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股票高送轉10轉5和10送5有什麼區別?

人性股性


送股與轉增股的區別是:  

一、送股俗稱送"紅股",是上市公司採用股票股利形式進行的利潤分配,它的來源是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送股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的一種方式,因此送股要納稅。  

二、轉增股本不是利潤分配,它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為,它的來源是公司的資本公積。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因此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也不需要納稅。

高送轉個股是年報期間比較受到追捧的一種題材,投資者會把目光都放在那些股價高、公積金高、沒有做利潤分配的個股,期望他們出臺高送轉消息。

什麼樣的股票最能高送轉?

上市公司選擇高送轉方案,一方面需具備送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有送轉意願

1、送轉能力

高送轉的來源是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從而充足的資本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是具備高送轉能力的必要條件。將每股資本公積與未分配利潤之和作為潛在送轉能力因子,對所有A 股股票進行排序,指標值最高的前50只股票,預測命中率達48.29%,遠高於市場實際發生高送轉的股票佔比12.32%。表明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意願比較強,只要有送轉能力,便有很大可能實施高送轉。

2、送轉意願

股價高的公司可以通過高送轉降低每股價格提高流動性,而股本低的公司則有通過高送轉擴大股本的動力,因此股價高、股本低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意願理應更強。實際上,將送轉意願因子(股價/股本)加入模型後,命中率將明顯提高。此外,未來半年存在解禁、上市時間小於5年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可能性比不存在解禁、上市時間超過 5 年的公司要大。

一隻“成功”的高送轉個股通常會經歷三個上漲階段:

第一階段是高送轉預期。在年報、半年報披露期之前,市場通過對公司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當前股價等多個維度進行挖掘,符合一定條件的個股成為高送轉預期股,有望獲得資金關注。

第二階段是高送轉預案。在年報、半年報披露期間,公司主動披露高送轉預案,此後陸續經董事會、股東大會通過。這些高送轉個股確定性強,其中部分疊加市場熱點題材或超預期的個股,股價往往能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超額收益。

第三階段是高送轉填權。在高送轉方案最終實施之後,個股股價迎來除權,由此帶來的流動性預期將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

如何避免跌入“高送轉” 陷阱

部分公司在公佈“高送轉”預案後,公司股價表現不一,甚至大相徑庭。有的在預案公告日開盤幾分鐘後即漲停,但有的在預案公告日幾乎跌停,還有的在預案公告後數日內連續大跌。

中小投資者在面對市場出現的“高送轉”傳聞時,不宜盲目輕信,一切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為準,警惕不良分子利用或製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高送轉”預案時,要重點關注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的真實目的,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業績、成長性、股本規模、股價、每股收益等指標後分析“高送轉”的合理性。

警惕上市公司出於配合二級市場炒作,或者配合大股東和高管出售股票,或者配合激勵對象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中吸引股民認購公司股票等而推出“高送轉”方案。


懂股帝


轉增股: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分配利潤的形式,是從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按照權益折算為股份進行轉增。

轉增股和送股之間的區別:1、送股是以公司未分配利潤的形式以股份形式發放給股東;其來源形式是未分配利潤,需要納稅;而轉股的來源形式是資本公積金,不需要納稅。

2、送股是隻有在上市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會對股東進行送股。但轉增股來自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轉增股不受上市公司的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和時間的限制;通常只要將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註冊資本就可以。

兩者的相同點:1、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公司的利潤留在公司,以發行股票作為紅利,將這些利潤轉化為股本;送股之後,公司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總體結構通常不會發生變化,但總股本會增加,每股淨資產減少。

2、轉增股是上市公司將資本公積轉換為股本,股本轉讓不會改變股東權益,但會增加股本的規模,因此結果與送股是差不多的;

股票高送轉10轉5和10送5從結果來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據統計,從2012年以來A股市場的高送轉最高紀錄在不斷抬升,從2012年最高的10送轉15,提高到2013年的10送轉20,到了2015年開始出現了當時引人注目的10送轉30;2015年是高送轉方案集中爆發的一年,共有339只個股在年報中推出了“10送轉10以上的”方案。

隨著近幾年監管的升級,高送轉遇冷現象進一步明顯,數量開始逐漸遞減,同時去年監管對送轉標準做出界定,10送轉5已成“起步價”,推出《高送轉指引》。

上交所:10送轉5以下送轉股行為不屬於高送轉。

深交所:主板10送轉5以下、中小板10送轉8以下、創業板10送轉10以下送轉股行為不屬於高送轉。

《高送轉指引》規定最近兩年淨利潤持續增長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於1元的公司實施高送轉,其送轉比例可以不受淨利潤增長率、淨資產增長率等剛性約束的限制,上述公司送轉後每股收益不得低於0.5元。

並引入對高送轉的硬約束,將高送轉與業績增長、限售股解禁、減持等行為相掛鉤。比如上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淨利潤或預計淨利潤為負值、淨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後每股收益低於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高送轉是小公司走上大公司重要的一步,能夠讓公司進行擴張,轉增股通常也是利好消息,但公司需要具備足夠強的內生增長,這樣轉增才具有意義,否則對企業業績沒有任何實質影響,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

很多公司轉增股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減持套現,以實現自身利益進行炒作!以往偏離基本面、與成長性嚴重不匹配的高送轉屢見不鮮,投資者增強對高送轉理性理解和認識時,要注意送轉比例是否拖累公司基本面和財務狀況等情況。隨著監管態勢從嚴下,高送轉的“套路”最終原形畢露,也會越來正規。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年底炒高送轉基本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投資者都會對這種10送5、10轉5及以上的送轉方案較為關注。


送股和轉股的區別在於:

  • 送股是建立在公司盈利的情況下對利潤進行的分配,轉增股是將資本公積金轉給股東,不直接考慮公司的盈虧。


  • 送股這種是上市公司採用股票的形式進行利潤分配,這是一種對股東利益分紅回報的形式。轉增股的話並不是對股東利益分紅的一種回報,所以資本公積金在轉增股本時是不需要交稅的。

從現在A股市場的表現情況來看,這種高送轉更多的就是一個階段的一種題材的炒作噱頭,拿到高送轉的股票因為股價也會相應調整,所以對個人的賬戶資金影響並不大,投資者主要還是通過賺取差價的形式,比如高送轉除權後可能會迎來填權的行情。


抄底狂人松果


股票高送轉是股市中常見的事情。主要的問題是:送股和轉股之間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一、送股與轉股之間的相同點

首先,先講講送股和轉股相同的地方:

1、兩者都增加了股本。10轉5與10送5,股票增加的比例都是一樣的。

2、兩者都是對所有者權益的分配。

3、兩者都要進行股價除權,兩者的計算方法和結算結果是一樣的。

4、兩種情況都可能填權、也可能貼權。



二、送股與轉股之間的不同點

1、資金來源不同

送股,也就是派發紅股,是分紅的一種形式。也即把上市公司賺到的盈餘種可分配的部分以股票的形式進行分配。送股的資金來源於公司積累的經營盈餘。分紅後,公司的盈餘減少。

轉股,是指上市公司以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股東所有的股票數量增加。轉股後,公司的資本公積金相應減少。

2、背景意義不同

送股室對分紅的一種處分方式,是對經營利潤的分配,送股是要有業績要求的。但轉股則不需要公司必須有盈利,因為轉股是對公司的資本公積金的處分,是一種資本投入的處理。

3、稅收政策不同

以資本公積金轉股的,股東不用繳納所得稅。以可分配盈餘送股的,是跟現金分紅一樣算作股東的收入,是需要繳納所得稅的,但有不同的稅收優惠,如果是持股一年以上的,免繳所得稅,如果是不到一年的則繳10%-20%所得稅。



三、送股和轉股,哪個更好?

不論是送股還是轉股,公司的股本都增加了,但公司的總資產、股東權益、股份結構是不發生變化的,同時因為除權,股東也不會因為送股或者轉股而得到真實的利益。

但總體上講,高轉送是對股民來說還是利好消息,至少對未來股價的上漲概率及漲幅的還是值得期待的。純粹地從送股和轉股兩個行為看,送股是基於上市公司盈利的前提,而轉股則不需要。公司盈利最起碼實力是有的,盈利能力也是能測量的,公司基本面應該是健康的,是能從“送股”這一豪氣行為察覺一二。而轉股,則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可以轉股,並不能從轉股中真實反映公司的經營的真實狀況。所以,一家公司如果連連送股,那它不僅是家有實力的公司,更是家良心企業。值得點贊。


曉君有說法


上市公司賺了錢是要給股東分紅的,而分紅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分股票,二是分錢。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就多次批評並要求嚴肅處置多年不進行分紅的“鐵公雞”。

分紅雖然不代表公司業績好,但不分紅就會引起問題,比如在2015年或2016年,格力電器都把當年70%以上的淨利潤分給股東了,今年突然不分紅了,超出了市場的預判,結果股價大跌——

說完分錢,現在回到正題講一下分股票,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高送轉。

我們經常聽到的10轉5、10送5,意思都是說:每持有10股,給你送5股。不同的是——

轉股,就是從資本公積金中轉增股份的辦法來實現分紅。因此,不管公司有沒有盈利,它使用公積金轉贈股本,對股東來說,並沒有實質的進行分紅回報。
送股,實質上是把公司盈餘的錢以股利形式送股,表面上看,送股後,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因此而增長,其實股東在公司裡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都沒有變化。因此,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在公司獲得盈利的情況下,對股東的一種實質性的分紅回報。既然是實質性的回報,相應的就要交稅。

比如小A持有某公司股價為10元的股票,100股,那麼他的總資產為1000元。

如果該公司到期分紅形式為10送5,那麼小A的持股數則變為150股,股價變為6.67元,總資產不變,仍為1000元。

而10送5與10轉5相比,還要按照每股1元的面值交稅,如此算下來,小A的總資產則低於1000元。(買入該股持有時間1年以上免稅;1年(含1年)以下但超過1個月,交10%;買入該股持有時間1個月(含1個月)以內交20%)

既然股票分紅後,股東的總資產不變,分紅的意義何在呢?

股票分紅後,股價相比之前的低了,如果是優質股,可以吸引更多散戶買入。

比如現在的貴州茅臺(600519)股價已經過了700元,如果買100股就要7W+,對於資金不多的散戶而言,買一手就佔用了他們較多的備用金,而且考慮到未來的上升空間,會有所猶豫。

但如果貴州茅臺在適當的時候分紅,股價降一些,就可能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買入,進而又炒高股價,這就是“填權”。

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莊家會在高送轉期間炒作。一些上市公司,故意利用高送轉的預期和消息抬高股價,然後大幅減持,讓股民大眾買單,莊家出貨,最後留下一群散戶在山頂傻愣。

這就是為什麼證監會會批評“10轉30”亂象。

接著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一下,簡單來說,股票分紅對於炒短線的朋友沒多大意義,但對於長線投資的朋友而言,意義就大了。

小A繼續登場:如果小A所投資的公司每年的分紅形式是10派10,也就是每10股送10元現金,那麼10年後,小A就能收回成本1000元。這打後的時間,持股份額不變,公司能夠持續盈利,那小A每年都還會有分紅,也就是零投入穩賺錢的投資。

雖然以上的例子偏理想化了一些,沒有考慮到分紅交稅等因素,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長期投資的優質公司(公司賺錢才有分紅),後期會是穩賺的,這才是分紅的初衷。


多多說錢


簡言之公司把部分利潤直接以發錢的方式支付給投資者。這首先要求上市公司是盈利的,有足夠的未分配利潤。二是有足夠的現金,可視作公司現金流充沛。三是上市公司是講商業規(道)則(德)的,賺了錢後大家分享。

送股:指的是上市公司將盈餘公積轉為股本分配給投資者,是對留存利潤的凝固化和資本化。送股後公司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增大了總股本,稀釋了每股淨資產。以10送10為例,送股前你有10股,每股十塊,它們值一百塊。送股後你有了20股,不過每股被稀釋成了五塊,它們還是值一百塊!需要注意的是送股也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來源於公司的稅後利潤,所以說至少公司是盈利的。

分紅雖然不代表公司業績好,但不分紅就會引起問題,比如在2015年或2016年,格力電器都把當年70%以上的淨利潤分給股東了,今年突然不分紅了,超出了市場的預判,結果股價大跌——

說完分錢,現在回到正題講一下分股票,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高送轉。

我們經常聽到的10轉5、10送5,意思都是說:每持有10股,給你送5股。

指的是上市公司將資本公積轉為股本分配給投資者,轉股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依然是增加了公司總股本,稀釋了每股淨資產。需要注意的是送股的來源是企業的留存利潤,而轉股的來源是資本公積,與企業盈利狀況並無直接聯繫。新股上市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都可能積累巨量資本公積方便轉股。所以轉股更是一場赤裸裸的股東權益的切蛋糕遊戲,蛋糕還是那麼大,只不過多切了幾刀。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墨老師,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選股文章,我們也抓到了華控賽格的6個漲停,太感謝您了,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下週可以佈局的潛力股。

華控賽格在11月8日股價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的大漲6個漲停,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朋友,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77個點。

柘中股份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12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6%,這46個點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過本人選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上圖這隻股票,也是一隻票價在底部震盪整理,目前放量上漲,後市將連續打板,能不能超過華控賽格的5個漲停,我們試目以待,想抓漲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最後,關於下週的幾隻類...似華控賽格的利好個股已經選出,有興趣的朋友,可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想學習這種在底部抓漲..停的選股..方法的,手中持有個股被套或買賣點位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加我【 微信號:wuweicg 】一同交..流學習,墨龍看到大家的股票...問題,為大家答疑解惑。


豆腐乾779


轉送就是送股和轉股中比例較大的一種,根據《高送轉指引》的定義,主板10送轉5以上,中小板10送轉8以上,創業板10送轉10以上均視為高送轉。

送股就是上市公司將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化為股份。轉股則是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份。兩者在客觀結果上並沒有什麼區別,股東的權益不會發生改變,公司股價降低,總股本的規模卻會增加。相當於將1份100塊的商品拆成2份賣。對於股民而言,你手上的股票總額該是多少錢,還是多少錢。

不過考慮到稅收,甚至還會發生股民倒貼分紅的情況。轉增股屬於資本公積轉化而來所以不用繳稅。但送股是屬於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因此需要股民繳納個人所得稅。打個比方,如果你在2個月前買了10萬元的股票,上市公司決定實施10送6的分紅方案。那麼你需要繳納的稅款就為10000010610%=6000元。

火熱的高送轉

高送轉在A股市場並不罕見。2015年的牛市中,僅上半年推出高轉送的企業就高達172家。更有甚者出現10轉20,10轉30的罕見操作。那麼上市企業為何熱衷於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呢?理由有三

一、降低投資門檻

A股參與者以散戶為主,這也決定了散戶沒有足夠的大額資金進行股票買賣。每股價格過高會導致購買門檻較高。為了降低投資門檻,提高股票流動性,部分企業使用了高送轉策略,將股價不斷壓低。例如萬科A,蘇寧易購。

二、低股價產生的貨幣幻覺

高送轉最熱鬧的時候往往就是牛市。因為牛市往往會吸引新股民進入A股市場。對於新股民而言,具有一定知名度並且價格低廉的股票就成為他們的選股首選。企業通過高轉送的方式,製造股票價格低廉,股票具有較大上升空間的錯覺。

三、股東或者主力資金通過炒作高轉送減倉套現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什麼高轉送在這兩年受到嚴厲監管的原因。由於高送轉往往集中於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次新股,受到部分股民的追捧。基本面惡劣的股票也打起了高送轉的主意,該股票的大股東或者主力資金往往會通過炒作高送轉概念,將股價抬升30%甚至更高,然後在高位套現盈利。而後進來的普通散戶只能乖乖成為高位接盤俠,苦不堪言。將這種套路玩的最瘋狂的就是易事特,上市不到4年營收僅增加兩倍多,但股本竟然增加了25倍之多,遠超同行業其它股票。這樣惡劣的高送轉自然引來了監管層的注意。在17年12月,證監會以易事特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的名義對其罰款830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8301萬元。

監管不嚴,執法不力使得眾多正常的股票運作手段成為了大戶惡意割韭菜的手段。一方面希望證監會能夠加大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大A股股民不要盲目追捧所謂熱點。從高位望下去,都是老股民的一片白骨。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軍滿金融


相信很多炒股的人都知道在股市中人氣最高的就是次新和高送轉,這兩大板塊可謂是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高送轉。

一、高送轉到底是什麼?

高送轉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送紅股或是轉增股票。其中,送紅股就是我們常說的“10送x”,而轉增股票則是常說的“10轉x”。

“10送5”和“10轉5”兩者所不同的是,送紅股是將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以股票的方式送給股東(投資者),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可以順利的轉化成公司的股本;而轉增股則是將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並將由此增加的流通股按照一定比例送給股東(投資者)。

所以,高送轉本質上是擴大公司股本,會降低公司股價,對公司的經營、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以及股東權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會對每股收益產生影響。

根據規定,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只有在每10股送紅股或轉增股分別達到5股、10股和8股以上的時候才被稱之為“高送轉”。當然了,凡是也有例外。

高送轉衍生的專業名詞:

除權:送轉實行之時公司的股本會增加,那麼每股所代表的公司的價值發生了改變,為了股價更好的反映公司的狀況,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需要隨之改變,這就是除權。比如,原來20元,公司進行了10送10股,除權之後每股股價就是10元。

填權:公司股票在除權價上維持上漲態勢,就是填權。一般發生填權行情的時候,往往表明市場對該上市公司後續發展的強烈看好。

近期的填權行情個股:

貼權:公司股票價格在除權價上開啟一波下跌行情,就叫貼權。

二、什麼股才能高送轉?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披露送轉方案的,要求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

舉個例子: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想高送轉,假如按照最低10股送5股的標準來計算,這家上市公司需要滿足連續兩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才能有高送轉的資格。5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並不容易達到。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或是資產重組導致公司的淨資產發生較大變化的,也可以進行高送轉。

從上述可以看出,在正常的企業發展情況下,只有業績比較好,成長性比較強的上市公司才能進行高送轉,這就是為什麼高送轉板塊如此吸引投資者的根本原因。

有那麼一個和高送轉緊密聯繫的板塊,那就是次新股。

一方面,次新股因為剛上市不久,其基本上都是前三年維持高速增長的企業(甭管真假),所以次新比較容易就能滿足高送轉的門檻,這也是為什麼次新和高送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原因;

另一方面,次新股因為上市初期備受關注,在主力炒作下股價往往較高不方便公司之後的融資,但股本較小,特別是流通股本,而高送轉一則可以將次新股的股本盤大,一則可以將次新股的股價壓下來,所以很多次新股會選擇在上市半年或是一年的時候進行高送轉。

三、高送轉的機會與陷阱

從上述所說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高送轉是向市場傳遞一種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積極信號,所以其相關概念個股更容易遭到主力的炒作。

但是,上市公司也知道高送轉能夠在短期內拉昇公司股價,所以有的公司或是主力就會挖一些陷阱進行“割韭菜”。

在進行高送轉炒作的時候要尤為注意公司高管會不會趁機減持、主力會不會趁機散佈虛假的高送轉信息等等,以免落入陷阱。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一、高送轉到底是什麼?

高送轉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送紅股或是轉增股票。其中,送紅股就是我們常說的“10送x”,而轉增股票則是常說的“10轉x”。

“10送5”和“10轉5”兩者所不同的是,送紅股是將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以股票的方式送給股東(投資者),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可以順利的轉化成公司的股本;而轉增股則是將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並將由此增加的流通股按照一定比例送給股東(投資者)。

所以,高送轉本質上是擴大公司股本,會降低公司股價,對公司的經營、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以及股東權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會對每股收益產生影響。

根據規定,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只有在每10股送紅股或轉增股分別達到5股、10股和8股以上的時候才被稱之為“高送轉”。當然了,凡是也有例外。

高送轉衍生的專業名詞:

除權:送轉實行之時公司的股本會增加,那麼每股所代表的公司的價值發生了改變,為了股價更好的反映公司的狀況,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需要隨之改變,這就是除權。比如,原來20元,公司進行了10送10股,除權之後每股股價就是10元。

填權:公司股票在除權價上維持上漲態勢,就是填權。一般發生填權行情的時候,往往表明市場對該上市公司後續發展的強烈看好。

一、高送轉到底是什麼?

高送轉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送紅股或是轉增股票。其中,送紅股就是我們常說的“10送x”,而轉增股票則是常說的“10轉x”。

“10送5”和“10轉5”兩者所不同的是,送紅股是將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以股票的方式送給股東(投資者),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可以順利的轉化成公司的股本;而轉增股則是將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並將由此增加的流通股按照一定比例送給股東(投資者)。

所以,高送轉本質上是擴大公司股本,會降低公司股價,對公司的經營、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以及股東權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會對每股收益產生影響。

根據規定,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只有在每10股送紅股或轉增股分別達到5股、10股和8股以上的時候才被稱之為“高送轉”。當然了,凡是也有例外。

高送轉衍生的專業名詞:

除權:送轉實行之時公司的股本會增加,那麼每股所代表的公司的價值發生了改變,為了股價更好的反映公司的狀況,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需要隨之改變,這就是除權。比如,原來20元,公司進行了10送10股,除權之後每股股價就是10元。

填權:公司股票在除權價上維持上漲態勢,就是填權。一般發生填權行情的時候,往往表明市場對該上市公司後續發展的強烈看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本人一直秉承一個觀點,順勢而為,大賺小虧,在多年的職業炒股中,已經賺足了資本,也曾多次榮獲全國炒股大賽三甲之列,站在星光璀璨的新浪財經坐講上講解牛股必漲形態,幫助很多投資者改善了操作上的陋習,能夠在股市中盈利,甚至資產翻倍,積累豐厚的炒股技術和實盤經驗。尤其擅長結合市場資金面、技術面抓熱點、搶龍頭,並總結出一套選擇牛股的方法,成功率極高,目前很多股民朋友學會後,都是讚不絕口,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本們潛心研究出來的底部引爆指標,該指標的核心口訣就是就是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沒有領取指標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君哥論股,下面可以跟本人一起看看近期通過指標所選個股的一個情況。

1、300018中元股份,這個也是本人通過底部引爆指標選出來的,該股在11月12號出現了引爆信號,本人立即在實戰群中講解該股,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4個交易日漲幅高達46%,而且直接是4個漲停板。

2、002711歐浦智網,該股在11月12日出現底部信號,當時我在朋友圈中分享過此股後,第二天就出現了引爆信號,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從選出到目前為止4個交易日,該股3次漲停,漲幅高達34%。

本人會經常講解這樣的選股思路和個股,下面給大家講解一隻即將從底部起爆的黑馬牛股

該股票在前幾個交易日出現了一輪起伏,但是在昨天和今天已經分別出現了底部引爆信號,套用上面的口訣,這就是最適合買進的股票,我研究後也發現該股在未來幾天內的漲幅至少能達到40%,詳細的在這裡就不便多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適當關注,和我一起來驗證此股。

看到這裡肯定還是會有很多朋友問我怎麼領取文章個股以及指標?大家可以私信回覆:底部引爆。或者關注公眾平臺:君哥論股。

如果還是有不知道怎麼領取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第一時間回覆,另外,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麻煩點贊轉發或者評論,謝謝!


Francesca


我是【玩轉交易】,本人專注於股票交易思想 、策略與方法的研究,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與交流探討。

要想理解轉股與送股的區別,首先必須明白兩者的涵義。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利潤以發放股票的形式向投資者分紅;而轉股是上市公司利用公積金來轉增股本。兩者在客觀結果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股東的權益不會發生改變,公司股價降低,總股本的規模卻會增加。


對轉股與送股來說,兩者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別:

第一、送股中的紅股來自於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要求上市公司當年必須有可分配利潤才能進行,也說明能夠送股的公司業績一定非常好。而轉股是利用公積金來轉增股本,在公司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

第二、通過轉股實現分紅不需要繳稅,一定程度能夠起到避稅作用,因此分配效果上往往優於現金分紅,而送股必須繳納稅收;

第三、轉股嚴格的說只是上市公司的股本轉增行為,並不屬於利潤分配。而送股的財務實質是將所有者權益下的盈餘公積轉為股本,是對留存利潤的凝固化與資本化;

【對您的認真閱讀表示衷心感謝,在成長路上希望有您相伴,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