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實體經濟困難,你們感受到了嗎?

登山釣水


創業行動家 琳妹觀點:

如今網購越來越發達,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去店裡買東西的人少了,導致實體經濟整體下滑。生意越來越難做,是大家常常聽到的話。

但我認為實體經濟下降與否,也分地區和行業。

像一些經濟落後地區,本來人們可以花的錢就不多,實體店經營一直存在困難。有了網購之後,這些地區的人們發現網上買東西便宜,自然會在網上買,更少去實體店,導致實體店愈發難做。

但是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人們更追求東西的質量,價格成了其次因素。即使網上東西便宜,人們也願意花錢去店裡買看得到的更合適的商品。我朋友在溫州開了一家衣服店,因為衣服質量好,款式新穎,生意很好,如今她已經開了第三家分店。

一些傳統的衣服店,鞋店因為電商衝擊,最容易經濟困難,而飯店,奶茶店等較少經濟困難。 這類店如果開不下,排除了電商的影響,主要還是自身經營問題。我有一個朋友賣紙包魚,大冬天開業,剛開始生意不錯,但是漸漸地,因為味道大的問題顧客越來越少。最近在我們的建議下,開始賣夜宵,生意才好起來。飲食行業,地理位置好味道好經營好,不會有太大困難。

實體經濟困難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也要看店家自己經營,再難也有人盈利。


我是創業行動家 琳妹,以上是我的觀點,也希望您能夠留下您的觀點。

忠言逆耳利於行。飛哥團隊所答內容,都是多年創業經歷留下的創傷。沒啥文采,都是乾貨。你若喜歡,記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創業路上,興許用的著。瞭解飛哥更多創業問答,請訂閱《創業行動家》頭條問答,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多多點贊分享!


創業行動家


比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做企業、搞實體經濟,現在的難度肯定要多了很多。

實體經濟遇到難處了,最直觀地體現在增速下滑。從宏觀層面看,難就難在三個方面:運營成本上漲,盈利能力下行,虧損面則有擴容趨勢。

先從現象看。

之一,資本態度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今年以來,所謂“投資風口”的論述越來越少,以前,即使一個項目起步得較初級,只要“賽道”好,或者“選手”,就有可能獲得資本的青睞。而現在是不太行了。除了“賽道”與“選手”外,還得看營收及利潤的成績單。資本態度的變化,對實業的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

之二,運營成本的上漲,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較大。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價格上漲,工資水平上漲,這些想來對企業家們來說,並不會陌生。這些上漲壓力存在,有其合理的理由在內。如果消費市場、出口市場有活力,這些壓力有望消解。如果不是,則會壓力山大,有時增加的成本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再說面臨壓力的本質是什麼?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對當下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面上,融資難是中小企業的通症,而本質上是,中小企業要能持續打開消費市場、進入良性循環,本身的難度、風險也在增大。人家把錢貸給你,也需要資金安全,也需要利潤保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話一直很適用。

有個觀點認為,中國並不缺實體經濟,而是缺有競爭力的實體經濟。什麼是有競爭力的實體經濟?比如,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實體經濟。

從前,中國實體經濟比較慣常的打法是,找到產業與產品趨勢,引進技術與生產線,通過規模化與較低的人力成本,快速攪局市場與佔領市場。只是,現在實體經濟要發展,要有前景,過去的打法已漸漸失靈,在產業鏈低端生存,現在是很難過上好日子的。

所以,外部扶持重要,企業發展思維更新就更重要了。


波士財經


我是深刻的感到實體經濟的艱難,有在這方面做過一個調研和了解,這個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談。

首先是房租的快速上漲。現在租個廠房的廠租或地租,也越來越高,這一塊是的硬成本,已經讓很多搞實體經濟的小企業和小老闆苦不堪言啦,負擔很重。

第二個最重要的就是人工成本的提高。現在招工特別難,一般的工人的話,一天沒有一兩百塊錢,根本是不考慮的,那也就意味著現在用工人,每招用一個,每個月至少要增加三五千的支出。

第三就是產品本身的銷售。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基本上大家能想到的任何產品任何東西,都充滿著劇烈的競爭。二三十年前,那種有產品上市,馬上能打開一片新天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是一片紅海,就沒有了任何南海的地方了。

第四點實體企業轉型困難。除非是高新科技,企業自己不斷創新,那這個對於很多實體經濟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第四點這也是現在很多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越來越艱難的原因,但是想往高新科技方面轉型又沒有門路,這個門路包括人才技術,和大量的前期科研投資。

還有第五點,很關鍵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嫌貧愛富。很多銀行貸款現在都是瞄準國企、央企和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越來越難,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想擴大規模和發展也是困難重重。

所以,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在市場和各種資金成本、稅負(社保)、人工成本負擔之下,只能關門倒閉了,甚至有的是欠了很多的外債,只能大門一關跑路了。

由此可見,在中國做實體經濟是很難的,希望有關政策能夠看到這一點,在政策支持、金融支持,還有稅負等方面,能夠給中小和小微企業減輕負擔,能讓他們輕裝上陣去發展,這樣才能促進中國經濟的整體提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利國利民。


水禾田


現在銀行天天提出大力支持實體經濟這個口號,作為銀行人,個人確實感受到了實體經濟的冬天到了,實體經濟運作起來程序多、操作複雜,面對風險更多,很多企業慢慢開始轉型。作為銀行人,只能是通過與實體企業發生業務往來感受一下。


第一,企業不良貸款與日俱增。不良貸款幾乎每個月都在往外冒,企業貸款佔了百分之九十。從銀行貸了款後,因為經營不善,直接導致虧損甚至破產,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市場風險很多是不可預計、人為控制不了的,一些風險可以說是連環套,套進去就是死衚衕一條。

第二,擔保圈的風險與日俱增。很多擔保圈的企業互相擔保,呼呼啦啦地貸上幾千萬甚至上億元,一旦一個企業出現不良,其它企業跟著受牽連,首先就體現在徵信上,擔保企業以後再想貸款發展自己的事業就沒可能的,還要承擔擔保風險。



第三,現在貸款的企業蜂擁而至。天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企業來銀行諮詢貸款,如果企業資金充實,信用良好,也不會天天追著銀行給它貸款。只能是擴大經營或者經營情況惡化才能貸款,多數都不符合貸款條件,主要還是實體經濟遇到困難了。

作為銀行人,特別是客戶經理,上面的領導也是一再強調瞪大眼睛,防範和化解貸款風險擺在第一位,不能盲目放貸。


財富公元



現在實體經濟的困難不是感受到了,而是實實在在就發生在我們的周圍,每個人都身上,一方面,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一邊是產能過剩,大批的產品積壓賣不出去,原來一些比較好的企業也是營收下降,利潤空間被無情壓縮,部分人面臨失業,就是在職員工的工資也是增幅在減少;而另一邊呢?卻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地虛假繁榮,房價居高不下,這又把把大部分人變成了“房奴”,進一步遏制了人們的正常消費能力,這簡直就是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其實,現在沒有什麼可怕的,是整個經濟轉換過程必須要經受的一個過程而已。至於說該怎麼辦?措施是有的,但是,措施和政策的效應會呈現出邊際遞減效應。此時的信心和時間是關鍵的因素!

第一.要把房價居高不下這顆雷給排除掉,讓房價再一個合理的區間內波動;

第二.央行所謂的“放水”,最重要的目的是想讓中小微企業活下來,讓創新和科技來支撐企業自身的發展;

第三.現在又面臨著世界局勢的複雜化難題,各種困難糾結在一起,只能用時間來換髮展的機遇,完全不可以操之過急。

碼字真的很辛苦,你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緣分,點贊和關注一下,我們誠摯地謝謝你!


在路上覓尋


近年來,實體經濟開始逐步走下坡路,而且也沒有好轉的跡象。

小到繁華的商業街和商場如今貼出了許多出兌信息和轉讓甩賣的情況,造價幾百元的服裝甩賣時幾十甚至幾塊錢就賣了;

大到最近幾年的實體經濟外遷潮:2014 年,福耀玻璃在美國俄亥俄州成立新工廠,最近幾年福耀玻璃在海外累計投資將近 12 億美元;富士康預計將在印度建廠,投資 50 億美元;2017 年初希捷蘇州工廠關停……

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勞動力成本更低,美國在稅收、能源成本更低而且更靠近市場,中國崛起路上的出口成本優勢在一步步被蠶食,製造業往外流失的趨勢似乎不可阻擋。可見中國實體確實步入了嚴冬。

中國實體經濟真的不行了?

中國是靠著實體經濟崛起的,但現在國內製造企業哀鴻遍野,只靠房地產、金融支撐的經濟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沒有牢固的基礎,一旦倒塌,後果無法想象。

而至於會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的原因也很簡單:

1.兩次經濟連續過熱造成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2.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後果就是過熱的產業嚴重擴充產能,而不熱的產業基本上被消滅乾淨;

3.等經濟不再發燒的時候,大家發現自己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導致很多實體資不抵債、債務重重;

4.最後的惡果就是很多企業關閉、不關閉的企業也是流動性緊張、債務高懸。

5.因此大家看到了民間投資負增長、M1增速放大、實體經濟信貸急劇萎縮的惡果。

實體經濟正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人們包括企業都將熱錢投入到股市、基金等虛擬經濟或者房地產中,使得房地產快速上漲,而房地產快速上漲必然帶來實體經濟局面的更加惡化:房地產如此賺錢,而實體經濟如此不堪;乾脆從銀行借款投入到房產吧;乾脆把應該投入到企業的錢投入到房地產吧!

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加入到房地產購買中,越來越多的員工失業;越來越多的人員去購買房地產。這樣就形成了實體企業不行 - 房地產高漲 - 企業主加入 - 更多人失業 - 實體企業越來越不行 - 房地產高漲的惡性循環中。

總之造成實體經濟困難的原因很多,但現在這種局面也不會維持多久,國家也提出了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大支竹,相信實體經濟會再度迎來自己的春天。


金十數據


從實體店鋪空置,中小企業招工難、開工難,找工作難等方面,我可以感受到我周圍實體經濟的的困難。

首先就是實體店鋪的空置。

走在大街上,空置的實體店鋪越來越多。

這其中,有開發商開發氾濫的緣故,也有做生意不賺錢的緣故。

除去一些重要地段,非重要地段的商鋪很難賺錢。即便房租很低,也難以為繼。

第二,中小企業招工難、開工難。

中小企業,找工人不易。因為限於人力成本,不能開出太高的條件,所以不容易招到工人。

因為環保的原因,因為訂單的原因,開工很難。

而開工難,就意味著難以“養”工人。

第三,找工作難。

這和第二點有些矛盾,但事實就是這樣。

招工的,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找工作的,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究其原因,有待遇的原因,有人員素質的原因,有年齡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感受。

而另外一點,就是很多人抱怨,錢越來越難賺,但花錢卻越來越容易。這,又是一個矛盾。


靜觀財經


不是實體經濟困難,是整個經濟都困難,大環境造成現在賺錢很難,剛剛央行又放水了。憋了這麼久為啥要放,憋不住了!

創業的人會感受到,現在融資比以前困難了,企業主會發現銀行貸款更難貸出來了,就連原本經營很好的企業現在的狀況也不那麼好了了,錢去哪了?房子,大型國有資產裡面了,我們產業升級還沒完事,這邊原有的經濟優勢已經不在了。

我們這些年搞了很多大戰略,大戰略一方面需要錢,另一方面會動原有世界利益格局,都非易事。


段子哥哥


說兩個例子。一,我在一個大廠裡打工,是製造業,今年沒有訂單,每個車間裡面都是靜悄悄的,去年我們還有十七八個同事,現在五個人。二,我老婆在商場打工,上個月被辭退了,因為老闆們都退出商場了,不經營了,現在商場裡櫃檯稀稀拉拉,營業員比顧客多。就是目前這個局面,輿論工具還扯著喉嚨唱讚歌,真讓人悲哀!


手機用戶93458745604


困難是肯定的,並且比以往更為困難,而未來比之更甚,截至目前,其實還是沒有找到一條令人看到實體經濟能夠向好的光明之路。說到底是我國在各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做好的足夠的引導和規模控制,房地產就不說了,這麼多的鈔票在裡面,本身就是一個蓄水池的概念,而中國自古形成的卻是人人必需有的生者有其屋的觀念,這就無形增佔了其它領域的消費市場和資金。

實際上,筆者不是鼓吹房價降不了的竭斯底裡之徒,但想說的是我們目前所有的政策就是為了保房價,這也是公認的事實,但實際上換一個思路想想,既然大家都還是要買房的,那就保持到這個房價想漲也難漲的臨界點,來拿時間換空間,這才是又回到了房地產是蓄水池的設計理念中去。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鎖定資金流出,以少量的資金保持較少的血液流動就行,想買的人就要承擔沒法套現的後果,你可以租,你可以放著,但就是不能賣,或者說是有買賣的限制,並且這樣的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因為沒有錢,人們才會有改變觀念的可能,而新放水出來的銀子來刺激實體,如今雖然效果緩慢,但也是一種不失為治本的慢方子。

剩下要做的就是控制任何虛擬行業經濟的市場規模,不能本末倒置,像服務性行業不能在無限制的融資,尤其是新進的,但說到實體經濟,以目前的市場環境很多做實體的很難存貨,你規模沒有虛擬的大,上游下游的資源也麼有敲鍵盤的吸引的流量多,所以還是要從國有企業控制的壟斷資源入手,慢慢的引入,擴大全民實體的基礎,才會有好苗澆水,劣苗淘汰的正常情況出現,畢竟大多數行業都被互聯網壟斷的現實情況下,老百姓已經適應了它帶來的便捷,常規實體要從這裡進就必然還是難逃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