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有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要在設立科學院大學?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128892632


這個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實在1958年至1970年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1970年以後才遷到安徽合肥的。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設立研究生院。此後於2000年12月正式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所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科院的大兒子,後來又在北京發展出小兒子——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科院研究生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發現,由於中國科技大學自己在合肥也有研究生院,因而中科院研究生院很難有充足的優質生源。因此,在2012年6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於2014年9月正式招收第一屆本科生!所以中科院的小兒子,現在叫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總之,中科院這樣一個龐大的科研機構,擁有如此多的科研精英,完全可以在北京和安徽辦兩所大學!


地震博士


1978年,中國科大在安徽回京希望不大的時候,先在北京的老校址成立了中國科大研究生院。這樣很多在安徽工作的科大教師通過這個渠道回到了北京。當然,不可能所有的老師都回去,如方校長等人就在安徽培養研究生。因此,科大的研究生院一開始就分為北京和安徽兩部分,雖然他們拿的是同樣的文憑,蓋的是相同的大印。

八十年代中期,數學所、物理所、生物所等也紛紛辦研究生教育。中國科學院就有了統一籌劃的意圖,於是在中國科大在京研究生院的基礎上同時掛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牌子。而在京研究生院一直想擺脫安徽的控制,歸屬北京。畢竟中國科學院是一級機關,中國科大是二級機關,中國科大在京研究生院是三級,劃歸科學院後就可以和中國科大平起平坐了。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這個願望終於在2000年實現了,徹底擺脫了中國科大。

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教育部註冊時只是研究生教育,沒有包括本科生教育。它集中了科學院在京各所的研究生教育,其實力量是很強的。但沒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它就不像是個教育機關,像是個科研部門。為了集中起來強化教育這部分功能,兩邊兼跨,給自己的研究員留出路,從研究生院變成大學是勢在必行。社科院也是這個思路。


笑著向歷史告別


1.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中科大目前在安徽,科學院想讓它回北京,但一安徽不會放,二中科院也要考慮當年安徽收留中科大的情意,不能硬來……

2.雖然中科大名義上歸屬中科院管理,但考慮到中國獨有的地域行政特色以及合肥略顯薄弱的經濟實力,中科院全力扶持中科大的意願和動力,存疑。畢竟合肥,遠不如北京方便,以及距離科技界的資源中心更近……

3.所以就只好另起爐灶,再搞一箇中科院能完全掌控的學校了。

4.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其實就是中科院的研究生院,掛了個國科大的名義之後,也就可以招收本科生了,藉助中國科學院強大的科研實力和陣容,國科大的前景可想而知。

5.當然,這也就是個變通的方式,不久的將來,中科大和國科大沒準有合併管理的可能,比如說中科大(北京)和中科大(安徽)。

6.根子的根子,則在於教育部和中科院以及科技部三個正部級單位的分分合合的關係……


搬不動的小強


中國科學院這個自帶國家光環的名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作為我國自然科學最高等級的學術機構和科學技術的諮詢機構,很多為國家作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都是這個機構裡面的成員。比如說: 兩彈一星獲得者,被大家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 錢學森和兩彈元勳 --鄧稼先等。

可是大家知道在我國所有高校中直接隸屬於中科院的大學就有兩所 -- 中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科大論實力可以排到第一梯隊的檔次,本身頭頂985+211工程頭銜和雙一流A類,在理工科專業是可以和清北這兩所大學闆闆手腕。而國科大雖然也進入雙一流大學,但是非985+211,所以在地位和影響力上,中科大是要強於國科大的。按照常人的思維,中科院已經有中科大這樣一所王牌大學,足以的樹立它在教育界的影響力,又何必再建一所國科大?很多網友對此發表了多種看法,在我看來無論是哪一種看法,建立國科大原因無非就是兩個字 --“需要”。


在進入正文前我想還是說明下國科大和中科大這兩所大學之間的歷史關係,網上也有很多朋友為此爭論得喋喋不休,會比較敏感。所以我也在這裡班門弄斧了,如有偏差,歡迎指正。

首先中科大和國科大都是直屬於中科院的高校,但是中科大成立於1958年,而國科大主要是由1978年中科大研究生院發展成立的(雖然在國科大的百度百科裡面隻字未提中科大研究生院,只是說前身是中科院研究生院,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然後在1986年中科大研究生院一分為二 -- 中科大研究生院+中科大研究生院(北京),但是這兩個研究生院發的畢業證和學位證都是中科大的,同屬中科大。最後這個中科大研究生院(北京)也在2012年改名為現在的國科大。大概的關係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如果你站在中科院的角度上想,中科大和國科大確實是手足兄弟,但是如果你站在中科大的角度上講,國科大確實起源於中科大,中科大算得上國科大的父母。


那麼接下來就進入正文了,前面也說到中科院是出於對現實的需求而創建的國科大,但是到底是處於哪方面的需求,我想可能是以下三個方面.

NO.1 中科院欲在教育界建立一個代表性更強的影子

對於中科院來說,中科大確實實力強勁,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很高。但是中科大這個孩子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了,也已經具備足夠強的能力去獨自闖蕩世界,更有著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利益

。擺脫中科院的依賴,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主必然是好的。但是站在中科院的角度上想,獨立必然會帶來中科院自身在教育界的影響力下降。所以中科院需要建立國科大,但絕對不是為了再建一個更加獨立的中科大,從“中國科學院大學”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其代表意義。

再者利用國科大這樣一個載體,中科院不僅能快遞的融入主流高檔的教育圈,從中樹立自己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國家給予大學的各種優惠和福利。

NO.2 國家對於科研場所的轉變

大家知道新中國在建國初期的一段時間裡面,國家運行的很多模式都是照搬蘇聯老大哥的機制,其中就包括科教這個領域,在當時分工是具有明確界限的,科研主要是以中科院掌管,教育主要是由高校負責,所以在當時中科院在科研方面可以說是一家獨大,當然也享受到很多的福利和特權。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科研和教育之間的界限也逐漸被抹去。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可以說已經是不再採用原先的蘇聯模式,改用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國家開始對大學給予強大力度的財政投入,這樣一種投入也讓大學在科研能力上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特別是像清北這樣國內的頂尖大學在那樣的一種投入下,可以說是科研、教育兩不誤。

在這樣一種政策轉變下,可以說我國的科研主流陣地已經開始向大學靠攏,所以在2000年以後中科院在地位上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的。但是國家政策的偏向,中科院自身又無權改變。所以只能順著國家政策向大學靠攏,前面也說到中科大雖然隸屬於中科院,但是它更像是一個長大的孩子,已經變得獨立自主。所以中科院處於自身地位和影響力的考慮,只能重新建立一所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NO.3 分擔中科院研究生的學籍檔案壓力

中科院自身在全國有114個研究所,但是這些研究屬於直屬法人的獨立機構,自身不屬於國科大和中科大。而處於中科院自身的“科教融合”政策,所以中科院的114個研究所的教育學籍和學位任務自然就落到中科大和國科大身上,畢竟這兩所是中科院直屬的。所以無論是報名、學位,還是學籍管理都是這兩所高校其中一所負責。

隨著國科大的成立,中科院大部分的研究都已經對口國科大,由國科大直接負責學位、學籍和畢業證等,

只有的少部分的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和金屬所等)還是由中科大負責正是這樣國科大的成立分擔掉中科院研究生的主要壓力,所以現在國科大已經有在讀研究生4.5萬人,全國第一大研究生院,也為中科大分擔掉很多學籍管理上的壓力.


所以總的來說,中科院為什麼已經有中科大還要建立國科大的原因,可以說是中科大雖然強大但是已經變得更加的獨立,在學界和社會方面更多的是代表中科大本身而非中科院,所以中科院基於現狀和自身利益的考慮所以建立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一個緩衝和自身影子。但是不管怎麼說,雖然國科大在綜合實力上不及中科大,但是自身還是非常強的,能考進去絕對算是人中豪傑(看歷年錄取分數線就知道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只從一個側面談談個人看法。以江蘇為例。

生源。

從現在國科大的做法,已經把觸角伸到第一流的高中了。比如成立國科大班。國科大班的培養模式是和其他班不太一樣的,感覺更向著科研方向培養人才,在課程設計和思維邏輯教育模式方面。當然國科大班的學生高考是不受限制的,如果報考國科大的話按照綜合評價的模式,國科大學生是有優惠的,因為人家有學生三年的學習歷史成績等作為樣本參考。

那麼問題是,為什麼要費這麼大的力氣從高中就抓起呢?大家知道,第一流的高中的同學中出色的幾乎都把目標瞄準 top2,或者至少top5等。如何引導這些優質的苗子中的一部分轉向國科大?國科大班就是一個措施,在前面就進行截流,對優質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擴大自己的人才湖。另外一個,更有針對性的培養有高度科學素養的學生,而不是考試機器。


用戶100864376142


20世紀50年代,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

在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的提議下建議設立附屬高校,經過周總理的首肯後於1958年成立中國科學院技術大學。

要想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幾個院校之間的關係。



中國科學院

中科院即中國科學院的簡稱,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在行政級別上與教育部平級!

中國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科院包括100多個直屬法人事業單位性質的研究所、2所大學(中科大和國科大)、網絡中心、情報信息中心、中國科學報社、行政管理局、療養院、附屬公司、共建單位等多家機構。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2012年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改名的。

簡言之“國科大”本身就是“中科院”的一部分,它並不是中科院的下屬或直屬單位。

國科大全校有專任教師442名,崗位教師2599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721名,其中院士283人,博士生導師6432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簡稱“中國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學校建有1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45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學校共有教學與科研人員1812人,其中教授547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68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0人(包含雙聘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



故事情節

由於中科院與教育部平級,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屬於中科院下屬機構,所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既受中科院制約又得聽從教育部的,這導致很多矛盾。

加上中科院與教育部歷來不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夾在中間難做人。


肥鴿傳書


第一,建立背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作為全國學術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學院雖擁有眾多的高級科學人才,但急需補充優秀的後備力量,特別是國內新興技術學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當時從高等學校分配的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需要。為些,1958年,經中央批准,建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9年中國科大自北京遷入安徽。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成立是為了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的學術、硬件資源,實施科教融合,中國科學院研究院所遍佈全國,新成立的國科大也因些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佈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

第二,根據ESI全稱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最新排名,可見,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8。

第三,根據錄取分數,比如在山東,2018年理科錄取線為: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8年在 山東省招40人:高考成績最高分688,最低分67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省投檔線為676,當然兩校招生人數不一樣。


河北領航高考志願填報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也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地理位置不重要,重要的師資條件咋樣,所以好大學就好好努力爭取唄😄


簡愛淼


很簡單,人家在首都,首都戶口金貴著呢,怎可輕易離開?


50後男人


這個問題,只有問決策者才知道。不過,決策者都不大來這裡。

歡迎大家加我關注,諮詢任何法律問題問題,會在看見的第一時間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