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重庆小面的新店存活率不高?

小九九﹎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门店的死亡率太高,至于死亡70%,这个数据,不好妄自推论,但存活率低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因素:

宏观环境

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并没有真正的改善,我国的就业率我们虽不公布,从工厂的开工状况来看,能推断出很多人是失业的,这几年,利用环保、消防等政策,推动低端产业升级或者淘汰,比较典型的,北京一带的清退,26+2城市活动,贡献了蓝天白云,牺牲了就业岗位,很多行业在职的工资下滑也比较严重,老百姓手里的钱不敢花了,整个第三产业都会受到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这点毋庸置疑。

微观行动

1、盲目上马,到处开花。在一个城市里到处都是小面,加盟的、自创的、甚至夫妻店,也做起了重庆小面的买卖,在供给上远远的大于需求,其实,不只是这个品类,饺子也出现过这个,19自助的、18自助的,饺子馆,剁馅饺子,大馅饺子,饺子宴,东北饺子……一夜之间城市里除了小面就是饺子,这种盲目上马,结果只有一个,谁家客人都不多,谁家都亏钱。

2、门槛低毛利高,很多人吃过麻辣小面的,都觉得小面相对来说好做,一碗面卖15元,毛利又高,开店成本又低,这个原因也进入了很多。

3、大饭店也上这个,重庆小面,燃面,担担面……对于大酒店来说,无非加一种汤头,成本不增加,反倒容易增加销售额,也加入了这个竞争。

4、最致命的一点,也是很多人忽视的一点,不注重产品,做法不正宗,在他们看来,一份重庆小面,无非就是辣椒加麻椒,放点面条,有的讲究点的再放点麻辣鲜,或者用辣椒精和麻椒精去调制麻辣味道,其实则不然,一份真正的小面,要从面、汤、料几个方面说起的,面条要用碱水面条,口感劲道,汤头要吊高汤,汤要求鲜,需用上等的猪骨头、老母鸡等吊汤,麻辣味道,麻,一般选用茂汶地区所产的花椒,辣则是二荆条、小米辣和子弹头集中辣椒先炒后舂,用熬开略降温后菜籽油所炸而成红油,加以芝麻,去皮熟花生碎等入碗,配焯水青菜和炒好的肉末,点缀些香葱末,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小面做成。当地还有干熘做法,如果一份匠心制作的小面,价格公道合理,我相信有买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