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是惡性的通貨膨脹?

勝意859


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學還真有定義,宏觀經濟學把年通貨膨脹率達到1000%的認為是惡性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在100%以上時被稱為超級通貨膨脹。



惡性通貨膨脹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控制的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所有國家的貨幣都會通貨膨脹,包括美元,但絕大多數貨幣通貨膨脹的速度是可控的,或者說至少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但惡性通貨膨脹速度是不可控的。

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是1919-1923年的德國,1919年德國貨幣發行量是500億,1923年時是5萬億億,可不是我多打了一個“億”啊,確實是“5萬億億”,這種量級的貨幣超發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惡性通貨膨脹,當時一美元可以兌換4.2萬億德國貨幣,由此可見其通貨膨脹有多嚴重。當貨幣嚴重超發到惡性通貨膨脹時,對人民生活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窮是必然的,今天你覺得手裡這些錢還夠讓自己成為一個富翁的,結果明天發現所有人手裡的錢都比你多,你還是富翁麼?



中國在上世紀40年代時也經歷了非常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用一麻袋錢能買一個電視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你想想,每次逛街的時候需要拿一車錢才能買回來一點點東西,錢的體積比你買來的物品的體積還大,與以物易物的原始社會有多大區別?

最近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是委內瑞拉,現在津巴布韋政府已經廢止了自己國家的貨幣,改用美元等其他國家貨幣。對國家經濟影響很大,無法進行有效的經濟調控,政府對內也收不了鑄幣稅,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委內瑞拉最近也沒好到哪去。


逸然決然


說到惡性通貨膨脹,肯定少不了津巴布韋共和國的例子 。

津巴布韋共和國



它是非洲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他的通貨膨脹令人咋舌。對他們而言,他們絕望因為是“太有錢”。

津巴布韋共和國人均月最低工資12萬,很多人有幾百億的鈔票,但是全國人人窮困潦倒。對他們而言,國家只擅長一個--印鈔票。他們的鈔票面額後面最起碼都是8個0以上。這裡, “人人窮困潦倒”,他們現在最小面額是10億,大約相當於人民幣8元,然而卻只夠買6個雞蛋了!


這個國家通貨膨脹極其嚴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物價幾乎每週翻一倍,糧食缺乏,人民生活窮困!

惡性通貨膨脹是什麼?

惡性通貨膨脹是指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這時,物價急速上漲,貨幣極速下跌,並且很快失去價值。

惡性通貨膨脹不具有控制性。其破壞性是很大的。當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不僅會嚴重影響一國匯率水平,打亂進出口秩序和金融秩序,大幅削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用,還會大幅降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得人民生活困苦不安,國家也陷入動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飛哥論財


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是要原因之一。

有關惡性通脹的起因,雖有很多爭議,可是當貨幣供給有異常的增加或錢幣大幅度的貶值,且與戰爭、經濟蕭條及政治或社會動盪聯繫在一起時,惡性通脹便日益明顯。

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很快的上漲的情況下,就是貨幣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界定,一般既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會更多。

民國時期就發生過,惡性通貨膨脹。

例如: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法幣的發行量從5000億元激增至660萬億元,增長1320倍。據統計,截至1949年5月,國民政府的貨幣發行額比1937年6月增加了1445億倍,全國物價上漲85000億倍。

有人根據國民政府的物價統計,對100元“法幣”購買力做過這樣一個對比計算。
1937年可買兩頭牛
1938年可買一頭黃牛
1939年可買一頭豬
1941年可買一袋麵粉
1943年可買一隻雞
1945年可買兩個雞蛋
1946年可買16.7%的香皂
1947年可買一粒煤球
1948年可買0.002416兩大米
1949年,可買1粒米的2.45‰

那麼那些價值哪裡去了呢?被掠奪走了,被誰掠奪走了呢?

被控制銀行的四大家族,蔣介石、陳果夫、宋子文、孔祥熙輪奪走了。這四大家族在1927年並不富有,但在此後特別是20世紀40年代進行反革命內戰的過程中,他們掠奪了高達200億美元的民脂民膏,(那時的200億美元系相當於現在的4000億美元)。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是他們家族的官僚資本,佔舊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80%,全國官僚資本約佔全國工業資本的66%左右,佔全國煤礦交通運輸等固定資產的80%。

除了增值賦稅、大量舉債、收妥賄賂等方法外。利用銀行濫發紙幣,製造通貨膨脹,是一個重要的掠奪方法。正如列寧所說“濫發新紙幣就是鼓勵投機,讓資本家靠投機而大發橫財。”

普通老百姓對抑制通貨膨脹無能為力

把通貨膨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必須要依靠政府進行調控,政府必須出臺相關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例如上調存貸款利率,提高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應該有合理的措施抵消通貨膨脹的財產的侵濁,如進行實物投資,用理財的手段跑贏CPI等以減少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和損失。


球談百曉生


通貨膨脹的通俗說法是貨幣貶值。當然,物資奇缺時代的通貨膨脹是一種隱形的貨幣貶值,另論。一般地講,通貨通脹的表現就是貨幣貶值。

經濟發展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CPI。一般3%以內的通貨膨脹,都是社會可以承受的,並且也是經濟發展必要的。所謂高增長,低通脹,說的就是3%以內的通脹。

超過3%就算嚴重的通脹了,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就表現出來。供需結構性失衡會出現。超過5%的通脹,就是會對經濟系統造成嚴重紊亂。超過10%的,如果不加控制,社會出現恐慌,搶購會出現。超過20%,基本上很難控制,社會恐慌已經出現,價格控制不住,至於漲到哪個點,就看政府的應對能力了。嚴重的話,可能吃碗麵的時間,麵價已經由100元漲到200元。案例很多,網上一搜一大把。

至於什麼是惡性的通脹,那就看社會的承受能力了。不好界定。不過,我的理解,一般超過10%的通脹算是惡性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