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别以为你总还有机会故地重游,谁知道呢?何况即使再回来,你也已经不是现在的你。”每座城市都有它的性格,之所以会对一座城市莫名产生好感,大概就因为那座城的特征与你不谋而合。保山就是这么一座城市。虽然这里不是我的家乡,但生活久了被这座城市全方位包围,千次万次的想念那个遥远的严格意义上的家乡后,却又有数次会在某个瞬间让我冒出“能在这里生活好像也挺不错”的想法。然后,继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实际上,在自己的城市行走,也是一种慢生活。急躁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更多的人愿意慢下脚步,悠悠然享受生活。几天不行,一天即可;一天不行,半天也好。

今天城市行走——保山板桥镇李家寺村,摘茶。李家寺村距离保山城区20公里左右,过卧佛寺—清水村就到。据说李家寺在清朝中期曾有寺庙塑佛的历史,因此得名李家寺。现在村里,已经看不到庙宇。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通往村里的路很好走,全程都是干净的水泥路。路两边景色很美,茂密的树林掩盖了山轮,还有蓝得不像话的天和干净得一层不染的白云在头上给我们注目,两边潺潺的流水奏响乐章。行走在路上,心旷神怡。

入得村里,被干净整洁的村庄洗涤心灵。路上见不到乱丢的垃圾,几家门前见到干净的大垃圾桶,这在其他村庄很少见。这条路可以通往瓦房,徒步翻山或驱车都可。抗战时期,当年一支远征国军去瓦房,去上江,投入滇西抗战,去守卫怒江的康浪坝渡口,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再继续往前行,“三个脑子”、“一碗水梁子”、“北冲坝(瓦房镇)”的古驿道,就迤逦蜿蜒而上。

准确的说,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古驿道。这条路上,踏过很多的马帮,留下深深的马蹄印。滇西抗战的远征军背影还久久的停留在山顶的脊梁。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小桥流水人家, 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正在盛开的花,开得很是鲜艳。

村里最吸引我的还是墙饰文化,据说是政府统一安排绘制,有保护环境的,有尊老爱幼的,有茶文化的宣传。

我们迫不及待,直奔茶山。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到茶山,路边的茶地里,我们遇见正在采茶的李大姐。她告诉我们,李家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具体多少亩她也不知道。李大姐已经不做其他的农活,以种茶为主,一年采两季茶,冬天基本就闲赋在家。这里的茶农每年收入2-10万元,面积多的收入要高些。这个季节采的是谷花茶,口感稍次春茶,但也因其独有的味道,喜欢这茶的人还是很多。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据说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山和水孕育了这里的茶口感清香,回味甘甜,生涩中微微带点清凉,属于晒青品种。与煞青不同,晒青的口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李家寺的茶确实韵味独特,喝了以后让人回味无穷,很长时间散不去茶所特有的甘甜味道,这个我们在李大姐家喝了春茶后就得到了证实。

过足采茶瘾,我们回到村里,到李大姐家喝茶。

村里有一口古井,很多年来一直保障着村民饮水。近几年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这口井用的人就少了,大家在腌制咸菜时才用。

「保山-行走」“仙居之地”李家寺

回程的路上,路过一小院,被院落里铺了一地的茶叶吸引,走进去和主人家讨了杯茶,开心离去。

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总有一处风景,会因为我们而美丽。离开这个仙居村寨,心中总有不舍,好在时光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