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方式,縱橫謀略的基本功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體系

在《鬼谷子》中提到了六種制事立勢的方法。同樣也是學習鬼谷思維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通過對比分析,權衡利弊從而將事務分析完善。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方式,縱橫謀略的基本功

靜坐思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看待事物的思維習慣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關鍵。關於思維我總結為四大國學思維。分別為:見往知來,見微知著,見物知類,見事之別。

見往之來,在第三期中我們已經講述過,通過觀察已經發生的事件而推測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其實就是掌握事情發展的規律,判斷事物發展的趨勢的能力。

見微知著,在第四期中我們已經學習,通過觀察微小的變動,而推理出其背後影藏的事物規律,繼而洞之隱藏在微小變化中的鉅變。

見物知類,即是本篇我們所要講述的思維,通過分析事物的主要特徵而將同一類的事物來歸類。比如周易的八卦類象即是這一種能力的訓練。主要是提高我們的分類能力,使我們更好的認知事物,運用事物。

見事知別,即是我們在分析事物時,知道二者之間的差異在那裡。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能夠清晰思考的將不同事情的做法能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效果,繼而取捨之間便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地。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方式,縱橫謀略的基本功

見微知著

這四種能力總而言之就是我們學習國學的基本功,具備這樣的思維我們才能夠更好的認知事物,瞭解事物,掌握事物。是為謀事立命,學習鬼谷子至關重要的東西。在後文我將會針對不同的能力給大家提供案例。然而想要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還需要進行深入的訓練。

見事知別

《周易》同人卦中說:君子以辯族類物。在本部書籍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對比分析的寫作方法,這其實就是本篇的查異同。大家不妨通過對比一些相近的詞語做一些思維訓練,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方式,縱橫謀略的基本功

志向

比如志向和慾望的相同和差異在那裡?

志向和慾望的相同之處:

都是人想要實現和得到的東西,也是人做事情的驅動力。

慾望和志向貫穿人一生的終始,為此甘願捨棄一些東西。

志向和慾望的區別:

志向只有一個,而慾望可以有多個。

志向有終點有目的地,而慾望則難以填平。

志向會讓人更加的進取,而慾望則會令人沉迷

見物知類

在《捭闔》篇中,鬼谷子將人通過二分法,分為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

而二分法則是我們將複雜的事物,簡化的方法而已,實事每個人都是好壞參雜,而無絕對的好與壞。

因此這裡的別是非,即是將一個人的能力合理的劃分出來,而更好的達到用人之所長避人之所短的效果。而所謂經綸治世,就是將原本錯綜複雜的事物分理清晰,繼而更好的去安排和處理。

國學中的四大思維方式,縱橫謀略的基本功

見物知類

鼓與金

中國古人行軍打仗,遵循著擊鼓而戰,鳴金收兵的規則。在唐朝市場也是遵循著催鼓而聚,擊金而散的規定。

鼓和金是中國傳遞信號的兩個重要工具。代表著春季和秋季兩個不同的時節。

春者為鼓,鼓舞鼓動。鼓在周易卦象中為震卦,為進發之意。故而代表著上進,進取,寓意著開始。秋者為金,肅殺收斂,金在易中代表著肅殺之氣,為退去削弱。故而代表著後退,寓意著消散。

其實我們在現實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兩者的不同。鼓能夠使人具有勇氣,激發人內在的鬥志,而金則使人感覺到警惕。古人將兩者的不同特性而安卦象分類,亦是方便於人們的使用,能將同類型的事物匹配,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