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在炮臺鎮東部一里處、桑浦山西麓,有一個古老的村寨。高高的、斑駁的寨牆聳立,長長的護寨河緊緊環繞,古牆、古榕、古蹟,走近她,彷彿時光倒流……


元朝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9),石牌村肇基祖感隆公因羨桑浦山石龜峰山脈靈秀,山脈西側平原尤得地利,它東倚桑浦山,南瀕榕江,呈龜狀形,堪輿家稱之為“金龜寶地”,適合拓基創業。於是,感隆公由榕城的蔡厝池攜家東遷,定居石牌頭。當時在這裡居住的有楊、林、吳、廖等多姓人家,他們各自營建住宅,規模都較小。感隆公曆經觀察審度,發現鄰地更秀美,又再度移家西鄰,不久就在“金龜寶地”的正中營建“蔡氏家廟”。蔡氏族人勤勞儉樸、墾殖有方,故發展迅速,人口猛增。到了明朝中期,蔡族已成了石牌頭附近的望族。

由於石牌毗鄰桑浦山,加上當時社會混亂,故流寇較多,且經常滋擾人家。為避免流寇的侵害,蔡氏族人商議構築寨牆,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成,也很快興工,大家齊心協力,不久寨牆也就建成了。

寨牆一共有108幅,版築貝灰結構,牆高3.9米左右,厚30多釐米,寨牆像一個圓筒把石牌村圍起來,它的東西長大約200米,南北長大約100米。設東西南北四個門,門上建了可供報更、巡邏、報警的更樓。並在寨牆外深挖護寨河,四門外設吊橋(現建為鋼筋水泥橋)與外面連接,前兩大門邊種植榕樹,這儼然就是一座堅固的城池。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揭陽市砲臺鎮“石牌古寨”的那些厝角頭!

回望古寨,綠了幾百年的古榕依然翠綠,只是樹蔭下少了孩童的歡笑聲;站了幾百年崗的寨牆依然靜靜佇立著,只是現在“沒事做”了,正神閒氣定地看著他的兒孫們勤勉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