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湖北黃岡市黃梅縣水產品產銷兩旺

截至目前,黃梅縣劉佐鄉水產專業合作社近10噸優質鱔被上海等地的商戶一搶而光。這是全縣水產業產銷兩旺的一個縮影。該縣利用水產大縣的資源優勢,近千戶農民因此受益。

黃梅縣有湖泊水域面積約15萬畝,是水產品生長和培育的天然良場。作為“魚米之鄉”,黃梅水產曾蜚聲省內外,曾獲“全省水產十強縣市”稱號,2009年底,水產品總量近1億公斤,水產業總產值近10億元。

從自給自足的水產經濟一躍成為支柱產業,黃梅縣水產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虧不虧都要賣,好不好自己吃”的窘境幾乎水產養殖戶都經歷過,即便打開了銷路,擴大了生產,豐產不豐收的局面曾困擾著廣大農戶。據水產部門介紹,多年來延續的關起門來搞養殖,養殖水平不高、名優品種不多、資源開發不足、社會化服務水平滯後等問題制約了水產業發展。

近年來,按照水產開發“一湖、兩帶、八基地、十億產業”的思路,黃梅縣確立了開發源感湖,打造環源感湖水產經濟帶和環太白湖水產經濟帶,建立8大特色水產基地,實現水產10億元產業目標。網箱養鱔基地、大源湖水產開發公司的河蟹養殖基地、黃梅青蝦養殖基地、蝦稻連作種養基地、鯽魚湖地區魚鴨豬配套立體養殖基地、山區水庫網箱魚回魚養殖基地初具規模。一鱔、一蟹(源湖大閘蟹)、兩蝦(黃梅青蝦和小龍蝦)已經成為黃梅水產業的標誌性產品。

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加大無公害認證,目前無全縣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養殖面積達10萬畝,標準化水產養殖示範基地達3.5萬畝,認證無公害水產品8個,註冊了5個水產品商標。今年5月份,黃梅青蝦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不僅實現了該縣在地標領域零的突破,在全市水產行業也屬首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