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故事:少年為報答伯父恩情想要讀書,州官夢到紅衣人替少年傳話

明朝時,在延慶州(今北京)中有個叫黃鐘的人,他剛董事的時候就父母雙亡,成了孤兒,被伯父收養。

但是他伯父家境也非常貧困,家中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偶爾能弄回來一點粟米,他們夫婦還都給黃鐘吃了。

黃鐘雖然年幼卻懂得感恩,將這些事都銘記在心,對伯父伯母感激涕零!

到了他長大了一些,見許多孩童都去私塾讀書,這天就跪著跟伯父請求說:“伯父,我也想去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報答您父妻的恩情!”

但是他伯父卻皺著眉頭,流著淚說,家中太窮了,連飯都吃不上,哪有錢供你讀書?

故事:少年為報答伯父恩情想要讀書,州官夢到紅衣人替少年傳話

這年,州中來了一位新上任姓蔡的州官,蔡公為官清正,生性慈善,體恤民情,這天帶著隨從巡查了一遍各府縣,回到家中就在後堂小睡。迷糊中就見有個穿著紅色官服的小神前來拜見,聲稱自己是縣中的城隍,跟蔡公說:“您管轄的府縣中有個叫黃鐘的幼童,此人天生富貴,將來會功成名就,官至順天府尹,只是現在他家中貧困,沒有錢讀書,但是這孩子心懷善念,立志要報答養父母恩情,已經感動上蒼,小神特地來替他請您去賙濟他完成學業!某天,你到城隍廟中,有個踩在小神肩膀上的小孩兒就是他了!”

蔡公恍惚間醒來,夢中那城隍官的話仍舊記得非常清晰。

過了兩天,蔡公就到縣中的城隍廟中去尋找,到了城隍的塑像前果然見到左肩上有個小孩的腳印,想到夢中的話,很是驚異,於是讓人叫來了不久前在這廟中玩耍的幾個小孩。

故事:少年為報答伯父恩情想要讀書,州官夢到紅衣人替少年傳話

後來差役們找來了5個孩子,經過一番言辭詢問,四個小孩都嚇哭了,只有一個7歲大的孩子毫無懼色,還說:“不要為難他們,是我想看看城隍爺頭上的官帽,所以爬到他肩膀上去的!”

蔡公又問小孩:“你姓什麼?”

“我姓黃,名鍾,字朝陽!”小孩回答道。

蔡公見黃鐘聰明伶俐,又有些膽氣,心想夢中那小神所指的孩子必定就是他了。

從此,蔡公每月都命人給黃鐘伯父家送錢,送足夠的大米,還找來了縣中有名的一個私塾先生教授黃鐘讀書。

就這樣過了三年,蔡公任期滿了之後卸任,黃鐘這年九歲,已經能寫一些文章,背誦許多經典了,而蔡公也從未透露過夢中預言黃鐘能作順天府府尹(首都的最高地方機關,所以府尹的職位特別顯赫,品級為正三品,高出地方知府三級)的事情。

故事:少年為報答伯父恩情想要讀書,州官夢到紅衣人替少年傳話

​轉眼過了十年,到了明弘治年間,19歲的黃鐘在京城的科舉中考中了進士,衣錦還鄉。當時蔡公年邁辭官歸鄉,特地路過延慶來看黃鐘,見他高中,心中十分欣慰,又將十年前夢中城隍所說的話告訴了他,勉勵他要做個好官。

黃鐘也將蔡公當做老師一樣對待,聆聽教誨,做了一個好官。

幾年前,黃鐘的伯父就已經去世,伯母后來改嫁,見到蔡公後就盡心侍奉,比對待伯父母還恭敬。

到了弘治六年,果然黃鐘被升任了順天府府尹,一生官途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