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為什麼說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

一直以來,擇水而居是人類生活的傳統。而古人建城也大多依河而建,因河而興。諸如,永定河之於北京、海河之於天津、渭河之於西安、汾河之於太原……

因為有大河才孕育了文明,因此,史學界一直都有“先有永定河,後有北京城”之說。

事實上,北京有5大水系,西南有大清河水系,西部有永定河水系,西北有溫榆河水系,東北有潮白河水系,東部薊運河水系。這5大水系又分別有很多支流,大大小小加一起有180多條河流之多。而這其中對北京影響最大的一條河要數永定河了。

為什麼說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

北京永定河

永定河,已有160萬年的歷史。它的上游在山西,流經內蒙、河北、北京、天津。永定河裹挾著上游從黃土高原帶來的肥沃泥土,來到北京。在出山後,經過千百萬年的衝擊,形成了洪積沖積扇,北京城就坐落在永定河的洪積沖積扇上。

追溯北京城三千餘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其形成和發展與永定河息息相關。

永定河在歷史上有六十多個名字,漯河、溼水、桑乾水、清泉河、清水河、渾河、小黃河、無定河、盧溝河、永定河……它之所以有這麼多名字,是因為它的水一直在發生變化。

如今的永定河,正是一兩千年來形成的地貌。古永定河的水非常大,北京的清河、沙河、一直到大興都是古永定河流經的地方。

商代,永定河從三家店出來,一路向北流,今天的昆明湖、圓明園、清華大學也都是當時永定河流過的地區。

在永定河的影響下,北京到處都是水,到處都是沼澤,北京海淀區的名字就說明了這一點,海代表大,澱是淺湖的總成。在華北地區人們都把淺湖叫做澱,最有名的是白洋淀。

如今在海淀區,我們還能看到很多水面,比如:昆明湖、福海、北大的未名湖、清華的荷塘、紫竹院、玉淵潭等等。

因為海淀有山有水,從明代開始人們便在這裡營建園林。

到了清朝,滿清入關後沒有燒宮殿,便將財力用在了興建園林上。

在海淀,前後150年,綿延20餘里都是大規模的園林。最著名的要數三山五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其中玉泉山靜宜園最早,金朝金章宗的行宮就在玉泉山,而清漪園就是現在的頤和園。

永定河往東流以後,流到玉淵潭、紫竹院、北海、後海一帶。永定河退了以後,留下很多坑坑窪窪的地方,在低處的地方就有很多泉水。比如,紫竹院就有紫竹泉,紫竹泉形成了紫竹院湖。

湖水和流出昆明湖的長河一起往東流過了白石橋,往東來到動物園的中心湖,再到展覽館的後湖,繼續流就到太平湖,通過高粱河流到了積水潭。積水潭往東南流是後海、什剎海、北海、中海,往東流就進入金水河,進故宮,然後流到菖蒲河。

再往南從臺基廠往南,流到三里河,到前門一帶,有很多斜的衚衕,都是故河道。這些水是老舍先生筆下的龍鬚溝、金魚池,再向東南流就到龍潭湖,注入通惠河。

北京城從一個小居民點,變成一座大城市,歷經三千餘年,它始終是在永定河的邊上成長起來的。因此,毫不誇張地說,是永定河水滋養了北京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