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舌尖之上的日本,日本人最愛吃的日本料理有哪些?

用戶53148347129


每次大家提到日本,想到的總是迪士尼、宮崎駿、旅行青蛙還有壽司三文魚,什麼時候中國舌尖劇組也去趟日本取個材,看一看日本人都喜歡吃什麼樣的料理。

自小浸淫在日本動漫中的我們,每次看到主人公們吃的面上嫋嫋升起的煙氣和他們大口吸溜麵條的畫面就忍不住吞口水。他們吃的面到底是什麼面啊?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也常吃的麵條而已,這個麵食也是當初由中國傳入到日本,只不過經過時間推移,在口味上已經做出了一些比較大的改變。以北海道的味增拉麵最為出名,嚐起來味道也是帶有獨特的日本風味。

日本還有一種特殊的食材種類,叫天婦羅,是他們國家對於油炸食品的總稱,他們習慣於把油炸的東西外面裹上一層面粉再去炸。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裹著麵粉的炸的魚,裹著麵粉炸的蔬菜,再加上特製的醬汁,嚐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現代的日本年輕人,壓力也很大,快節奏的生活下,是慢慢在改變的飲食習慣,一般午飯中的日本人也經常吃一些蓋飯來填飽自己的肚子,有著日本特色的三文魚蓋飯也是大家最喜愛的蓋飯之一。

還有一種三角飯糰也是日本人的最愛,在動畫片中也經常看到,軟軟糯糯的飯糰上粘著幾粒黑芝麻,再加上一條紫菜,又扛餓又好吃,還簡單方便,所以深受日本本土人士的喜愛。

日本有一點兒不太合適的是,那邊水果蔬菜很少,一個橙子要30人民幣,靠海吃海,所以食物大部分都是用海鮮製成的。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中華小當家的我還是比較習慣於中國的料理。


悅會會員YHOUSE


先聲明,這裡寫的不完全是日料,有些日本人平時喜歡吃的也加了進來。如果寫的不對請指正。

我自己按照做法簡單分了幾類,用一個字來代表。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日本人平時盡吃些什麼。


炸豬排 TON KATSU

外酥裡嫩,一般上面澆點特製的酸甜口味的醬以後吃,油而不膩。

炸雞塊 KARAAGE

這個不應該吃日料,但是日本人平時基本離不開它。根據需要可以炸成不同口味,鹽,醬油,大蒜等等吧。

炸豬排咖喱 KATSU KARE

這個有點和上面的重了,而且咖喱又不是日料,但是這道菜在日本非常普遍。也很好吃。

炸串 KUSHI KATSU

一般是在店裡面吃,家裡做的很少,其實就是各種材料串上一根竹子然後炸出來,然後蘸點特製的醬來吃。一般店裡規定,一個串只能蘸一次,不可以吃一口再蘸一下。

天婦羅 TENPURA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一般是蘸天婦羅專用汁然後吃。




煎大麻哈魚 YAKISAKE

一般早餐吃的比較多

章魚燒

這個不用多說了,大家太熟悉了吧。

鰻魚 UNAGI

最近因為鰻魚的產量急劇下降,導致普通的日本人已經快吃不起了。當然味道是相當不錯的。

餃子 GYOZA

我估計這貨是日本人最喜歡的中國菜了吧。在日本一般是吃煎餃的。皮脆餡薄。

炒蕎麥麵 YAKISOBA

日本人平時經常吃,集體活動的時候也會做。因為簡單好吃。

燒鳥 YAKITORI

這裡的鳥指的是雞,就是烤串,只不過材料全是雞肉。雞的各種部位。

燒牛舌 GYUTAN

日本仙台的特產,越接近根部的部位越好吃。套餐裡一般帶牛尾湯,味道也是不錯的。

大阪燒 OKONOMI YAKI

類似於鐵板燒

燒鯖 YAKISABA

只是灑上一點鹽,然後烤一會兒,就會烤出油,吃起來非常香。

燒秋刀魚 YAKI SANMA

日本人很喜歡吃,不過細刺非常多。油很大。




天婦羅蓋飯 TENDON

下面米飯,上面天婦羅,再澆點特製的汁,吃起來非常香。

牛肉蓋飯 GYUDON

國內有家連鎖店你懂的。

海鮮蓋飯 KAISENDON

時令的海鮮加醬油再加點山葵吃的會更過癮。

豬排雞蛋蓋飯 KATSUDON

親子蓋飯 OYAKODON




蕎麥麵 SOBA

蘸面 TSUKEMEN

烏冬 UDON

冷中華 HIYASHICHUKA

夏天的名物

咖喱烏冬 KAREUDON

拉麵 RAMEN



日式火鍋 SYABUSYABU

味曾湯 MISOSIRU

日本人基本上每天都喝

關東煮 ODEN

冬天的名物

燉鍋 NABE

壽喜燒 SUKIYAKI



恵方巻 EHOUMAKI

納豆 NATTOU

刺身 SASIMI

壽司 SUSI

生雞蛋蓋飯 TAMAGOKAKEGOHAN

最後,也是最簡單的一道。



幽兔Official


樣是亞洲美食,日本料理價格卻偏貴,而且日本的頂級米其林餐廳數量也碾壓法國,排名世界第一。那你知道日本都有哪些享譽國際的美食代表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以後去吃日本料理就知道點什麼了!

1、壽司

提起壽司(Sushi)這道有名的日本料理,恐怕沒人不知道,現在世界各地的人民幾乎都學會了自己製作壽司,各式各樣的壽司層出不窮,但最經典的還是日本壽司。壽司的主料是米飯,再加上各種海鮮和時令蔬菜,如三文魚、魚子醬、煎蛋、黃瓜和辣白菜等,同時搭配各種佐料,如可以適當蘸特製的醬油和綠芥末;若是搭配醋姜,味道更清新美味。

2、拉麵

日本人最愛吃的夜宵就是拉麵(Ramen),日本拉麵還是起源於我大天朝呢,但聰明的日本人在引入後做了改良,現在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獨特的風格。根據湯底的不同,日本拉麵主要分為 4 種:骨湯麵、清湯麵、醬湯麵和醬油湯麵,其中福岡市的豚骨拉麵和北海道的味增拉麵最為出名。

3、鰻魚

鰻魚(Unagi)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 A、D、E 與大量的高密度脂蛋白,營養價值為魚類之首。在極度溼熱的夏天吃鰻魚最合適不過了,因為鰻魚不僅能為身體提供營養,而且有解毒的功效,所以日本人吃鰻魚的習慣慢慢就延續了下來。現在日本每年都有鰻魚節,有各種各樣的美味鰻魚,其中烤鰻魚和鰻魚飯最為出名。

4、天婦羅

天婦羅(Tempura)是 4 大日本料理之一,是日式油炸食品的總稱。天婦羅,又名“天麩羅”,“天”是油的意思,“麩”是麵粉的意思,“羅”意指外衣。從名字來看,天婦羅就是用油來製作的裹著麵粉外衣的食物。天婦羅常常用麵粉、雞蛋與水和麵包屑製作,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海米汁或醬油,光是蘸汁,其實已經夠香甜,如果再加上蘿蔔泥和姜泥,甜中帶辣,滋味又更上一層樓。

5、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Tempura)是日本的高級料理,有著“一半是飲食,一半是藝術”的美譽。懷石起源於禪道,相傳是當時的人為了抵制聽禪時的飢餓,肚子抱石一塊,遂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人的茶點,再後來就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並沒有固定的菜單,會根據一年四季應季的食材做出不同的菜餚,重視季節感,而且極度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八道菜色雖然每道都繽紛奪目,但一套下來能只達到 7 或 8 分飽,使你不會忘了飢餓中聽禪的初衷。

6、日式蕎麥麵

蕎麥麵(Soba)可以說算是日本土生土長的面類了,既可以熱著吃,也可以冷著吃,冷麵裡具有代表的是蒸籠蕎麥麵、笸籮蕎麥麵等;熱面有素湯蕎麥麵,天麩羅蕎麥麵。蕎麥麵中也可以加入馬鈴薯、魔芋或海帶,這樣味道就更別具一格。

7、日本火鍋

日本火鍋(Shabu-Shabu)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講究,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內涵,從使用的鍋到湯底、選用的材料、吃的方式都有講究。火鍋使用的容器以土砂鍋最為常見,少數使用鐵或不鏽鋼等金屬製成的火鍋,有意思的是昆布鍋,這是一種用海帶製成的小鍋,在煮的過程中,海帶本身的鮮味也熬到湯汁裡去,可謂一舉兩得。此外,日本的火鍋經常用暗語來表示,例如紅葉鍋是指鹿肉火鍋,牡丹鍋指豬肉火鍋,櫻花鍋指的是馬肉火鍋。

8、日式燒餅

日式燒餅(Okonomiyaki)是最棒的療愈食物,它雖然沒有其他日本食物的的精緻,但可以根據你的心情隨意添加食材。日本人常常把烤出汁的五花肉和捲心菜裡放進薄烙餅裡做燒餅,有時還會放新鮮的碎魚肉和海帶幹,看起來和西方的披薩有些相像。

9、日式炸豬排

炸豬排(Tonkatsu )起源於歐洲,傳到日本後,由於比歐洲的炸豬排更加精緻,所以漸漸在國際上有了名氣。日式炸豬排中最好的豬肉來自鹿兒島黑豚肉,豬排對於豬肉部位分類較為細緻,通常會用柔和的裡脊,因為其肉質厚實,而且在炸之前會把其中的粗纖維和筋敲斷,豬排外面包裹一層面包糠,炸出來酥脆感十足,同時會搭配味增湯和切碎的蔬菜去油膩。

10、烤雞串

日式烤雞串(Yakitori)一般是以幾塊一口大小的雞肉或雞內臟放在竹籤上,在每塊雞肉塊或雞內臟之間,通常還會夾上青椒、洋蔥、香菇和大蒜等配料,然後用炭火烤制而成。日式烤雞串可分鹽燒和醬燒,醬燒所用的是大利醬,主要成分為味醂、清酒、豉油和糖,此外,以七味粉、黑胡椒、日本芥末等調味也很普遍。日式烤雞串是相當大眾的小吃,一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會來兩串搭配主食。


浙中美食天地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作為全是吃吃吃的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

因其精良的製作

圈了一大票吃貨粉絲

但其實

鄰國日本也有類似的作品

那就是《食彩之國》

這部紀錄片

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3

而且

這真的是一部非常長壽的記錄片

從2003年開始拍攝至今

已經在朝日電視臺連續播出了15年

更新至700+回

本片主要是介紹的是

運用各種當地食材製作美食的故事

所以也被喻為“舌尖上的日本”

它之所以能在這麼長的時間內

保持高度受歡迎的狀態

不僅是因為連續15年都保持穩定的高製作水準

還因為它的拍攝手法與眾不同

和《舌尖上的中國》不同

它每一集的主題都是相對單一的

主要圍繞介紹一種特定食材

或是介紹某一地區的特色食物

所以每集時間只有短短20min

主題分類非常細緻

這大概也是本片能更新到700多集的

重要原因之一

先來看幾個片中介紹過的食材——

河豚

海膽

海膽便當

深海魚

神戶牛肉

油豆腐

毛豆

捲心菜

栗子

其實

由於日本是島國的原因

它的海產十分豐富

所以在700多期節目中

光是關於魚類的專題

就有多達三四十種

光是螃蟹有關的也有至少3種

從上至下分別是毛蟹、松葉蟹、紅雪蟹

除了某一種食材

節目有時還會以地區為單位

介紹某一地區的特定美食

比如鎌倉蔬菜

不過

看《食彩之國》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感受

覺得比起《舌尖》來說“不夠大氣”

舉個栗子

有一集的內容是「茄子」

節目組非常實誠的介紹了

茄子的類型、種植和烹飪方法

但卻沒有深入挖掘和人的“親密關係”

讓人稍微有點略不習慣

種類

烹飪方式

但其實…

這種小而精的拍攝方式

反而可以把食物本身介紹的更深入透徹

對於那些衝著美食來看的觀眾來說

這種專注事物本身的方法

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畢竟這是美食紀錄片

不是“故事會”

該系列紀錄片另一個優點是

攝製組非常重視對於食物本身的拍攝

不論是食材

還是製作出來的成品美食

基本都會有長達幾秒的特寫

非常有彷彿食物就在面前的真實感

會讓觀眾感覺非常過癮

當然

也會有人對此表示擔心

認為過多關注食材的話

是不是會喪失對飲食文化的挖掘

但多追幾集就會發現

雖然本片不會大講特講故事

把非常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物本身

但對於飲食文化的思考其實並未缺失

甚至是隨處可見的

本片並不會

用大量篇幅去渲染文化氛圍

而是選擇將一些細節

不動聲色的融入食材的介紹之中

有趣而不生硬

再舉個栗子

在展示漁民的捕撈動作的時候

就可以引申到

日本捕撈海產的相關制度的建立

而從一些普通人的日常對話

我們也很輕易的就能看出

人們對於自然的尊重

和對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

同時不難發現的是

日本人對食物和農業的思考

並沒有止步於僅僅是保留傳統

他們為創新和革命在不斷努力

下面這位來自虎杖濱的漁民

他所做的那些復興當地螃蟹產業的努力

讓人敬佩不已

為了擴大本地毛蟹的銷量

他將公認是冬季食材的毛蟹

千里迢迢帶到了東京

和那裡的大廚們一起

研發適宜的美味的烹調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通過不計其數的嘗試

他終於探索出了非常棒的方法

用技術征服了東京大廚

讓本無人問津的黑毛蟹得到了認可

這部紀錄片展現出的內容中

最讓人驚歎的當屬

日本對於其他國家飲食文化兼收幷蓄的態度

他們不僅保留日本傳統料理的精髓

也積極接受別國飲食文化的薰陶

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又要舉個栗子

比如在某期玉米主題的特集中

誰也沒想到開場的玉米料理

居然會是爆米花

爆米花

非常貼近現代人的飲食習慣

這種從美國傳入日本的做法

也實在談不上有什麼高深的飲食文化

但受歡迎倒也是真的

而就是這麼一種無比簡單的小零食

日本人也會把“摳”的特質發揮到淋漓盡致

想盡辦法的要把口味發揮到極致

像是下面這家東京表參道的爆米花店

他們設置的口味竟然高達36種

還真是“選擇恐懼症”的災難

而這家店為了製作出好吃的爆米花

還會在製作爆米花的油中

提前加入洋蔥進行調味

此外

日本人的這種創新思維

不僅僅體現在整個產業中

還深刻的體現在個人身上

在那期的紀錄片中

有一位名叫渡邊明的西餐廳廚師

他創新性的把甜度比較高的一類玉米

用於製作店內招牌菜式的主食

他還為了get更多玉米相關料理的做法

前往一家秘魯餐廳和玉米原產地

學習玉米的傳統烹製手法

還將學習所得的靈感和創意

運用到了自己所研發的新菜中

而且

他並沒有滿足於現在取得的成績

表現出了對開發全新的玉米料理的極大熱情

表示自己講不斷學習、創新

爭取做出更棒的菜餚

《食彩之國》作為一部美食記錄片

給人最大的感觸

不僅在於那些誘人的美食畫面

更是在於各行各業人對於美食的態度

那種鍥而不捨的創新精神

大概也是“日本匠人”的極好體現吧!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看日本




日本最有名的食物是壽司,日本和牛牛肉品質很高,當然也很貴!日本食品最大的特色就是食材特別新鮮!


WEZ-1


對於小鬼子的問題!不好意思!我不想回答!抵制日貨人人有責!


國家重點扶持對相


去吧,日本的農產品的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和化肥是中國的三倍以上,加上日本已被核汙染,對人身體有多大危害?看看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調查,該事故造成歐洲近30萬人死亡和大量的奇形兒童的出生,想要體驗核汙染,就去吧,因為核汙染的消除需要百年以上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