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

用戶85036289370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抑鬱症,是現代人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理疾病,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調節,很有可能會出現自殺等意外風險。你永遠無法想象到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多麼黑暗,他們會怎麼傷害自己……

一名26歲重慶小夥子,從高中起患有抑鬱症,長期口服抗精神病類藥物治療,平時工作生活也沒有什麼異常,“就是有點遇事想不開”。但是,一天晚上11點半,他在自己的房間裡,用水果刀將整個陰莖和雙側睪丸整體切了下來,丟棄在垃圾桶裡,後因疼痛才告訴家人。還好父親馬上將丟棄的陰莖及睪丸找到後裝進塑料袋,加上冰塊,並緊急送醫急救,進行了“再植手術”後,基本已恢復正常。被切斷陰莖如保存得當,處理及時,可做陰莖再植!)

好了,咱們再回到抑鬱症。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

抑鬱症是當今社會很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佔腦神經系統疾病的35%~42%。抑鬱症是一類(而不只是單一種)複雜的疾病,我們不否認抑鬱是有生理易感性基礎的。抑鬱症的生理缺陷在於缺少兒茶酚胺,主要指抑鬱症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進而造成腦神經功能遞質功能紊亂。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傷害自己,會自殺?

抑鬱症患者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疏導排解,累積的負性情緒越積越多,情緒從悶悶不樂發展到悲痛欲絕,最終會產生自殺傾向。抑鬱症患者的痛苦常人難以想象,會出現很多身體症狀,這些可能都是導致他們自殺的原因。

比如頭痛,這種疼痛不劇烈,但沉重,有重壓感,它就像一片烏雲,盤踞在大腦裡。還有胸悶、胃痛、肩頸痛、耳鳴、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燒灼感等等。

再往後,會發展到思維障礙、閱讀障礙、語言障礙、怕風、怕水、怕聲音等等,稱之為度日如年絕不誇張。

別以為抑鬱症只是心情抑鬱!最讓他們痛苦的是不能擺脫的身體症狀

當發展到重度階段,屬於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慾望,都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緒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對於他們而言,人生變成痛苦的煉獄,這時很可能產生自殺行為。

抑鬱症,聽起來就是一個“很難過”的病,但其實它是一種病,一種像感冒發燒癌症一樣的病,只不過這種病不是明顯的身體殘缺,而是情緒的崩潰。

既然確定是“病”了,那就該治病了!

對確診的抑鬱症患者,多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治療:

一種是藥物治療,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具處方藥,但長時間服用藥物會有一定副作用;

第二種是採用腦功能輔助儀器進行物理治療,主要是經顱磁刺激治療、腦深度光波修復療法這兩種理療方法,通過改善腦細胞功能、促進腦神經遞質平衡改進患者症狀。針對嚴重抑鬱症患者,運用MECT治療儀通過特殊刺激患者產生無抽搐性大腦功能改變,快速消除患者自殺或自殘的思維觀念;

第三種是心理諮詢輔導,通過與心理諮詢師面對面交流,緩解患者的壓力,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

手術治療重度抑鬱症比藥物治療更有優勢!

功能神經科醫生根據精神科醫生的診斷,並結合患者核心精神症狀確定靶點位置,例如杏仁核控制情緒衝動;扣帶回控制各種幻覺;內囊前肢控制思維異常;中央隔區控制衝動、攻擊行為;伏隔核控制各種妄想、強迫思維及強迫行為;尾核下束主管抑鬱、自傷、自殘、自殺等。通過專家會診評估確定手術靶點,神經調控技術是微創技術,神經核團精確定位技術已達到細胞水平,精神外科手術具有高精度(誤差低於0.01mm)、微創傷、高安全性、併發症少、複發率低等優點。

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抑鬱傾向,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科學治療才能好轉,千萬別隻依靠所謂的心理療法,說什麼“想開點兒”就完事兒了,卻一拖再拖,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要花很多倍的時間和精力去治療,恢復效果也很緩慢,耗時耗力。因此,出現抑鬱傾向時一定要去國家級公立醫院,儘早接受專業正規的診斷和治療,確保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好療效。



百科名醫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康復者!

曾經我深受抑鬱症的痛苦,因為那種痛苦絕對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當一個人的內心全是痛苦的時候,沒有一點空間的時候,你能想象嗎?

我當時也想過改變,但是如何改變?我的行動是由我的內心控制的,這個時候唯有改變自己的內心!

而現在我好了之後我也就看明白了抑鬱症得本質!抑鬱症的本質就是由於你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沒有正面的思維模式沒有一個主心骨,當你釋放出去負能量的時候,就會糾纏回來大量的負能量,越釋放越多,越多越痛苦,越痛苦糾纏回來越多,最後自己就被負能量給控制了!

其實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只是症狀不同而已,本質是一樣的!

要想好,就必須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正能量,改變自己的能量狀態的朝向,由負轉正!還有學習改變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認知!這需要不斷的訓練,最終才能行成自己的一套主心骨!我就是這樣好起來的!現在我非常快樂,就跟以前把負能量放大到無數倍一樣,我可以把小小的正能量也放大無數倍!

加油!


反求諸己


抑鬱症是大腦神經錯亂,神經源出了問題,大腦脫離了正常的思維摸式,腦電波變得無章可循,久而久之,從壓仰,焦慮,再到抑鬱。我們不難發現,凡仰鬱症患者百分之百都與睡眠有關係,十個重度失眠者十個患有仰鬱症,所以,重度失眠是產生仰鬱症的根源。

失眠又與情緒有關。生活的壓力,過多的不如意,總在一件事上打轉,死咬一個理,性格內向,情緒偏激都是患仰鬱症的誘因。

講一個真實的病例:我的一個同事的妻子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得了此症,原因也很簡單:大腦受到了刺激。當時的職工家屬房是房挨房,一排住七八家,隔音又不好,他愛人在收聽黑龍江廣播電臺廣播時誤收到蘇聯莫斯科電臺的對華廣播。當時中蘇對立,收聽老毛子臺就是收聽敵臺。此事被鄰居聽到,文革中做了揭發,同事的妻子捱了批判。就為此事該女子走上了想不開一一焦慮一一抑鬱一一精神分裂。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陽光的生活,遇事大度,笑口常開,活潑開朗的性格是不會得抑鬱病的!


用戶正言


抑鬱症的夲質,就是高興不起來,無助興趣愛好消失,我得過三次抑鬱症,第一次下崗,孩子還小,離開了企業,一時之間生活的落差,你還能高興嗎?失眠,吃飯不香幾天下來全身無力,腦子變得遲鈍,度日如年。後來上專科醫院配了二盒百優解價格很貴。吃完了沒錢了可毛病越來越嚴重,想到整個家庭今後的生活,撫養孩子,我是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我不能再這樣下去,想辦法要掙錢,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開始到處找工作、掙錢也忘了自己是病人,後來奇蹟般的好了。過了十幾錢因為買房貸款八十萬,那時又抑鬱了,吃了一年藥找了二份工作,慢慢的好了,錢也提前還款了,心裡高興輕鬆了。第三次是因為家庭因素又抑鬱了,又吃6個月藥,每天腦子裡唱歌,使用音樂療法、加藥物又奇蹟般的好了現在每天生活精神很快樂,所以我在這裡告訴所有抑鬱症患者,要有耐心、加信心,抑鬱症是能完全能治好的。


手機用戶51983991632


1、“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人類所有的疾病都源於慾望得不到滿足,慾望超過了身體和自己靈魂所能承受的極限,然後身體和靈魂以疾病的形式向你發出了警告。超過了身體的承受極限以後,就會出現身體上的疾病;超過了精神世界的承受極限以後,那麼就會出現精神系統的疾病。
解鈴還需系玲人。中國有句古話:“吾日三省吾身也。”
找到疾病的根源,首先要找到那個慾望到底是什麼,包括身體的慾望和精神的慾望。比如有人得了所謂的抑鬱或者煩惱痛苦,其實這種精神上的疾病來源於自己的精神的慾望,超過了自己精神系統的承受能力。一方面,慾望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失落或者慾望需要得到釋放,這二者之間的矛盾衝突,蹂躪折磨著自己的精神系統,嚴重的就會導致疾病,長期壓抑得不到出路,就會出問題。

2、有生於無,病灶源於病態心理


人的矛盾和慾望得不到滿足,先有一個心理矛盾,心理衝突糾結於自己的心聲,這種心理糾結,看不見,摸不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負面情緒,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就會形成一個可見的病態生理灶。這時候就是生物學所說的病灶。
老子五千言也指出:“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這就告訴我們,我們既需要學習老子五千言這些書籍建立宏觀大系統的思維格局,也需要學習閱讀工具類圖書,先熟讀老子五千言,再閱讀工具類的書籍幫助落地生根、接地氣。
一項具體工程的落實也是這樣的,先有頭腦中的一個創意思想,這是無形的,然後再有規劃、論證、討論,這開始由無形接近有形,可以看見文字,聽見聲音,那麼再繼續做下去,開始進行小範圍的論證、試驗、實施,這樣的話越來越可見,其可行之道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這是一個由隱態逐漸向顯態的滲透顯現過程。心態的有壞變好也是同理。


3、分析心理,解脫困局


老子5000言曾經說過:”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也。“老子還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裡面就講了,陰生陽於無形,有形於無形,行動源於思想,結果源於原因。
儒家為了我們老百姓能把握這個道理,總結出了中庸之道。告訴我們把一個慾望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過猶不及都不行。所以即使是精神系統的抑鬱,分析解決這類疾病,也是找到自己的一個慾望,然後把這個慾望作為數軸的原點,然後引申到座標軸的正方向,有可能最好的最大能達到什麼程度,然後還以這個慾望作為原點,再看一下座標軸的負方向,看看慾望最壞的結果又是什麼?這樣就能瞭解最好和最壞的結果分別是什麼,然後就能看到這個中點,就能把控住這個慾望的中點,然後分析一下自己現在的狀況與這個慾望的中點距離是多少多少?就能判斷出自己離疾病的程度有多少。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就會胸有成竹,不太慾壑難填而鬱鬱寡歡。


4、讀書寫作,建立大格局


老子也說過:“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也。” 我們要做強者。首先就要自知、自明、自勝、自強,然後才能做到自立。

這裡提供一份讀書計劃如下:

第一部分書單是哲學系統思維類:老子五千言,論語

第二部分書單是寫作訓練類:讀書方法、筆記方法、邏輯思維、視覺引導。

第三部分書單是寫作應用類:心理分析、寫作文筆、寫作能力 、寫作溝通;

第四部分書單是寫作變現類:認知突圍 、知識管理、時間管理、知識變現。

老子說過:“少私而寡慾,絕學無憂。”注意,老子這裡說的是少私,而不是無私,也不是沒有欲。怎樣把握尺度呢?這就是中道。讀書學習就是提升自己把握中道的最佳方法。

5、陽光普照,心境光明


還有一種隱態的慾望大家不太注意,就是人很善良,人本身很美好,人之初性本善,也想幫助別人,也想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價值,但是呢,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你本身想,這就是一種慾望,那這個慾望呢,源於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我們說知識改變命運,把你的想這種慾望用你的能力變成現實,讓他人受益,感受到你的價值,你因此而快樂,就容易走出自我狹隘的小圈子,走出心理的霧霾區。

所以說,讀書寫作使人獲得美滿和幸福的人生。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知識使你能夠在滿足自己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的基礎上,帶給別人更大的價值,這就是自帶光芒的力量。

太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自身源源不斷的發出無限的光明。所以無論是婚姻生活當中,還是自身的身體健康當中,閱讀寫作,然後接觸正能量的人,接觸正能量的書籍,接觸優秀的經典,共享快樂,才是卸下心理包袱真正的出路。

在讀書過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你自身有價值了,才能給別人提供更多的價值,也才能滿足你想要幫助別人的這種慾望,在幫助別人在付出的過程當中,自然你會得到與你同氣相求、同頻共振的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

所謂緣分可遇不可求,前提條件是你自己首先要自帶光芒。

陽光出來了,普照大地,陰霾自然就無處遁形了,心理疾病,也就消失匿跡了。


崑崙雲曦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抑鬱的傾向,這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病因至今不明,心理學家認為一般來源於壓力和敏感。

跟抑鬱者聊天,你總是覺得沒完沒了,他們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不滿意的地方,讓自己的悲傷不斷爆發,整天一副憂慮的樣子。

抑鬱的人不是總是感到悲傷就是不會感知快樂,他們體驗了太多的悲傷情緒,有一些抑鬱的人看起來總是懶得動,另一些則是總是在動,只是漫無目的的動,沒有方向和焦點。他們無法停止自己消極的想法,難以入睡,或者睡不醒,噩夢不斷。

目前,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病情稍重的人可能表現為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經官能症症狀,重症抑鬱症患者則會出現厭世、絕望、自責自罪、幻覺妄想、食慾不振等情況,甚至更嚴重者有面臨自殺的危險。

所以,要釋放自我壓力,學會粗線條的生活,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件,不要做那個抑鬱的人。


生活需要有點閒


但如果就抑鬱症的本質而言,個人以為抑鬱的源頭是關係出了問題。

這裡所指的關係不僅只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包括人與物、人與自我的關係。對物質如房子、車子是如何看待的,自我內心是和諧還是衝突的,和他人相處得好何,只要其中一類關係沒能處理得當,就有可能產生抑鬱情緒,嚴重時可導致抑鬱症。

關係出了問題,主要在於對自我的不認可,產生內心攻擊。通常完美主義者是抑鬱症狀的易發人群。

因為是完美主義者,所以容不得自己有半點失誤,不允許自己失敗,壓力無形中就增加了。日久天長,長期積累,身體是有一個承受限度的。終於有一天,無法承載,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抑鬱症其實是一個人叩問生命意義的內化過程,優秀的人比較容易得抑鬱症。

那些看看電視、玩玩麻將、打打遊戲的人一般很少會得抑鬱症。就生活狀態而言,他們自己活得高興,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方式。

當然,也有少數遺傳因素或發生突發事件而導致抑鬱症。


傑哥的時間空隙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

抑鬱症的成因至少有三種假說:



一、生物性假說,並得到科學證明:認為是大腦內神經遞質分泌不平衡所引起。

藥物治療效果顯著,證實了這一假說。通過服用抗抑鬱藥物改善患者的腦內5-色羥胺再攝取、多巴胺受體等達到控制如情緒低落、焦慮、抑鬱等相關症狀達到改善心境低落、食慾、性慾減退等作用。



二、認知心理學認為是認知模式發生改變。以心理學家伯恩斯的巜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一書講的最為清楚。之後心理學家馬丁.塞裡格曼通過抑鬱的狗的實驗證明抑鬱症是一種“習得性無助”,是可以通過如感恩、三件好事記錄等改變負性自動化認知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三、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是將因憤怒而引起的攻擊指向自我而造成自我否定、自我懲罰、自責自罪、自我毀滅……



根據這三種假說設計的治療方案都是有效的。但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根治,只能綜合治療。

那麼從抑鬱症患者的症狀來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



抑鬱症患者主要感受有下面幾個方面

1、身體方面:缺乏慾望導致食慾、性慾減退。這樣造成的直接後果是缺乏活力而引起的不願運動、興趣喪失、懶散、不修邊幅、對人對事沒有感覺、覺得活著沒意思、甚至感覺活著很累,希望有一種方法能夠解脫這種無趣無聊的生活。



2、心理方面:恐懼、焦慮、高度敏感(會將別人的稱讚視為諷刺、別人的說笑視為嘲笑自己⋯)猜忌多疑、自我評價極低(低自尊):認為自己沒用、將錯誤歸因於自己而產生自責、自罪、內疚、嚴重的羞恥感從而造成離群索居、不願到人多的地方⋯因為嚴重的自責或內疚而自殘、自殺!



3、生存意義方面:感覺生命無意義、無價值感如大文豪托爾斯泰在撰寫巜懺悔錄》前所經歷的對生命的思考及哲學家叔本華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時頓感生命的無意義一一哲學家的痛苦!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高智商的大學生、成功人士或者思想深度比較高的知識分子身上。



當然這種對生命意義思考而引起的抑鬱算不算抑鬱症還存有爭議。因為大多數思想家都是在最痛苦的時候寫出了不朽的作品。

那麼抑鬱症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從精神分析理論來研究一下,也就是尋找症狀背後的原因:

人從出生到長大經歷一個重要階段一一童年。



童年是指從出生到12歲以前。這個階段的經歷是人生態度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時期究竟什麼導致了我們悲觀的人生態度和不良的人格特徵!



在出生到一歲半這18個月的時間,孩子沒有人我區別,沒有外界和自我的概念,自己的哭鬧聲可以喚起母親的照顧:飲食起居一一生活的全方位照料。認為周圍的環境和成人都可以通過哭鬧聲而達到控制從而處於一種完全的自戀狀態一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從18個月開始進入(當然也有父母較早的開始)需要剋制自己來適應環境及父母的要求。身體及內心的需求滿足(“本我”一一精神分析學派術語)受到挫折而產生(由本能需求構成的我一一本我)與外界環境(包括父母的要求)之間的衝突:如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大小便但父母要訓練孩子控制在適當的地方大小便的矛盾,從而開始出現自己與父母的分離焦慮(內心衝突),也同時認識到自己不能“為所欲為”!開始體驗到自卑感受!



此時開始有了“自我”的萌芽!以後因為要適應環境不斷的加劇這種本我與客體之間的矛盾而致內心深處體驗這種衝突(焦慮)!體驗越深刻則產生的自卑感越強烈。如果在兒童期這種體驗過多一一即自我需求的滿足受到的挫折越大則自卑心理越嚴重!



比如為了讓孩子適應環境和社會生活,對孩子釆用打罵、恐嚇甚至侮辱等手段來驅使孩子做超過年䍅段能力的事情一一早教、“強制”學習樂器、體操等(這裡強調:超出年齡階段和不以孩子興趣愛好和特長的行為)會讓孩子過多的體驗自卑和內疚!



總之,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心理衝突是焦慮的根源。而過早和長期的心理衝突是引發抑鬱症的根源。童年時期創傷經歷(喪父、喪母、父母離異、過度的爭吵、對孩子學習成績過度重視、嚴格的管理模式及過分的要求⋯)是心理衝突的根源!長期心理衝突的結果是抑鬱症發生的根源所在。



除了環境因素外,遺傳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尋找致病根源是為了預防抑鬱症的發生。上醫治未病!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心理領域創作者:夏蟲不可語冰2008。點贊評論轉發關注可閱讀更多抑鬱症方面的文章。


夏蟲不可語冰2008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康復者!

其實,本不存在抑鬱症等心理疾病,都是西醫起的一個名字而已,他們治不好,說明他們其實沒搞懂!大家也不要去百度,更不要老是聽那些心理諮詢師凱凱而談,而自己卻啥都不懂,說的都是一套東西,其實對於我們沒什麼用!也不要去百度,越百度越嚴重!

抑鬱症的本質就是由於釋放了負能量,被負能量糾纏,然後在負能量區間出不來了,然後釋放負能量,然後繼續糾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到達那個負能量最大的那個點!這就是本質!

所以,我們就要通過提升自己的正能量,通過改變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認知,通過改變思維模式,之後就會徹底好起來!這是我的親身體驗!

其實,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出了點問題,負能量有點大而已,就這麼簡單,好起來也其實真的很簡單,說的那麼難,其實就沒懂!因為大道至簡,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個道,包括所有心理問題!



永駐初心


抑鬱症大家都不陌生,它不具傳染性,也不屬於經典器質性病,此病症無獨特病因,表現較多樣,存在心理行為,也具有生理上的,那抑鬱症本質是什麼呢?

抑鬱症屬於複雜疾病,抑鬱有生理易感性基礎,和外界產生相互作用,反饋至自身所表現出稱為“抑鬱症狀”動態過程。此病為龐大系統綜合體現,並不屬於單獨基因,神經遞質、細胞、心理模式等事件單獨能解決的。

關鍵因素

基因:對同、異卵雙胞胎研究得出,遺傳因素於抑鬱症裡佔百分之三十。其中5-HT 轉運體基因用來廣泛的進行研究,分S 、L 兩型,攜帶S 等位基因有可能增加易感性。

神經遞質:包括5-HT1A、去甲腎上腺素、穀氨酸等於合成、轉運、產生效應相關過程均會影響抑鬱症。

細胞、組織層面:重要蛋白BDNF,對神經細胞發生、發育及可塑性十分重要。人腦裡海馬及紋狀體可神經再生,除說到皮質醇能造成神經再生減低,應激條件下BDNF 基因多態性也能夠造成。

總而言之抑鬱症的人心理活動反映至神經活動上為:對負面情緒反應過多,高興等情緒無反應,情緒調節力大大減低;認知功能、神經活動也出現減低。對外部負面反應過激,自身又不能正常擺脫干擾。一些性格特質也可能為抑鬱症易感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