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英特爾、AMD兩家公司做桌面處理器那麼厲害,卻沒有做手機處理器?

去看海15311448


現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Intel最早的XScale移動處理器在當時十分流行,可惜生不逢時,最後被Intel賣掉了,說來話長。 Intel最早從DEC手中獲得了StrongARM與ARM架構的完整授權,使得Intel與ARM第一次走到了一起。被Intel收購後,StrongARM擁有了一個新名字—XScale,加上Intel強大的生態系統,XScale強勢進軍嵌入式領域。從1998年到2006年期間,XScale處理器席捲了整個嵌入式領域。甚至將當時的王者摩托羅拉半導體打的一蹶不振。Intel的處理器技術極大地促進了ARM內核的發展,對ARM今後的成功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雖然XScale架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並沒有使Intel盈利,Intel用長達八年的時間發現了一個事實,ARM的廉價授權策略並不能使處理器廠商獲利,而最終獲利者僅僅是ARM自身而已。更糟糕的是,Intel迎來了一個可怕的對手——AMD。AMD的異軍突起使Intel的財務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問題。2006年,財報表現不佳的Intel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並且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並不盈利的XScale處理器出售給馬維爾(Marvell)。可悲的是,當時的馬維爾並不需要XScale處理器,看重的僅僅是ARM指令集的完整授權。之後馬維爾很快推出了自家的基於ARM指令集的處理器,XScale架構的命運終於走到了盡頭。此後,Intel全力對抗AMD,幾年之後終於將AMD徹底擊敗。但是回頭時卻發現,ARM已經迅速發展壯大,並且控制了整個嵌入式處理器領域。這個不經意間培養的對手,讓當下的Intel遭遇了空前的窘境。PC市場已經開始下滑,Intel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才能保證其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之下不被吞沒,智能手機就是最好的切入點。決心重返嵌入式處理器領域的Intel與ARM聯盟之間的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雖然後來英特爾借低功耗的ATOM重返移動手機處理器市場,並放出鉅額補貼,最終因為兼容性和功耗問題最終敗北。


AMD作為電腦處理器巨頭當然不會錯過移動處理器市場,2014年初,AMD發佈了首款ARM架構處理器Opteron A1100(代號為Seattle)。該款處理器主要面向網絡、存儲、Web服務器和軟件開發等領域。AMD希望利用Opteron A1100來挑戰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服務器處理器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因為手機處理器市場進入門檻太高,AMD並沒有貿然進入。

雖然英特爾和AMD在電腦處理器市場十分強勢,但因為cpu架構的原因,ARM架構更適合於手機,而且ARM陣營的蘋果、高通、聯發科、海思、三星等廠商已經牢牢的佔領了手機處理器市場,其他廠商進入的門檻大大提高,所以英特爾和AMD很難再染指手機處理器市場。

其實ARM架構和X86架構兩者並不是對立關係,而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關係,像基於X86的電腦和服務器為ARM設備的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而ARM設備又通過移動設備延伸了X86電腦和服務器的應用邊界。隨著win10、linux等快平臺系統的不斷髮展,未來兩者的融合發展將更進一步。


智慧新視界


英特爾其實是做了的,國內也有上市,特別是當時的聯想K800,上市價格3000多,儼然要做成旗艦機型。可惜x86天生和安卓八字不合,英特爾芯的手機們跑分雖高,但面對安卓軟件的兼容性簡直不要更慘。當時很多熱門軟件為了應對這種手機,還會專門出一個x86版獨立更新,搞機歷史比較長的朋友應該在安卓市場見過它們。

至於AMD……牛逼了,人家走了個逆向思路:

他們把手機核心做進了電腦裡。

雖然大家現在覺得手機動不動就很熱,但相對x86處理器來說,ARM架構達到同樣性能所需的功耗還是要低一些。AMD於是決定要從此兩條腿走路,把高性能的ARM核心拿去做服務器。

更可怕的是,他們開發出來的ARM處理器,和自家的x86處理器能做到針腳兼容……

什麼意思呢?就是企業完全不用重新購買整套設備,新CPU拿回去,對準插槽安上卡扣,“啪”,升級完了。

就這麼簡單。

戰爭還在繼續:前幾天高通發佈了驍龍 845,除了鐵定的小米獨佔之外,傳言許久的驍龍筆記本電腦也一起亮了相。支持全功能 Win 10,能用手寫筆,還能插SIM卡隨時聯網。

錯失了手機時代的英特爾,能不能在明年保住它的大本營呢?


極果網


這是個好問題~ 這背後的故事是,英特爾與 ARM 失之交臂,堪稱芯片界的諾基亞,白白放過了曾擺在面前的大好機會。



先普及兩個概念:複雜指令集和精簡指令集。這是設計處理器的兩個方向,區別在於——

  • 複雜指令集:功耗大,性能強,代表是英特爾主導 x86 架構。

  • 精簡指令集:功耗小,性能相對較弱,代表是 ARM 架構,我們手機裡用的基本都是這種。


接下來再來看,處理器的市場,基本可以分為三大塊:


  • 服務器:對性能要求最高,所以是複雜指令集的天下。

  • 桌面處理器:包括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以往一直是 Wintel 聯盟壟斷,也就是微軟壟斷軟件,英特爾壟斷硬件。但目前和不遠的未來,隨著 ARM 性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 ARM 處理會進入桌面市場。

  • 移動終端市場:對功耗有高要求,是 ARM 的市場,英特爾無功而返。


ARM 公司只授權架構 IP,自己不生產芯片,所以除了高通、華為和三星以外,英特爾也能自行設計生產 ARM 芯片。


事實上,英特爾以前也設計過 ARM 芯片。英特爾曾經收購 StrongARM,開發了自家 ARM 架構的 XScale 芯片。


如果英特爾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憑藉英特爾在行業內頂級的影響力和工藝,現在移動芯片的老大絕對不是高通,而是英特爾。


可惜英特爾覺得 ARM 太弱,就和諾基亞當年拒絕安卓一樣,英特爾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賣掉 ARM 的業務,把 XScale 賣給了 Marvell 公司。今天看來,這是大大的一個錯誤。


等到智能手機崛起,英特爾看到高通呼風喚雨,也想進來分一杯羹。但自家的 ARM 芯片賣掉了,咋辦?


於是英特爾不得不趕鴨子上架,拿出了 x86 架構的 ATOM 移動處理器。


聯想和華碩,這兩家品牌,在桌面處理器市場和 intel 建立了深厚友誼,於是把 ATOM 處理器放到自家的手機中。


事實證明,x86 在移動市場沒有前途。功耗大,沒一會兒手機就沒電了。兼容性又差,畢竟 ARM 份額大,大家都針對 ARM 優化。


英特爾就這麼夢碎移動市場。並且在桌面市場,又面臨 ARM 的競爭。高通 835 這顆移動處理器,已經被用於一些筆記本電腦中(惠普 Envy X2,聯想 Miix 630和華碩 NovaGo)。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筆記本電腦使用 ARM 處理器,畢竟 ARM 處理器功耗低,又能隨時保持網絡在線,而不依賴 Wi-Fi,是性價比很高的筆記本處理器選擇。


總結一下,英特爾曾經可以發展 ARM 移動處理器,卻自己錯過了這個大好機會,著實可惜。


陸家嘴文青


首先英特爾是做過手機處理器的但是最後市場反應不佳失敗了,AMD並沒有做過手機處理器。下面我說說英特爾做的手機處理器為什麼失敗了和AMD為什麼沒有做手機處理器?

英特爾做手機處理器為什麼失敗了?

英特爾做的手機處理器叫atom凌動系列,凌動手機處理器在2012年前後出現在手機市場中,在2016年之後開始從手機市場逐漸消失。

在2012年,手機處理器市場還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除了我們現在熟悉的高通驍龍、聯發科MTK。三星獵戶座之外還有德州儀器和英偉達等廠商,英特爾也是其中一員。在這一年英特爾推出了Z2460處理器,在蘋果還是起步時候率先上演了單核吊打雙核的故事。

引用太平洋電腦網
英特爾凌動Z2460:英特爾Atom Z2460處理器的系統級芯片代號為Intel Penwell,整個芯片由於CPU、GPU以及二級緩存和視頻編解碼模塊組成,其中CPU部分代號是Saltwell,基於32nm工藝設計為單核心雙線程處理器,處理器頻率為1.6GHz,二級緩存方面採用的是雙通道LPDDR2方案,二級緩存容量為512KB,除此之外還設計有256KB的隱藏緩存,隱藏的緩存採用低壓低功耗版SRAM,擁有自己的電壓調整策略,可以在CPU進入深度休眠狀態時存儲CPU狀態和L2緩存中的數據,採用POP封裝,處理器的封裝尺寸僅為12mm×12mm,比市面上不少處理器芯片面積小很多,比14mm×14mm的高通MSM8260還要小,所以更加適合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


一定程度上來說英特爾憑藉技術優勢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開端,最後還是走向了失敗。失敗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功耗問題

因為採用x86架構,技術來源於PC的CPU所以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在高性能的同時功耗一直不低,雖然英特爾竭力試圖降低功耗但是凌動處理器的功耗一直居高不下。而使用小電池的手機對於功耗的問題,無疑是非常敏感的。雖然後期英特爾通過其先進的製程工藝大幅降低了功耗,但是市場機會已經遠去了。


兼容性問題

大家都知道安卓手機是ARM架構的,英特爾凌動是X86架構的,雖然安卓系統通過適配可以運行在X86的處理器上。但是大多數軟件是不能直接運行的,需要進行適配工作。然而已經被安卓混亂的硬件格局煩的不能再煩的開發者們並不能即使適配英特爾處理器的手機。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安卓應用是英特爾手機無法運行的,當時很多應用商店都出現了英特爾專版的應用專區。


市場問題

對於英特爾來說,如何說服手機廠商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而不是高通處理器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所以最後主流的手機品牌都沒有推出英特爾處理器的旗艦機型。英特僅僅與當時已經沒落的品牌取得了合作。


AMD為什麼沒有推出手機處理器?

當時AMD是準備計劃推出手機處理器的,但是最後不了了之。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功耗問題

在PC的領域裡,AMD的處理器功耗就高於英特爾,同時AMD也沒有英特爾那麼先進的製程工藝,所以AMD最後也沒有解決功耗問題,也就沒有推出手機處理器。


沒錢

AMD在最近幾年說實話挺窮的,開發手機處理器業務很費錢,AMD又看到英特爾碰了一鼻子灰也就放棄了。


雪牙GEEK


最最重要的是基帶。不管是英特爾,甚至英偉達,德州儀器之前都出過移動端處理器,但是曇花一現,沒有入手機的坑,為什麼?因為沒有基帶和通信專利,廠商還要另外掛基帶,兼容就比較差,成本也相對較高了。而高通呢,mtk,三星等都是有整體的一套方案,而不是單單一個cpu。


熊貓Qiang


第一,intel過去就有arm結構處理器的生產線,後來賣掉。然後打算把atom處理器進一步壓縮功耗和發熱塞進手機。然而聯想沒有成功,華碩請了蕭敬騰做代言人手機還是賣不過國內的巨頭。

第二,手機處理器能不能用x86我不敢說。理論上性能更好,但是,功耗和發熱是硬傷。當初nv也想分一杯羹,但是發熱不靠譜,份額還遠不如gpu出名弱的mtk

第三,amd工藝一直不如intel,intel舉步維艱,amd就更加難。intel的atom雖然性能弱雞,但好歹在上網本賺大錢。後面的win8平板貌似是intel出錢扶持,估計不賠就不錯了。至於amd,後面才有山貓架構處理器,gpu比起atom好,但是CPU部分其實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第四,intel自己定位也就是分一杯羹,高通畢竟是arm大哥,賺錢得很。後面又有聯發科參局,,華為,三星也有自己的處理器,intel估計收益比起預期低,也就更加不會加大投入了


硬派偏執狂


手機處理器一顆幾十塊,PC桌面處理器一顆大幾百起…,很多商用高端CPU又是多少錢?放著高利潤的東西不做,做低利潤的產品?再說,手機CPU還要給ARM授權費用…做手機CPU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利潤增長點,絕不是主要利潤點。


WDFGRYG


看了幾個回答,,

難道不是基帶問題嘛?像英特爾和AMD都是做電腦處理器的根本不用考慮移動數據信號這種事情。但是手機必須要考慮啊,這個基帶專利,高通比較強,其他廠家要用,是需要交很高的專利費的,最近高通到處因為專利費打官司。而且手機處理器,應該叫做soc比較好吧,是cup,gpu還有基帶的一個合成芯片。然後高通這樣的應該更專業吧。


ORIGINALSIN


第一、宏觀講設計架構與理念不同,需另起爐灶。之前的嘗試均是基於x86架構的閹割版,事實證明是失敗的。

第二、利益上說,手機CPU由於空間對性能的限制非常大,要想緩解兩者矛盾投入的研發成本很高,目前基於ARM內核的手機CPU廠家已佔據大半江山,投入巨資研發去搶小飯碗顯然不划算,所以也就有第一點的嘗試。


莫名40004557


第一就是術業有專攻,a和i都是從仙童公司裡分離出來的,他們擁有完整的x86 結構的知識產權,一個再前段總線有卓越的研究,一個再產品倍頻上投入重金研發。隨著深入的研究甚至把ibm都擠出了競爭領域,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第二正因為太專注x86結構的研發,在移動芯片領域的arm架構無法深入研究,arm要的不是更高更快更強,而是低能耗,這是a和i不擅長領域,雖然也有事研發但是還是不去專門的公司,並且高通有自己的盈利部門來支持他們芯片研發,這點他們沒有專利優勢所以被越落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