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字石濤繪《陶淵明詩意圖冊》紙本設色,共十三對頁,單頁縱27釐米,橫21.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蘇東坡在《書摩潔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潔之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以詩意進行繪畫創作,代不乏人,山水田園詩一類,猶受青睞。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便是成功佳例。

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共十二幀,是作者根據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詩句而創作,以十二首陶詩之意境入畫,陶淵明是中國田園詩的創始者,他的詩不僅反映出田園生活的美好與自然,更流露出他徘徊於出仕與歸隱之間的矛盾。繪畫者顯然非常讚賞這種避身獨處、與世無爭、樂天安命的人生哲學,通過描繪迴歸自然、淡於榮祿、不與統治者合作的隱士陶淵明來表現自己美好的理想。這些出自石濤中晚年的佳作,意境高遠,深得陶詩古樸自然、平淡悠遠之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一幀: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童僕歡迎子候門,歸來檢點舊山村。多君識我壺觴趣,垂落盈罌與細論。先生志邁羲皇,田父復有好懷相與,此情此景,正未可與折腰時同日語也。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二幀:悠然見南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黃菊東籬已著花,醉餘扶杖憩山家。怡情最是南山色,秋柳西風夕照斜。先生醉矣!菊已著花,餐英者誰心正無事,白衣送酒也。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三幀:若復不快飲,恐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得意三杯能悟道,酕醄數鬥亦通神。先生飲酒猶知誤,慎矣高風獨醒人。先生欲飲輒醉,是隱於酒,非溺於酒也,欲赴糟邱盍師靖節。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四幀: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林際點金斜日照,溪邊躍錦月初昇。靜中萬籟此俱寂,妙悟惟能入定僧。元亮以喧囂之境,寫至靜之機,此中三昧,匪石老其誰參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五幀:帶月荷鋤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山光水色兩悠然,耕罷東皋好放船。犬吠柴門人語寂,一林明月龍溪煙。荷鋤者伊誰?種瑤草歟?種梅花歟?清況宜人,卻與雅懷相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六幀: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書覽前賢堪尚論,醉憑中聖亦陶然。不求甚解心常領,悅性陶情信樂天。惟醒欲醉,惟醉欲醒,靖節高風,其趣誰領。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七幀: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解組歸來塵夢醒,新醅初熟貯瓷瓶。一杯在手吟將罷,又得看山兩眼青。小飲欲醉,山氣正佳,登樓遐觀,此樂何極。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八幀: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先生何事被飢驅,來往松間讀我書。賦罷歸歟初服遂,孤松五柳自扶踈。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歸去來兮!農圃自適,樂天知命,元亮其庶幾乎?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九幀: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玉壺傾倒養天真,策杖閒吟自在身。椎髻在窓諸子戲,先生已是葛天民。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先生傳,先生之子亦傳矣。愛紙筆也奚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十幀: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參天松樹倚山根,萬里清流直到門。獨立平原看山色,羨他歸鳥返煙村。以石濤清曠之思,寫彭澤出塵之致,合而參之,其淂撫松盤桓之意歟?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十一幀: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靜聽濤聲翠靄陰,松風一曲寄琴心。先生已得琴中趣,何事令令弦上音。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良友適至,正襟危坐,揮塵清談。得此知音,快我心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第十二幀: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王文治題:遠性難堪彭澤柳,逸情遙寄武陵桃。青天搔首憑誰問,恬憺何如飲濁醪。石濤寫淵明詩意十二幀,舊為秋史太史所藏,今揚州寓齋屬餘題識,錄以請正。同館弟王文治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