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強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強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18.06.09

過度的“照顧”,會侵犯別人。

一位女來訪者問我,為什麼和丈夫親密時,她沒有任何感覺,而且老走神兒。

經過多輪假設、求證和探問,得出的結論是——癥結在於她和母親的關係。

她的童年裡,媽媽的“愛”深入每一個角落。她吃多少、穿什麼、要做什麼、該怎麼做,甚至何時上廁所,都由媽媽決定。她強烈地感到,身體不是自己的,她就是一臺計算機,媽媽是她的程序,是她的主人。

她疏遠、冷漠自己的身體,不僅對親密沒感覺,對痛、熱、冷之類都不敏感。她說,身體不是她的,那麼就和她無關。她故意無視、輕慢身體,對漂亮衣服全不感興趣。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想起另一個故事。一位朋友已年過三十,某年和媽媽去北方度假。晚上,她說冷,媽媽非說不冷,並講了一堆道理,意思是說她身體熱量不夠、缺乏鍛鍊。雖然開著空調,朋友還穿著棉襖,但媽媽越否定她的感覺,她越冷,乾脆把媽媽脫下的棉衣也穿上了。第二天,大家不爭論冷熱了,朋友也沒那麼冷了。她知道,之前是心冷。

一名資深中醫曾告訴我:身心一體。我挺相信。你看“性”,一半是“心”,一半是“生”,心,自不必多言;生,可以理解為生理,也可以理解為生命。本文開頭那位女來訪者沒有器質方面的障礙,其困惑當然與心、與生命感有關。

我常看到很多人的“作為”有剝奪的味道。對孩子吃飯硬性管理,結果孩子沒食慾不知飢飽;連孩子冷熱都說了算,讓孩子不懂調換衣服,失去生存本能。他們命令孩子做這做那,給孩子準備這些那些,結果離開父母,孩子就丟三落四,失去了責任感……

一個弱的孩子經常和強的父母同時出現,有這麼常見的偶然嗎?

如果我對一個“強”女人說“你需要孩子弱”,貌似有點找抽。但在諮詢中,許多女人告訴我,可以從全面照顧孩子中,感到自己“被需要”乃至“必不可少的重要”,感到自己“非常有用、有價值”,感到自己“強大、有本事”,感到“連接的安全”。

如果一個女人期望和人連接,但從未實現過,就會渴望和孩子緊密、牢固地連接。這常常不是她在意識、理性層面能覺察的。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我觀察過兩位媽媽,她們小時候和母親的關係都很糟,無法從母親那裡獲得認同。她們敬佩父親,但父親都比較寡言、很有威嚴,讓她們不知如何靠近。帶著深深的遺憾,她們長大嫁人。不巧的是,她們和愛人也不能很好地連接。一輪又一輪失敗後,她們不自覺地就面對孩子,繼續尋求連接、自我確認的努力。

親子關係是獨特的,本質上指向分離。從母子一體起步,其緊密度是日漸趨緩的下滑線。如果媽媽在連接方面長期“飢餓”,內心是沒有能力承受這個分離的,會無意識地阻擋孩子的成長,去創造出一個“沒有我你不行”的現實。而那些“我為你好”“我為你做”只是名正言順的“通行證”。

強女人都很能幹,她們磨鍊出的頑強、靈活、判斷力、行動力都是過人的。她們對家庭貢獻甚大,應該感謝。可與此同時,她們也容易放大自己,容易抱怨周圍人不行,容易對身邊人過度負責。愛抱怨,是照顧自己不周,是小看自己;對別人過度負責,則是小看別人。所以,強女人無形中會讓人感到壓力,會侵犯別人的自主性。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有幸,我在一個朋友身上目睹了強女人的轉變。她真的非常強,幾乎沒有她辦不到的事。她做生意就做到同行中的最好。她善於治家,通過十多年奮鬥,讓全家過上了殷實生活。另一方面,她煩惱不斷,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女兒離家出走,兒子怯懦孤單。她幾乎馳騁了全世界,卻在家裡陷入漩渦。

巨大沖擊之下,她居然叫停了蓬勃的事業,放棄巨大財富,求助心理諮詢師,參加各種課程。她從謀求解決孩子的問題,調整到潛心自我成長,慢慢覺察到自己對家人的各種影響。一年後,她和她的家大有轉變。

她寫下感悟:“我好像渺小些了,不需要背在身上那麼多了,我可以不再是全家人的主宰……他們其實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這個過程中,把身邊人控制到窒息,要麼受不了想逃,要麼討好我證明自己真的不行真的需要我幫助。這時候我自己呢?我被完全困住了,累壞了,累病了。”

這類強女人的邏輯是——通過為別人做事,而和別人連接。越怕孤單,就越渴望連接,就為別人做越多。別人若拒絕,她會失望會憤怒,“我這是為你好,你怎麼不明白呢?”她們能量通常都很強,別人拗不過,但凡有能力就會逃開,她們就對別人越抓越緊。

她們也總是很忙,看起來各種事情纏身,會說“真沒辦法”。其實這不是真的,沒人需要這樣忙,也不會一直這麼忙。忙,是不能閒,閒下來會空虛孤單。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走出漩渦的方法,是把“自己”放進心裡。若能看見自己、認同自己、喜歡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豐富和迷人,有這樣一個“自己”陪伴,就不依賴於向別人索要。簡單來說,即有人認同和關注,當然好,沒有也行。

若能如此,就能給別人空間,尊重別人的意願,關注別人的需要,反而能和別人很好地連接了。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審核:韓麗晴

强女人,先陪伴好自己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