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三賢故里—介休

採編:任國權 王仙平 蘇仰哲

在地大物博的華夏土地上,有這麼一個地方被人們親切的稱為“三賢故里”的

文化古城——介休

三賢故里—介休

地理環境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地跨東111°44′10″——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距山西省會太原139千米,距晉中市榆次區112千米,東北與平遙縣、汾陽市接壤,西南與靈石縣相連,東南與沁源縣毗鄰,西北與孝義市相望。北起義安鎮任家堡村,南至綿山頂端艾蒿坡;西起義棠鎮圪塔頭村,東至張蘭鎮南窯頭村。全境東西長38.5千米,南北寬38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744平方千米。

介休地形地貌

介休整個地勢形態呈南高北低,海拔740~2487米。南部為山區,主峰有綿山、天峰山等,屬太嶽山脈,面積312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42.09%;中部為丘陵區,面積191.7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25.86%;北部為平川區,面積為237.6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32.05%。市內汾河橫過境北,綿山雄峰屹立在境南。

介休氣候特徵

介休處於中緯度季風氣候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氣候溫和。全年日照時數年份均在200天以上,2500小時左右,其中丘陵山區少於平原,南部少於北部。據1954—1994年氣象資料統計,介休年平均氣溫為10.4℃,冬夏季氣溫變幅較小,總的分佈趨勢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區降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無霜期平均為175天,其分佈趨勢為平川丘陵長於南部山區。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地跨東經111°44′10″——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距山西省會太原139千米,距晉中市榆次區112千米,東北與平遙縣、汾陽市接壤,西南與靈石縣相連,東南與沁源縣毗鄰,西北與孝義市相望。北起義安鎮任家堡村,南至綿山頂端艾蒿坡;西起義棠鎮圪塔頭村,東至張蘭鎮南窯頭村。全境東西長38.5千米,南北寬38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744平方千米。

介休市歷史故事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歷代名人望士眾多。受三賢遺風所感,介休文士之風盛行。

人物生平

介子推追隨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蹟見諸文獻的極少。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一系列變亂。

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介子推

三賢故里—介休

郭泰(128年-169年),

三賢故里—介休

郭泰家世貧賤,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慘淡度日。長大成人後,母親想讓他去縣衙中謀個差事,聊以改變往日的窘迫處境。但是,郭泰素有大志,豈願與衙門的那些鄙猥小人為伍,遂未依母命,就讀於成皋屈伯彥門下。屈伯彥是當時享有美譽的飽學之士,在他的指導和教誨下,郭泰刻苦努力,學習勤奮。蒼天不負苦心人,三年之後,竟博通“三墳五典”,鍛鍊的“善論談,美音制”,加上他“身高八尺,容貌魁偉”的體形容貌,真可謂一表人才。

那一年,郭泰初涉京師洛陽,經陳留名士符融的介紹,前往拜訪河南尹李膺。李膺,字元禮,是當時聲望很高的土人領袖,因他生性亢直,不喜交接。為官“風裁峻整”,力反宦官專政,被京師太學生標榜為“天下楷模李元禮”,時人極難與之接近,土人中能被他容納的,都被稱之為“登龍門’”。符融將郭泰引見後,向李膺介紹說,郭泰是“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鳥之鳳凰,羽儀未翔”。李膺接見郭泰後,亦非常欣賞郭泰的人品才學,待以師友之禮,他感慨萬分地說:讀書人我見多了,可是,“未有如郭林宗者”。以李膺當時的影響和身份,竟然如此青睞郭泰,京中眾儒當然更是刮目相看,於是郭泰頓時名震京師,成為當時的知名人物。後來,郭泰離洛陽返太原時,趕來送行他的車輛竟達千乘之多。

三賢故里—介休

郭林宗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

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等職。慶曆七年(1047年),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平王則起義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馬光薦,拜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時,與司馬光等併入元祐黨人碑,後追復太師,諡號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法,曾成功地抵禦西夏入侵。為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被世人稱為賢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介休土地資源

介休礦產資源

介休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地下礦產達27種,其中燃料礦產1種,金屬礦產1種,非金屬礦產24種,水氣礦產1種。探明儲量的有5種,其中煤分佈在10個鄉鎮,面積533平方千米,儲量為62.25億噸,可採儲量為32億噸;粘土儲量為1024萬噸;陶瓷土儲量3000萬噸;鐵礦儲量200萬噸;硫鐵礦儲量50萬噸。

介休生物資源

介休境內已發現的陸棲動物有60餘種,其中鳥類19種,哺乳類16種,爬行類27種,兩棲類2種。大型動物有山羊、豺、狼、豹、野豬等。在野生動物中,豹、梅花鹿、金雕三種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穿山甲、馬鹿、勺雞等十種屬於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啄木鳥、刺蝟、豹貓等六種屬於山西省保護動物。

中草藥材有豬苓、地骨皮、香加皮、荊芩、山桃仁、酸棗仁、麻黃、黃芩、板藍根、紫蘇、椿根皮、綿貝、元胡、大葉三七、荔枝草、野山參等。

人口數據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數據顯示:介休市常住人口為372993人,其中,男性190675人,女性182318人,男女性別比為104.58:100。戶籍人口為370703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10%,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為24.88%。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92780人,鄉村人口為180213人。

據2012年人口抽樣調查,介休市常住人口為411133人。全年出生人口4617人,人口出生率為11.25‰;死亡人口2652人,人口死亡率為6.4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9‰;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5.98:100。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分別佔51.45%和48.55%;城鎮人口、鄉村人口分別佔60.60%和39.40%。

經濟發展

------介休綜述:

新中國成立前的漫長曆史時期,介休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新中國成立後,介休廣大群眾的生活有了保障。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介休以焦化為主的工業經濟迅速崛起,民營經濟首開山西省先河,市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山西省十強縣市行列。

2009年介休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7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400元和5732元。

2012年介休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佔比為3.3%,第二產業佔比為66.8%,第三產業佔比為29.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6531元,按2012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787美元。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80186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04元。

2014年,介休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為山西唯一一個入選的城市。

介休第一產業

2009年介休市糧食總面積為42萬畝,畝產為227公斤,總產量為9452萬公斤。

2012年介休市農作物種植面積26650.8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6153.0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6.47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73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5253.89公頃,小麥種植面積5545.86公頃。全年糧食產量138088噸,其中夏糧23980.58噸,秋糧114107.93噸。全年完成造林833公頃,新育苗面積154公頃,零星植樹108萬株。全年全市肉類總產量16844.86噸,其中豬肉產量12282噸,牛肉產量495噸,羊肉產量863.8噸,禽肉產量3204噸,奶類產量6525噸,禽蛋產量6219噸。年末大牲畜存欄4532頭,豬存欄95167頭,雞存欄110.63萬隻,羊存欄61236只,兔存欄1820只。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30.56萬千瓦,機械播種面積24460公頃,機械收穫面積16068公頃。全市農機化經營總收入22530萬元。

介休第二產業

焦炭為介休市的主導產業,截至2009年,介休市共有焦炭企業9戶,現實生產能力900萬噸。鋼鐵產業主要依託安泰集團200萬噸鋼鐵項目,截至2009年已經形成100萬噸生鐵、100萬噸鋼坯的生產能力,基本形成了生鐵—鋼坯—高線、H型鋼—鋼結構的產業鏈條。截至2009年,介休市機械加工企業主要有二機、經天、宏興、金牛、天宏、多智、興西、科爾以及水泵廠、農機廠、煤化成套設備廠等20餘戶企業,主導產品涉及洗煤設備、管模加工、液壓支柱、輕鋼網架以及鍋爐、農機、水泵、鑄造件等。

2012年末,介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764.1萬噸,發電量11.25億千瓦時,焦炭產量598.57萬噸,鋼材產量101.1萬噸。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1.9億元,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電力工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4.4億元、64.95億元、1.3億元和0.2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6.3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全年全市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187909千元,實現利潤44197千元。

介休第三產業

2008年介休市服務業完成增加值22.56億元,佔生產總值的18.8%,實現稅收2.46億元,佔財政總收入的10.5%,從業人數達到6.8萬人,佔全市城鄉從業人員的35.6%,已成為增加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從整體情況來看,特別是從服務業佔生總值的比重來看,介休的服務業發展還處在比較低的層次。2008年全市共接待遊客94.2萬人次,門票收入3502萬元,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億元,主要旅遊經濟指標在山西省縣級城市名列前茅。

截至2009年,介休市相繼建成並啟用梁吉農貿、南街金屬構件、鑫東方傢俱建材、長鴻傢俱等4個總面積8萬平方米的大型專業市場,初步形成了服務介休、輻射晉中和呂梁的品牌市場,山西吉隆斯商貿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家家利連鎖超市也已成為山西省最具競爭力的商貿流通企業之一。

2012年介休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1107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771萬元,電信業務總量28336萬元。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遊客406萬人次,海外遊客1.55萬人次。全年國內旅遊收入35.2億元,旅遊創匯465萬美元。

介休文化

介休市在1998年,就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2008年,又被中國民俗文化學會命名為清明(寒食)文化之鄉,2009年被山西省文化廳命名為清明(寒食)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方。2008年,國務院公佈清明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後,中宣部、文化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圍繞清明(寒食)節開展的文化活動升格為全國性的文化活動,2008、2009兩年由中宣部、文化部、山西省政府主辦、介休市政府承辦了清明節系列文化活動,初步確立了享譽全國的文化品牌。從2005年開始,每年夏季組織廣場文化活動有專場文化演出,週末廣場電影放映,各類藝術展覽等時間長達四個月。

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藝術表演群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88個,藏書174450冊,鄉鎮文化站10個。

介休市人文積澱深,文化遺產豐富。截至2009年,由國務院以及省、市、縣三級政府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95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介休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處。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有價值的文物遺蹟有378處。后土廟、祆神樓、琉璃牌坊、洪山瓷窯都是聞名全國的文物遺存。介休市傳統琉璃工藝保護項目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清明(寒食)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介休市被山西省政府公佈為清明(寒食)傳統節日示範地。陳醋、貫餡糖、洪山香、幹調秧歌等被晉中市政府公佈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介休教育

2000年介休市高考萬人達線率由連續幾年的滯後不動首次前進了3個名次成為晉中市第八名;2001年又繼續保持了第八;2002、2003年前進至第四;2004年又前進了1個名次成為第三,首次成為晉中的前三名,僅次於平遙縣、太谷縣;2005年繼續保持了第三;2006年後退到第六;2007年高考又大獲全勝,排名為晉中第四,教育局、介休一中、介休十中都受到了晉中市教育局的表彰。2008年又出現反覆,排名回退至晉中第六。

2015年介休一中高考達二本線人數為653人,全市共1003人,絕對人數居全晉中市第一名。

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高職院校1所(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民辦),普通高中學校4所(介休一中、介休四中、介休十中、定陽高中),初中學校19所,小學63所,學前教育學校81所。全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6.2%,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學前教育毛入學率98.6%

衛生

截至2009年,介休市市鄉兩級設有病床1811張,每千人擁有病床3.91張。全市各醫療機構共有房屋12.82萬平方米。全市已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電子胃鏡、彩色全身超等一大批現代化醫療設備,總價值達7880萬元。

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377個,其中醫院16個,基層衛生醫療結構318個,床位1520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0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41人。全年總診療116.25萬人次。

交通運輸

介休素有晉陝通衢之稱,是三晉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國省主要幹線祁臨高速公路、大運一級公路、東廈公路、108國道等7條公路以及南同蒲鐵路複線、大同-西安客運專線呈網格狀貫穿全境,市鄉公路四通八達,與國省幹線交錯連接。南同蒲鐵路介休站為國家一等站,站內建有大型編組站一個,年客運量135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230萬噸,擔負著原臨汾鐵路分局80%的貨運任務,是南同蒲沿線最大的貨運站。大西客運專線介休東站,設2個站臺,4股道,其中包含正線2條,可以始發立折式動車組。 介休市區距離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高速公路里程約為138千米,乘坐飛機非常方便。

2005年~2009年,全市新建成、在建4條鐵路發運站,鐵路發運能力達到3000萬噸,形成山西省中部規模最大的煤焦化專業物流中心。截至2009年,介休市境內有7條國省幹線,207條縣鄉公路,公路總里程1092千米,全市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公路密度達到147千米/百平方千米,在晉中名列前茅,高於山西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12年末,介休市公路線路里程達到117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6千米),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1千米。

介休旅遊

介休城隍廟

三賢故里—介休

介休城隍廟位於中國山西省介休市北關街道東大街275號,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弘治八年(1495年)大修。現存建築有山門、戲臺、鐘鼓樓、正殿、東西跺殿及東西廊廡等。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祆神樓

三賢故里—介休

祆神樓,當地人稱之為玄神樓。位於介休市北關順城街。是三結義廟(舊為元神廟)前的樂樓,又是街心點綴的過街樓。明萬曆年間改建,清康熙、乾隆間重修,規模不大,另有殿和獻亭,均為清建。祆神樓最初的建造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彥博。在宋代歷史上,文彥博是與王安石、司馬光齊名的一代賢臣。介休是文彥博的家鄉,文氏故里,就在緊挨順城關大街的文家莊。據說,過去的文氏宗祠與三結義廟、祆神樓是渾然一體的建築。

介休市博物館

三賢故里—介休

介休市博物館

介休博物館新館於2013年9月底建成,是一座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層疊錯落,空間感極強的現代建築。佔地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858.3平方米,展廳面積6650平方米,庫房面積1000平方米,充分滿足了博物館各項功能需求,在山西省市(縣)級博物館中處於綜合一流水平。

三賢故里—介休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張壁村又稱作“張壁古堡”,位於介休盆地東南三面溝壑,一面平川的險峻地段,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面積僅為0.12平方千米,卻具有完備的城市形態,具有很好的軍事防禦功能。張壁古堡(國家AAAA級景區)是中國現有較為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活動為一體,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蹟,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古堡整個村子遵循中國傳統古代星象和堪輿理念建造,地面佈局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對應,因此,張壁古堡還被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

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傳統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銳景區”等六項桂冠,張壁古堡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引起世人高度關注。2005年入選CCTV“中國美麗名鎮”。

介休溼地公園

三賢故里—介休

介休汾河溼地森林公園是汾河公園的北延工程,它位於介休市三賢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區域,南北兩岸各長2.4公里,南起勝利橋北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佔地面積為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它以“自然、生態、野趣”為建設理念,其景觀簡而言之就是“一條水帶、兩條長廊、三個綠島、四個景點”。其中,四個景點分別是東岸的“芳草渡”、“輪之舞”和西岸的“匯石園”、“野趣園”。

三賢故里—介休

北壇塔,又名史公塔,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北壇路中段北壇公園內。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介休人為紀念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的興學賑饑事蹟而建:史公名記事,子義伯。明萬曆年間進士,陝西渭南縣人。萬曆二十四年任介休知縣。在任四年,帶領民眾修渠鑿井,整頓水規,建立學館,親臨授課。大旱之年,捐出自己的俸祿,動員富戶出糧賑濟災民。由於他曾有意在“城外西北角建一塔可壯形勢”但沒有來得及實施,一百五十多年後,當地人思史公之德,集資建塔以示紀念。史公在介期間,因見當地人過於奢華,崇敬佛教,市利而少知教子,開辦發旨在正風和育人的育才館,親自編寫刊刻了《正俗》、《訓蒙》、《四禮輯要》、《五刑化愚圖》等通俗教材發動社會興學集資。由史公創建的綿山書院從明萬曆年一直辦到清未,於1902年改為介休高等小學堂。

三賢故里—介休

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介休市未來發展規劃

1月11日,晉中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報告會。會議邀請浙江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顧益康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路徑與改革舉措”主題報告。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和路徑”為主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與重大意義、總體要求與創新路徑、重點任務與保障舉措三個方面。

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期解決好三農問題的總戰略,展現了三農發展的新前景,總體思路是要以改革創新精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希望晉中市團結一心,堅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推進放心農業、大健康產業發展,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真正以鄉村振興撬動晉中發展。

會議要求:各縣市班子成員要迅速傳達再學習,深化認識解放思想,進一步加強學習領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加大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深入研究和思考;要準確梳理,系統推進,對重點、難點、亮點、熱點進行高起點謀劃、策劃、規劃,形成具體方案;要目標清晰,務求實效,勇做鄉村試驗田,合理利用我市農田優勢,吸引創新要素進入農業,提升農業形態,推動鄉村加速振興。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裝備製造業戰略任務,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的要求,以轉型升級為中心,以提質增效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夯實產業基礎,突破重點領域,促進裝備製造業向“集聚、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變,為山西新型工業化進程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省裝備製造業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新興領域加快佈局,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國際化水平取得明顯提高,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汙染物排放明顯下降。

——產業規模平穩較快增長。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2500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企業研發經費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1.8%,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1.3,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到10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到100戶。

——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積極推進製造業智能化,重點骨幹企業智能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2%以上,關鍵工序數字化率達到50%以上。

——裝備製造服務業初具規模。現代裝備製造服務業不斷壯大,重點骨幹企業服務業銷售收入佔企業銷售收入總額達30%以上。

——國際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在傳統優勢領域培育3~5家創新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強的裝備製造企業,跨國經營水平居行業領先水平,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三賢故里—介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