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一直以严谨稳重著称的德国企业,对于制定标准、以及产品质量奉若生命,作为全球领先的测试与测量仪器公司,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罗德与施瓦茨公司认为,在物联网时代是无法复制互联网企业快速成功的模式,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应该从实业出发。在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国际峰会上,联动原素与罗德与施瓦茨的业务发展工程师李旸以物联网角度对于中美德三国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观点进行了分享和交流。(特此感谢峰会主办方:ECV International对本次采访的现场帮助和支持)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联动原素:“简单说罗德与施瓦茨的主营业务就是测试与测量吗?”

李旸:“是的,我们是专注于做测试测量的公司,我们主要的产品是用于测试与测量的各种仪器设备,同时也给客户提供各种测试测量相关服务,当然也包括产品的研发、产品生产、各种与测试测量相关的解决方案等,包括系统集成等,所以在物联网这个广大的领域里,我们还是会比较偏向于科研、教育、特别是工业生产这些方面的客户。例如以通信行业为例,像国内这些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他们在做研发测试和生产测试的时候,至少一半用的是我们的仪器。同时我们也与世界最前沿的各个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以及顶级的科技公司一起助力推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联动原素:“能具体举一些例子说明物联网企业在电子和通讯方面基本上会遇到哪些问题吗?”

李旸:“可以拿智能家居里面的智能家电来举例,家电上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目前还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确定电器在任意时段都可以互联互通的,这也就是无线网相比有线网欠缺稳定性的表现,比如电磁炉、电视等家电工作时就可能影响到其他家电的正常上网,这就是电磁兼容的例子。还举一个例子,就是当一个空调或其他电器加上了wifi模块或其他无线通信模块,它的辐射就会加强,那么原来这些普通家电的设计通过国家3C认证是没有问题的,但能上网以后就不一定能通过国家的强制认证测试了,这些都是目前智能家电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但中国目前还并没有针对智能家电确定国家标准,提出的解决方案都还在商量研究中。”

李旸:“还有通讯这方面,目前大家都在说NB-IoT,低功耗、广覆盖等优势,但这是很模糊很定性的说法,光这么说是无法体现技术的优势的,那怎么样定量呢?那就需要有测量仪器去测,而现在很多应用场景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为现在的阶段主要还是上游在往下游去推广,简单的来说就是华为、中兴等芯片厂商在往模块厂商在推,而模块厂商依据各家的应用场景去定制化的开发使用的模块,然后在把模块集成到各家终端产品当中去,终端产品就是像智能井盖、智能抄表、智能跟踪器等。但毕竟产品的假设的理想状态与实际使用状况会有所不同,而且,这些应用场景本身也是不同的,有些是会移动的、有些是埋藏在地下或角落里,所以都需要很精准的测试测量工具的介入,帮助他们去解决定量的问题,例如不同产品形态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接收灵敏度的问题。”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联动原素:“是否物联网时代下测试测量是服务于标准制定的呢?”

李旸:“标准的制定应该是和测试测量息息相关的,有些标准都已经将测试方式写进标准里面,换句话说,测试测量方法是在标准里广泛存在的。标准是国际交往的技术语言和国际贸易的技术依据,在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标准里给出的测试测量方法,或许并没有指定是哪一家公司的哪一款具体的仪器设备,但测试测量的确是标准制定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所谓一流公司做标准,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这家做测试测量行业的公司,虽然是在一个业务面很窄的领域,但绝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所以其实现在做这一行顶尖的并不多,因为并不是所有从事测试测量业务的公司都有足够影响力去影响各种重大标准的制定。”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联动原素:“这样来说,物联网的发展很难像互联网那样短时间将实际应用发展起来了,难道不能说我们先尝试一下不同应用可能,然后再逐渐的完善基础部分吗?”

李旸:“你说的这个是符合中国国情,无可厚非,中国公司大多受资本的驱使,就让它很难专注做某些事情,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物联网炒得火热,中国的很多公司都投身其中,也不乏一些亮点,但这会出现基础不稳的后遗症,从中兴受制裁的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到,中国在微电子、集成电路、半导体领域这些基础方面的实力很弱,当然还包括了基础的软件生态系统,而这些对物联网的健康成长是很关键的。所以就现有的基础来看,物联网如果想像互联网那样短时间内形成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并不能一蹴而就。因为中国即便是互联网产业做得很强,也是建立在美国公司提供的各种完备的硬件与软件基础之上,而这样的完备基础物联网目前还并不具备。”

李旸:“所以以我们的角度来看是希望所有从业者能踏踏实实把最基础的制造业做好,这和美国一些上市公司的做法也不同,德国公司更希望能够踏踏实实的做实事。例如国内的物联网公司大部分还是主要以应用、集成、搭生态系统为主,在芯片、高端设备制造、系统软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制造方面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整个产业呈现出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最基础的各种传感器依赖进口,射频芯片、连接器、无线收发模块等从别人那里买现成的,射频指标都没有测过就认为“连接不是问题”,着急搭建物联网系统了,在制造业基础没有打好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畅想各种物联网赚大钱、赚快钱的应用场景了。这无疑是把自己的命脉又一次拱手让给别的国家来操控,但这样的做法对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以及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型成为制造强国的梦想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呼吁中国的物联网企业需要在基础方面多下功夫。

联动原素:

“基础是需要长时间的搭建,市场却等不及时间来扩展,物联网领域的相关标准和测试测量方式都还在不断磨合,不同企业、不同国家都有自身的发展基因和文化走向,在符合我国自身国情之下,除了融合各方优势搭建物联网高楼的开放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的物联网需要建立在更牢靠的制造业基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