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特朗普為什麼將“重返中東”作為重要舉措?

阿爾法熱點


1.這個問題是基於什麼信息提出來的?

2.特朗普現在不是什麼“重返中東”,而是如何在中東“保持軍事存在”,尤其是在敘利亞佔據中,如何能夠不被俄敘聯軍趕走?

3.假如庫爾德人武裝被俄羅斯談判“歸順”後,美國就真的沒有立足之地,也沒有了繼續留在敘利亞的理由,本身就是“不請自來”的。

4.今天美國發布與土耳其達成了敘利亞北部包括曼比季等“牽手安全合作”,這個信息也在英武之前的分析中:美國還是妥協了,為了能夠拉攏土耳其,將曼比季庫爾德人移防到幼發拉底河以東,從而實現美土對曼比季的共同管理。

5.下一步的德拉地區、坦夫、代爾祖爾才是關注的重點。作為美國,是不甘心退出敘利亞的!但現在的情況是:如何然美國能夠體面的保持在敘利亞?


英武


與其說是重返,不如說是美國中東政策的調整,讓美國重新站在中東的舞臺上,由美國主導中東局勢,這正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在中東政策上的體現。

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卡特總統因此下臺,導致美國對中東地區格外重視。為了能確保能源供應,美國嘗試了各種政策。讓中東不斷陷於混亂,扶植親美勢力,是美國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近年來,美國在中東的戰績乏善可陳。

1、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的意圖很明顯。打垮伊拉克薩達姆,扶植親美勢力,控制伊拉克的石油。但不幸的是,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最開始沒有獲得北約盟友土耳其的支持。戰後不僅未能扶植親美勢力,反而讓伊朗趁虛而入。想象中的控制伊拉克石油,最後讓別的國家成為了最大贏家。

更讓美國人頭疼的是,經過伊拉克戰爭,一批極端的宗教分子迅猛壯大,成為了一支讓人聞風喪膽的極端恐怖組織,不僅對中東,對世界都是巨大的威脅。

2、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的初期,上街抗議的人打著革命、民主的旗號。美國腦子一熱,讓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後者乖乖聽話下臺,但是呼籲民主的聲音漸漸被穆斯林兄弟會的宗教口號取代。雖然最後親世俗的軍方通過政變重新掌握局面。但美國痛失穆巴拉克這個小夥伴。

在利比亞,北約空襲最終擊潰了卡扎菲的軍隊。卡扎菲本人屈辱死去,利比亞的亂局逐漸拉開帷幕。極端組織的滲透和部落的紛爭已經讓利比亞成為了全世界最危險的國家。美國駐班加西領館被炸,總領事喪生。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利比亞的新聞?因為沒有記者敢去。利比亞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恐怖主義滋生的窩點。

敘利亞內戰也是由阿拉伯之春引起的。美國每年向反對派投資5個億美金。但是這些年過去,一點成效也沒見到。反倒是俄羅斯趁亂強插一腳,坐穩了中東的地位。

可以說美國過去十多年的策略都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效。到了奧巴馬時期,奧巴馬因為太害怕失敗而束縛了手腳,因此選擇與伊朗媾和,冷落了鐵桿盟友以色列,試圖維持中東的平衡。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失去了地區盟友土耳其的信任,而伊朗趁勢擴張了勢力範圍。

回顧特朗普執政以來在中東的舉動,隨手舉幾個例子,聯合伊拉克政府、敘利亞庫爾德人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退出伊核協議,拉攏海灣國家對抗伊朗,將駐以色列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這些動作可以指明美國在中東的三個核心:打擊恐怖主義、包圍伊朗、支持以色列。

相比奧巴馬中東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徵——“撤出中東”,特朗普的政策的確可以稱之為“重返中東”。但與其說是重返,不如說是美國中東政策的調整,讓美國重新站在中東的舞臺上,由美國主導中東局勢,這正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在中東政策上的體現。


莫聞初


說特朗普重返中東,還不如說特朗普重新攪亂中東。

特朗普說“重返中東”是重要舉措,背後掩蓋的是一個助力美國經濟增加的舉措。

中東最重要的是石油,如果中東石油供應出現問題,那麼美國的石油出口就可以代替中東石油出口。

除了石油之外還有武器出口,如果中東動亂,那麼中東最需要的是什麼東西?

當然是武器彈藥了,美國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武器彈藥生產國,世界不沒有戰爭,他如何賺錢?

特朗普的重返中東政策,其實就是要讓中東戰火再燃燒的政策。

美國現在經濟增長低迷,面臨鉅額的債務,現在單單依靠石油美元已經沒辦法再支持鉅額的債務,特朗普必須要用多種途徑來解決這個難題。

特朗普的重返中東是“一箭三雕”的政策。

一個是武器出口,一個是石油出口,另外一個是繼續維護美元石油。

武器出口很簡單,激發戰爭就可以,石油出口其實也不難,但是要賣個好價格就有點難。物以稀為貴,讓世界石油供應出現不足,美國石油自然可以賣個好價錢。

如何維護美元石油,這個問題不用考慮的,美國出口的石油當然是用美元結算,只要美國在石油天然氣爭取到中東的份額,就可以把中東石油結算轉移到美國石油上來,同樣可以維護美元石油。

在特朗普的算計中“重返中東”對美國來說當然是個重要的舉措,這樣一來,美國得軍火工廠就可以開足馬力的去賺錢,帶動美國經濟的發展,而石油出口不但能穩住美元的霸主地位,還能源源不斷的再世界回收美元,還清債務。

只不過這些政策都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特朗普的政策的確可以短期內解決美國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依賴技術進步,科技創新。



一號風手


背景:2018年6月初,特朗普在簽署對歐盟和加拿大高額關稅後,關係緊迫,“重返中東”成為特朗普鞏固領導地位的關鍵舉措。

特朗普首先是去了沙特訪問,再到以色列,主要目的很明確:鞏固盟友關係!

在意識形態上美國和歐盟、加拿大都沒有分歧,但在經濟合作上,特朗普認為這些美國盟友是在長期壓榨美國經濟。

迷彩先生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一方面特朗普和美國周邊鄰國搞的關係都相當的差,墨西哥“建長城”、加拿大增加關稅,南美更不用說,這樣的對周邊國家政策讓美國無法重建美洲新合作局面。

另一方面,中東對美國而言具有眾所周知的地緣戰略價值,歐洲、東亞、中東是美國三大重點戰略支柱,失去中東意味著美國將失去全球戰略。

重返中東再政治層面還是反對奧巴馬時期的“溫柔政策”,奧巴馬時期美國在中東:伊拉克撤軍引起特朗普極度不滿!特朗普上臺第一個決策就是向阿富汗和伊拉克重新派出3000名美軍,明確將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心點回歸中東,亞太戰略擴大盟友的地區責任。

“大中東計劃”其實是小布什提出來的,特朗普在對中東的軍事戰略上其實有所繼承,作為一個商人總統,能源需求是美國控制中東的根本原因,進而可以控制全球的石油市場。

迷彩先生特約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美國中東戰略帶動全球大國都開始向中東投送力量,俄羅斯、北約、日本都有軍事存在,如今的中東已經不再侷限於石油,銜接歐洲、亞洲、非洲的世界戰略要衝。

美國所謂“重返中東”的說法其實是不嚴謹的,因為美國一直就在中東,應該是“加強中東軍事存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你怎麼看?


迷彩先生


想了解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戰略,你就必須去看2017年度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於美國而言,其作為當今世界的霸主,其對外戰略是全球戰略,不會忽略主要熱點地區和國家,也不會忽略所面臨主要問題和挑戰,因為這些都是美國國家利益所能觸及到範圍和領域。但是,利益是有大小主次之分的,所以一般而言其都會有一個戰略的總目標和著力點。
(特朗普為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報告》署名)


根據2017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目錄中區域戰略所介紹的先後順序,就可以看出美國區域戰略的中心很顯然並不是中東地區,而是特朗普一再強調的“印度洋-太平洋區域”(Indo-Pacific region)。這一次本來是一個生物地理學概念,指的是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區域,現在已經被特朗普賦予了政治地理學意義,用以界定美國亞洲戰略區域範圍。這是一個新界定出來的地緣政治區域,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對印太這一區域的重視程度。這一切都源於特朗普對於美國所面臨威脅和挑戰的預判和回應,其重視這一區域就是為了應對潛在競爭對手的挑戰。
(印太大體的區域範圍)

中東地區一直是國際社會的一個熱點地區,但是對於美國而言,開始重視這一重點地區是在冷戰結束以後。原來美國戰略中心一直都在歐洲,後來蘇東鉅變後,美國所面臨的最大的競爭對手已經解體。隨著海灣戰爭爆發和伊斯蘭世界的覺醒,美國的戰略中心開始移動到了中東地區,直到9.11事件,徹底中東作為戰略中心以應對恐怖主義威脅。但是,後來國際力量對比開始發生變化,在奧巴馬政府期間美國又將戰略中心轉移到了亞太地區,提出了所謂“亞太再平衡”。但是由於中東地區的問題依然十分嚴俊,而美國又不得不顧及潛在競爭對手的挑戰,所以特朗普選擇一個折中的區域,來修補戰略缺口,提出了“印太戰略”。
(印度是美國拉攏的重要目標)


美國沒有“重返中東”,其一直沒有離開中東地區,只是其戰略重心發生了位移。現在美國為了凸顯其重視“印太地區”,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名字都改為了“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特朗普針對伊朗其時也是印太戰略的一部分,只不過伊朗選擇的戰略方向是向西,美國必須予以圍堵,加上敘利亞問題,所以給人感覺美國是在“重返中東”,其實不然。
(魯哈尼、特朗普、阿薩德)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特朗普並沒有提出“重返中東”的戰略,如果非要說這一個戰略來自於哪裡,應該是去年特朗普正式上臺以後首次訪問就定位在了中東,並且簽署了大量的軍火合同。這和奧巴馬的中東撤兵戰略完全相背,因此對比於奧巴馬的“重返亞太”,網友們自稱為“重返中東”。

1.首先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沒有放棄對中東的控制,只是有控制強度大小的問題,奧巴馬在中東撤兵但是依然沒有丟掉對中東的掌控。


2.中東的資源豐富,特別是石油佔據全世界的一半,誰掌握了世界石油的閥門,誰就可以掌握世界裡的命脈。

3.中東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中東位於亞歐非三大州交界的地方,控制這三個大洲就必須控制這裡。

4.美國的全球戰略就是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而自己的全球霸權的實施基於西方國家的海權學說。結合世界形勢,歐亞大陸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多、強國最多的地方。美國控制世界就必須控制歐亞大陸,而歐亞大陸美國採取的策略是東西夾擊,在西線裡面其中有一個必須要控制的就是中東。


5.奧巴馬退兵伊拉克和阿富汗,但是有利也有弊,美國減弱對中東控制的時候,伊朗、俄羅斯、土耳其都在不斷擴大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特朗普推行美國第一,也就是保持其絕對霸權,顯然中東現在已經不足以為“美國第一”服務了。


虎賁軍huben


這或許與2016年的一次會面有關。

眾所周知,在奧巴馬執政後期,美國簽訂了伊核協議,從伊拉克撤兵,等等,十分明顯的想從中東地區抽身,並且重返亞太動作不斷。但是,在特朗普上臺之後,除了在去年11月份在亞太訪問一圈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動作。相反的,把外交首秀放到了沙特,並且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等等,中東無疑成為了美國對外的重點。特朗普為什麼瞄準了中東呢?

據美國媒體報道,2016年8月間,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3為身份敏感的中東人士會談:以色列社交媒體專家、以色列“Psy”互聯網公司創辦人約珥·扎邁勒,代表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王室要員出席本次會談的班農前同僚、“中東通”喬治·納德。

據瞭解,“Psy”公司僱有多名資深以色列前情報工作者,並且在與小特朗普會面前就已準備好一項費用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社交媒體攻勢計劃——通過數千個“水軍賬號”為特朗普吶喊助威、左右輿論。納德則表示,阿聯酋和沙特“熱切希望能夠對特朗普當選總統提供援手”。

無論是以色列,還是沙特與阿聯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燒冷灶”,如果能夠為特朗普入主白宮助一臂之力,那麼必然獲得擁立之功,提前與美國“下一屆政府”的核心圈建立密切的關係。

PS:不久前,美國情報部門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與中東一些國家的關係密切,阿聯酋曾疑似與庫什納的家族生意發生聯繫,以便增進與庫什納本人的關係。

對於此次會面,特朗普方面大方的予以承認,但是小特朗普表示,會談中對方推介了 “社交平臺”和“市場策略”,僅僅是商業上的合作,並且對此並不感興趣。

但是,從特朗普上臺之後的表現來看,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受益的就是以色列和沙特,這會不會說明一定問題呢?

不僅如此,目前關於“通俄門”調查還未結束,現在又出現了“通以門”和“通沙門”,看來特朗普面臨的問題還不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