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是如何保衛皇宮周圍安全的

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最早設置於順治元年,由京營八旗衛戍部隊擔任。最早京營八旗分方位駐防於京城,其中正、鑲黃旗駐守於南方;正、鑲白其駐防於西方;正、鑲紅旗駐防於東方;正、鑲藍旗駐防於北方。詳細駐防配置分為左右兩翼,拱衛京師。右翼自北而東而南,鑲黃旗在安寧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野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左翼則德勝門有正黃旗,西直門有正紅旗,阜成門有鑲紅旗,宣武門有鑲藍旗。

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是如何保衛皇宮周圍安全的

德勝門箭樓

順治初以來清廷定製兵制,則京畿衛戍部隊開端分為驍騎營、步軍營、前鋒營、護軍營、侍衛親軍、內府三旗、火器營、健銳營、虎槍營。又設侍衛親軍,由領侍衛府統領,並將上三旗(內府三旗)劃歸領侍衛府統領。

這其中,侍衛親軍及內府三旗由領侍衛府統領,領侍衛府設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6員(上三旗各2員),轄一等侍衛69人,二等侍衛168人,三等侍衛333人,四等侍衛若干,藍翎侍衛90人,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漢侍衛若干,侍衛親軍共995人。這些侍衛分駐各處,其中乾清門侍衛分六班輪宿,每班30人,稱為內班;10人宿中和殿(另散秩大臣一員);30人宿太和殿(另侍衛長3員),稱為外班。

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是如何保衛皇宮周圍安全的

乾清門

八旗四營當中,分營各旗自設正、副都統,驍騎營分駐城內,掌管城門及汛防;護軍營掌管禁衙,其中上三旗守禁門,下五旗守王公府門,之後圓明園亦設護軍營,專門掌守禁苑;步軍營統領步軍,次要掌管九門官兵,司巡捕;前鋒營則主管皇帝巡幸各處時前哨警衛任務。這其中還有一點需求強調,即四營並非同時設置,他們在清軍零碎中都早有淵源,如驍騎營緣起於天聰年間即有的“阿禮哈超哈”(滿語,驍騎);前鋒營緣起於天聰年間的“噶布什賢超哈”(滿語,前鋒),只是到了順治初年才算定了營制而已。

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是如何保衛皇宮周圍安全的

虎槍營巴圖魯

火器、健銳、虎槍三營可以算的上是京畿部隊中的特別設置。其中火器營設於康熙三十年,是擔任教演火器的;健銳營設置於乾隆十四年,是有感於金川之役中雲梯兵勳績卓著而設立;虎槍營則是康熙二十三年為黑龍江將軍向康熙帝選進精善騎射兵勇四十人而特別設置的,據城虎槍營兵勇善殺虎,而虎槍營次要職責也是充任皇帝狩獵時的前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