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為什麼大部分教師,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報考師範院校?

中國人素來有子承父業和傳承衣缽的傳統,可是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行業卻打破了這個慣例。不僅教師子女不想繼承父母的職業,就連教師父母也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子女避開教師行業。

首先我們通過一份報告來了解一下,在教師子女心目中,這個職業的形象。

為什麼大部分教師,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報考師範院校?

為什麼大部分教師,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報考師範院校?

為什麼大部分教師,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報考師範院校?

在現實的生活中,教師工作確實存在這一些問題,或許外行只能看到教師的榮耀,卻不能夠理解榮耀背後的心酸。

一、“老師工資太低,生活艱難。”

以現在的生活水平,教師工資在個行業中,絕對不是高工資。看似鐵飯碗,這個飯碗要用來養活一家人,確實有些單薄。加之現階段房價居高不下,對於年輕教師可謂亞歷山大。

二、社會期望值太高,常常遭人誹謗與白眼!

尊師重道,自古教師都被國人披上了高尚的外衣,但是教師也是人。現在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了寶,稍有不合意就是教師的錯,當教師的稍有不慎就會被罵被打甚至危及生命。表面上老師工作體面,事實上潛藏著不少的安全隱患。由於家長與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與希望太高,往往脫離了現實的限度,所以不少教師操的好心教育學生常常得到是家長與社會的指責甚至暴力威脅!

為什麼大部分教師,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報考師範院校?

三、優生學生報考師範院校的人數在大量減少

現階段大部分好學生一般情況下都不報考師範院校,普遍感到上師院將來沒出息並且社會地位低下,相對成績中等的女同學報考師院的多一些,男同學中等生報師院的也很少。這樣就導致師院的生源質量難以保證,儘管國家對重點師院出臺了免學費政策,但在全部師院中佔的比例是很小的,難以保證未來整教師群體的素質。

如果非要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首先就從提高教師的待遇開始,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請不要寒了教師的心,但願教育薪火相傳,人才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