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哪些是讓外地人無力吐槽的美食?

環球遊戲


蒐羅了一圈,發現有幾樣確實是外地人無力吐槽的,下面壹周君就來盤點一下,看看你家的美食有沒有上榜。

前幾天靠著舌尖上的中國大火的胡辣湯一直是人們爭議的焦點,當地人覺得它是人間至味,外地人卻覺得不僅其貌不揚,製作方法也很奇怪。

客觀來講,食慾確實是和視覺直接掛鉤的,任何一個對於胡辣湯陌生的人,看到第一眼都喜歡不起來吧,而且瞭解了簡單的製作工序之後更是失了興。覺得它的口感黏稠而又奇怪,各種各樣的食材混在一起,怎樣都感受不到它的美。



黔東南,一個“奇葩”食物的聚集地,其中榮登“無力吐槽”榜榜首的估計就是牛癟湯了吧。作為一個旅遊勝地的傳奇食物,牛癟湯吸引著不少人帶著梁靜茹給他們的勇氣前去嘗試,然而結果不言而喻。一鍋分不清顏色的濃湯,溢出泥土和青草的腥味,加熱之後不斷翻滾著灰綠色的泡。配料中還有牛的肝、心、肚,光是看著就讓人有一種想哭卻哭不出的傷痛。



醉蝦,活蝦被浸在白酒裡的製作手法一直是上海寧波一帶人民的驕傲。肉質鮮美沒錯,口感飽滿也沒錯,因為畢竟它還是個鮮活的生命,別說是爽滑Q彈了,含在嘴裡你都能幻想出它在唇齒間躍動的樣子。



凡是有與“可怕的食物”、“黑暗料理”有關的排行榜,必然少不了一種,那就是活珠子,所以今天壹周君不在這裡提都對不起那些雞。活珠子食材很簡單,就是還沒出殼的小雞,也就是雞蛋胎,一般是選擇在孵化期的十二天左右時候將其烹煮。



它屬金陵小吃,是南京著名的特產。輕輕打開雞蛋殼,你已經能清晰可見它的雛形,把蛋膜撕開一個小口,鮮美的汁任你吸吮,蛋黃甚至還帶有血絲,精華的部分是胚胎,有的時候還能看到似小雞眼的東西。


武漢壹周


首先說明一下我是寧夏人,寧夏民族眾多,有回、漢、滿、蒙等 20 多個民族。民族多呈大分散小集中方式居住,所以日常飲食習俗複雜,各有自己的特點。各民族間雖信仰不同,風俗各異,但仍和睦相處。例如回族以“清真”為本,飲食上有禁忌,但對漢族等民族的食俗,又表現得很豁達。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瞭解一下寧夏的飲食風格有哪些吧!

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的有手抓羊肉、碗蒸羊羔肉、爆炒羊羔肉、密汁烤全羊、炒燴肉、蒿籽面、雞血面、清燉土雞、羊排小揪面、賀蘭山蘑菇面、羊肉手工搓搓面、炒煳餑、酸湯蕎麵、臊子餄餎面、肝子涼皮、燴羊雜碎、生汆面、燴小吃等等等等。

好吃的很多,我就列出這麼多我個人比較中意的。這裡邊比較出名的就是手抓羊肉,以及上過CCTV《舌尖上的中國》裡的羊雜碎。由於我個人比較喜好麵食,這裡重點就說說我喜歡的幾種麵食。

1.炒煳餑。這是我的最愛,所以位列第一。炒煳餑一般在吳忠地區較多做,特點是製作方便,配菜豐富,香、辣,嚼起來很有口感。“糊餑”是一種用烙餅切成餅條的俗稱,又稱“糊餑子”。而所謂炒糊餑,通俗的說,就是將這種烙餅切成條狀,加以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主食。

2.蒿籽面。蒿籽面是中寧縣民間特色風味小吃,麵條清爽可口,餘味悠長,具有健胃、清熱的功效。蒿籽面主要原料是麵粉、蒿面子、精鹽和香油等,麵粉裡摻入少許當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麵的水中加一點當地發酵麵粉時使用的鹼精粉,將面和好後反覆醒揉多次,再輔以配料的臊子,包括羊肉、豆角、豆腐、西紅柿、香芹、香菇、辣椒、韭菜等炒湯,然後清水下面,煮熟澆湯。

3.生汆面。源自寧夏南部固原市三營鎮,現流傳於西北各地色香味俱全,酸辣醇厚,回味悠香,營養豐富,具有西北特色和少數民族風味。正宗的生汆面只有固原的朋友才能說得上正宗,希望固原的朋友看到後在下方評論具體做法。

4.臊子餄餎面。寧夏這邊的餄餎面主要以蕎麵為主,餄餎的臊子一般做法如下:加入用純羊油熬製的辣椒和百年老鍋湯及新鮮味美的羊肉,輔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蔥花、枸杞等十餘種佐料炒制而成。餄餎麵條的製作:用餄餎床子(做餄餎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蕎麥麵放在餄餎床子裡,由人坐在槓桿上直接把面擠軋成長條(麵條狀)放在鍋裡煮熟,然後出鍋澆湯(也有的是湯麵分離,即湯單個盛到碗裡,面撈至放了開水的盆中,食客將麵條撈到碗裡)。

由於我本人酷愛麵食,所以今天說的都是麵食,但這不代表寧夏其他的美食不好吃。希望有不同見解的家鄉朋友看到我的這篇回答,能說出在你心中,寧夏最好吃的是什麼。外地的朋友也可在評論區說出你認為你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


姐夫撩劇


關注中華小吃妹,帶你走南闖北吃個不重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很多地方美食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徵,讓很多外地人表示無法接受,今天小吃妹就來給各位好好說道說道都有哪些美食是隻屬於當地人的。

南京毛雞蛋

把毛雞蛋放到第一個來說純粹是因為實在太恐怖了好嗎,剝開殼以後看著毛茸茸的東西,第一次吃的人表示實在難以下嘴。

說是南京的美食,其實很多地方都存在,包括福建,東北那邊都有見過,相對而言,活珠子要好一些,還未成型,只是初具胚胎狀,小吃妹就斗膽吃了一個,說實話,味道是真鮮。

正宗的吃法是剝個小孔,然後先喝裡面湯汁,最後再來吃雞蛋,一套下來,配合椒鹽,味道其實甚為美味,主要是心理因素難接受。

河南胡辣湯

好吧,說到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爽了,為什麼,因為胡辣湯確實很美味啊。

其實胡辣湯沒啥黑點,口感也能接受,但是主要在於兩點,早餐喝這個會覺得尤為油膩,熱量過高,再一個就是賣相了。

說實話胡辣湯的賣相確實不好看,黑糊糊的一片,如果不是經常吃的人的話,確實是提不上興趣的。

但要真入口了,其實鮮辣的感覺還是會讓人渾身得勁。

北京豆汁

如果說上面兩個都是以賣相不夠吸引人導致,那老北京的豆汁則要歸結為其味道了。

豆汁看起來還是人畜無害的,甚至感覺像豆漿讓人有嘗一嘗的慾望,然而當真的一口下去的時候。

我勒個去,這是什麼鬼,我曾嘗過白花蛇水,嘗過櫻桃味可樂,最終還是抵不過一碗老北京的豆汁,外地人真的很難接受那個味兒。

但是在老北京人看來,這才是屬於他們的地道美食。

寧化老鼠幹

這道菜雖然是閩南八大幹菜之一,但還未見到其形,光是名字就足以嚇退一大隊人了。

畢竟老鼠這個動物並不招人待見,更別說吃了。

雖然說,寧化的老鼠幹取自無汙染的田野田鼠,但是還是老鼠啊,很多人表示受不了。

但至於味道嘛,其實非常的幹香,也緊實,貌似藥用價值也相當高。

成都兔頭

哈哈,這個小吃妹最有發言權,成都的兔頭,尤其是雙流那邊的,那叫一個好吃。

吃的時候從嘴扳開,香氣會只撲人臉,麻麻辣辣的,然後盡情的大塊朵碩就好了。

不過如此正常的美食(在四川人看來),結果很多外地人居然表示接受不了,說看起來像是老鼠頭。

但小吃妹保證,你在吃了第一口以後,就會愛上它的,這個方法用在很多外地人身上已經屢試不爽,兔頭的味道可謂是完美詮釋了四川的辣。

現在想想都讓人垂涎欲滴。

貴州牛癟湯

這道菜不僅貴州有,廣西也有,廣西那邊可能用羊的較多。

至於味道嘛,小吃妹真沒敢下口,只能引用別人的形容,說的是微微有些鹹,並且有草藥的苦味。

這道菜是取自腸胃裡的草,搭配裡面的汁一起做的,總的來說還是挺讓人難以接受的,不過營養價值很高。

以上就是一些外地人有些接受不了的美食了,當然,中華大地美食繁多,我所舉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相信肯定還有很多我沒說到的,也歡迎各位補充。

但是對於大家說的什麼三吱兒這種並非是大眾化的美食,不具備代表意義,所以也沒必要黑啦。

總體而言,還是印證了那句話,一方水土一方人,自己家鄉的,才是最美味的。


球球妹


說到溫州讓人無法讓外地人接受的美食,大概就是血蛤了!血淋淋的血蛤是本地人的最愛,卻是外地人最不能接受的!

血蛤是我家餐桌上常常出現的東西,特別是擺酒席的時候,血蛤都是必需品!在我家,血蛤製作特別簡單,放在水裡,燙幾分鐘,然後撈起來就是可以吃的了!



可以說因為常常吃的緣故,所以我覺得它特別好吃,但是每次說給我同學聽的時候,我同學都說吃不下去,太血淋淋了!

我家旁邊也有很多來這裡打工的人,也從來沒有看過他們買過血蛤,大概是真的覺得接受無能吧!

如果是你們,你們會喜歡吃嗎?


我老大最帥1你們知道


一個外地朋友是這樣吐槽我們山東美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