於中國的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