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一言不合,被踢出家長群”的那位媽媽,你越位了!

這幾天不管是在頭條上,還是在我們頭條寫作班的聊天群裡,都被這位媽媽的提問刷了屏。

“一言不合,被踢出家長群”的那位媽媽,你越位了!

5000多條回答,不乏很多大V從各各方面幫這位媽媽分析問題,闡述利弊,支招安慰。不僅那位媽媽自己的提問得到了5000多網友的回覆,甚至被一些媒體所關注:

“一言不合,被踢出家長群”的那位媽媽,你越位了!

“一言不合,被踢出家長群”的那位媽媽,你越位了!

因為提問的媽媽是我們一個寫作學習班的同學,所以也特別關注了整個事態的進展。但因為自己沒有親身遇到過這樣的事,而且也無法從那位媽媽簡單的描述中看到真像,所以一直沒有去評論。

一週多的時間過去了,問題似乎還在發酵中……今天早上特意調出了那個提問,瀏覽了近2000個回答,發現只有一個回覆,是真正站在了當事人的角度。

這個當事人,不是父母,不是老師,而是孩子!

“一言不合,被踢出家長群”的那位媽媽,你越位了!

這也正是我想提醒那位媽媽的一個角度,她所認為的“不公平待遇”,對於孩子而言,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如果這是孩子主動向她提出的,說在學校裡被老師不公平待遇了,其他同學都能有機會坐前排,只有他從來都只有坐牆角,那麼這位媽媽去找老師理論一番,無可厚非(當然,再怎麼樣,她在公共媒體上寫文章含沙射影的批評老師的做法還是非常不妥的)。但如果她只是自己看到了,沒有去和孩子溝通孩子的感受,而只是憑自己的想法去“判斷”孩子受了不公平待遇,繼而去找老師理論,就非常武斷了,再加上在家長群裡公開和老師“溝通”,就更不明智了。


對於很多問題,我們都喜歡代替孩子去解決。美其名曰:幫助!小到幫助孩子收拾書包、收拾他自己房間,大到幫孩子解決他闖的禍(比如在班裡把同學推倒了)。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還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我不幫誰幫呢?!但卻不知道自己的“樂於助人”在這個時候,卻讓孩子養成了“依賴”和“不主動思考”的壞毛病。

再結合前幾天大家討論的也異常熱烈的“家長陪孩子學作業”的問題,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家長,你越位了!

班裡的坐位是給誰安排的?給家長你嗎?自然是你家孩子的。那麼如果他不覺得不公平,你在旁邊瞎起什麼哄?那不是在人為的破壞孩子和老師的感情嗎?而如果他覺得不公平了,找到你抱怨了,你該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看待“公平”這個辯證的問題,並引導孩子去思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以提高孩子對現實世界的認知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自己提刀上前。且不說你自己都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事,即使你這次圓滿解決了,那麼孩子從中學到了什麼呢?沒有!他最多也就是滿足一下你的虛榮心:看,我老媽厲害,幾招兒就把老師搞定了!下次再有難事,我老媽也一定能解決!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世上的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難道你要為他解決他人生八九成的問題,進而解決一輩子?!

所以我非常贊同那位從孩子的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社會學博士的觀點:真正教育的視角,就是這裡面孩子的角色與能力如何通過這件事來培養。

所以,即使孩子找你抱怨,在他學樣受到了如何不公平的待遇、欺負等等,你也要能夠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如何看待公平,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勞永逸的做法!

之前看到過一篇很火的文章,大意是一位父親與兒子的對話:

兒8歲,頑皮,與大同學打架。傷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兒泣答。 “憤怒?” “憤怒!”兒嚎啕。 “你打算怎麼辦?”再問,“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麼?” “爸爸,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後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繼續問,“還有呢?” “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 “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我上樓。 理解支持,兒漸平靜。約20分鐘,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幹嗎?”兒困惑。 “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獄裡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麼我們在監獄裡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帶齊?” “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持你!” “要這樣的?”兒驚愕。 “是這樣的,法律是這樣規定的!”我趁機普法。 “爸爸,那我們就不幹了吧?!” “兒子,你不是很憤怒嗎?” “嗨嗨,爸爸,我已經不憤怒了,其實我也有錯。”兒臉紅。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

以此借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