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重慶小面的新店存活率不高?

小九九﹎


這個問題我也注意到了門店的死亡率太高,至於死亡70%,這個數據,不好妄自推論,但存活率低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因素:

宏觀環境

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並沒有真正的改善,我國的就業率我們雖不公佈,從工廠的開工狀況來看,能推斷出很多人是失業的,這幾年,利用環保、消防等政策,推動低端產業升級或者淘汰,比較典型的,北京一帶的清退,26+2城市活動,貢獻了藍天白雲,犧牲了就業崗位,很多行業在職的工資下滑也比較嚴重,老百姓手裡的錢不敢花了,整個第三產業都會受到第一第二產業的影響,這點毋庸置疑。

微觀行動

1、盲目上馬,到處開花。在一個城市裡到處都是小面,加盟的、自創的、甚至夫妻店,也做起了重慶小面的買賣,在供給上遠遠的大於需求,其實,不只是這個品類,餃子也出現過這個,19自助的、18自助的,餃子館,剁餡餃子,大餡餃子,餃子宴,東北餃子……一夜之間城市裡除了小面就是餃子,這種盲目上馬,結果只有一個,誰家客人都不多,誰家都虧錢。

2、門檻低毛利高,很多人吃過麻辣小面的,都覺得小面相對來說好做,一碗麵賣15元,毛利又高,開店成本又低,這個原因也進入了很多。

3、大飯店也上這個,重慶小面,燃面,擔擔麵……對於大酒店來說,無非加一種湯頭,成本不增加,反倒容易增加銷售額,也加入了這個競爭。

4、最致命的一點,也是很多人忽視的一點,不注重產品,做法不正宗,在他們看來,一份重慶小面,無非就是辣椒加麻椒,放點麵條,有的講究點的再放點麻辣鮮,或者用辣椒精和麻椒精去調製麻辣味道,其實則不然,一份真正的小面,要從面、湯、料幾個方面說起的,麵條要用鹼水面條,口感勁道,湯頭要吊高湯,湯要求鮮,需用上等的豬骨頭、老母雞等吊湯,麻辣味道,麻,一般選用茂汶地區所產的花椒,辣則是二荊條、小米辣和子彈頭集中辣椒先炒後舂,用熬開略降溫後菜籽油所炸而成紅油,加以芝麻,去皮熟花生碎等入碗,配焯水青菜和炒好的肉末,點綴些香蔥末,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小面做成。當地還有幹熘做法,如果一份匠心製作的小面,價格公道合理,我相信有買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