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評價希特勒?

已經裝飾了別人的夢


難道還有人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一個人引起的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並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世界格局,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新舊帝國主義矛盾沒有解決,而且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一方面是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戰勝國由於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矛盾。

尤其是德國對一戰後的《凡爾賽合約》的嚴重不滿,(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竟然還要被剝削),可見這個《凡爾賽合約》是有多不要臉。因此,《凡爾賽合約》無法構築一個好的世界格局。

尤其是在1918年之後,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更加加劇了這一矛盾,快速崛起的德國和日本要求得到更多的麵包,而原來的老牌國家還要更多的剝削你的湯湯水水。

另外一點,就是1929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直接把德國經濟幹崩盤了,看重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把德國和日本經濟幹崩盤了,於是德國和日本開啟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行動。

希特勒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站著的是整個德意志民族的訴求

二戰的爆發不是希特勒一個人的原因,恰恰相反,希特勒代表的是最廣大德意志人的利益,希特勒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站著無數塑造德意志文化的文化巨擘,他背後站著黑格爾,站著尼采,站著瓦格納,以及無數被他們思想影響的、有著相同思想和價值觀的保守派、軍官團和普通德國民眾。是德意志的土壤文化,造就了希特勒這樣一個人。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說:第一,德國要想生存,必須打敗法國才可以,因為德意志就是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建立的;第二,必須向東歐地區擴張,用德國的大炮為德國獲得生存空間。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給德國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卻讓希特勒成為了德國人的信仰。 

1933年1月30號,整個柏林幾乎萬人空巷,喊著四句話:一個元首;一個政黨;一個民族;投一個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

從希特人個人來說,希特勒是反社會主義、反猶太主義、泛日耳曼民族主義、建立一個大德意志帝國的信奉者。

德國大部分人對希特勒的評價是:在1938年以前是偉人;1938年到1940年是暴君;1940年以後,希特勒就變成了徹底的瘋子。

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認為某乎上一個人的評價十分符合希特勒:

無法忘懷的經歷,無比鋼強的意志,無與倫比的魅力,無可辯駁的能力,無懈可擊的自律,但有個無法無天的想法。

十分冷酷的心腸,十分恐怖的殺戮,十分可惡的獨裁,十分罪惡的滅族,十分可怕的瘋子,也有個十分孤寂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