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如何寫出《書譜》的味道?且聽清華美院錢教授怎麼說

誠邀評改人:

應網友要求,千年蘭亭擬推出專欄,點評網友書法作品。現誠邀有一定書法創作、理論水平且願意為大家指點迷津的書法家,作為該欄目的特約評改人。有意者請私信聯繫。謝謝支持!

特約評改人:錢玉清(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如何寫出《書譜》的味道?且聽清華美院錢教授怎麼說

鄧利民 草書條幅 規格176cm×60cm

釋文: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閒。楚俗饒詞客,何人最往還。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鄧利民作品評語:是作章法高低錯落,別有韻致,用《書譜》的基調創作,幾乎沒有夾雜其他派系,可謂宗風清正,法源正統,對初學者來說無疑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學習書法要在規律的允許範圍內尋找方法,自古洎今,《書譜》一路的草書一般只適宜小字作品創作,展大書寫的成功案例並不多。由於作者用筆的熟練程度尚未達到大字書寫應有的能力(不管任何書體,字越大難度就越大),所以作品顯得筆不逮意,力不從心。

再者,每字末筆都出鋒尖露,形成了習慣性的刻意,缺少含蓄腴潤的筆法調節。

同時,落款位置太低,與上部留白缺乏平衡上的對映觀照。如正文最後一個“風”字若在“遠”字的位置,章法就會通透舒適得多。


如何寫出《書譜》的味道?且聽清華美院錢教授怎麼說

孫過庭《書譜》(局部)

《書譜》屬小草,幾近字字獨立,所以,此種基調最適合於手卷、冊頁、扇面等形式創作。單純以《書譜》的意味展大書寫並訴諸中堂大軸,往往會失之於松、散。從行氣的貫布上,難度更甚於大草。因此,建議作者忠實於《書譜》原帖的常態書寫,控制字徑尺度,最大不超過原帖的130%。同時,避免用筆過於外放而缺乏虔禮筆法精彩的內斂和韌勁,將《書譜》既爽捷挺拔又渾穆圓厚、既方硬剛斷又綿裡藏針的線韻內質表現出來。

如何寫出《書譜》的味道?且聽清華美院錢教授怎麼說

錢玉清示範作品 規格34cm×122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