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19世紀中葉,日本在經歷“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後,走上了富國強兵的快速的道路,其野心也隨之日益膨脹,軍國主義勢力崛起並佔據了領導地位。在軍方鷹派勢力上臺後,日本開始積極對外擴張——畢竟日本只是一個人多地小、資源無法自給的島國,必須通過這一方式來加自身實力。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明治天皇“王政復古”

自古以來,日本就是一個崇拜強者的國家,他們只向強者學習,對弱於他們的人就以武力征服。一千多年前,日本人看到大唐盛世的繁華強大後,果斷學漢禮、講漢語、用漢字,全面向中國學習;四百多年前,日本人看到大明日薄西山,就果斷侵略明朝藩屬朝鮮,在那時,一些日本學者就提出瞭如何一步一步蠶食中華的計劃。作為“明治三傑”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以及伊藤博文等維新派,在日本國力顯著提升後,就秘密地計劃瞭如何侵略他國、搶掠資源的計劃。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中日甲午戰爭”劇照

在這些侵略計劃中,物產豐饒的中國當然是倭寇的首要目標。自“明治維新”不久,日本人就先後侵佔琉球王國、李氏朝鮮等大清附屬國,並屢次侵擾我臺灣地區,並在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掀起了“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日本人成功拿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臺灣島和鉅額白銀(這些白銀中的絕大多數被用來發展日本軍隊),清朝老百姓的血汗錢就這樣為日本人將來進一步地侵略中國做出了“貢獻”。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長春關東軍司令部舊址

公元1931年九月十八日,關東軍在由軍國主義分子控制的軍部指揮下,大舉進攻東北,白山黑水之地很快就全面淪陷。在東三省的殖民統治,使得日本人殘暴的本性展現在世人面前。侵佔期間,日本人從東北大地攫取了無數煤鐵資源,但是他們仍不滿足,還想從東北找到日本極度稀缺的“工業血液”——石油。早在“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就派遣了許多留洋歸來的地質專家前往東北地區勘探、尋找石油。侵佔東三省後,更是明目張膽地在東北平原上鑽井勘探,可是直到裕仁天皇宣佈投降,他們都沒能從中國挖到一滴石油,白白浪費了數百萬資金和大量人力物力。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東三省日軍開拓團舊照

離開中國的他們,只能無奈接受美國人的說法,中國是一個貧油國。然而就在日本人走後的十年,中國地質學家們就在大慶地區發現了面積廣闊的油田,一舉摘下了貧油國的帽子。當這一消息傳遍國際之時,日本人才愕然發現其中一些油田的開採位置就在他們以前的鑽井五百米之下,這無疑是對日本人的莫大諷刺。

日本花費百萬苦尋14年,卻沒找到一丁點,最後在原地被中國人發現

▲珍貴的鈾礦

更過分的是,日本人除了想在中國得到石油,還妄圖發現鈾礦以研製原子彈。當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海城找到了一小塊鈾礦,不過囿於技術的落後以及對鈾礦的認識不足,日本人的陰謀沒有得逞。現在想來,如果當年日本人在東北找到了大型油田和豐富鈾礦,那麼二戰結局如何將不得而知,好在這只是我們的假設,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後怕之餘,也當慶幸。

參考文獻:

《滿洲開拓史》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