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軍閥時期,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和西南王他們分別是誰?分別是什麼關係?

錢包空了怎麼辦


“亂世出梟雄”,民國時期,戰亂頻繁,軍閥遍地,其中有東北王、東南王、西南王、西北王比較著名。我先羅列出這四個,然後再一一介紹吧。


東北王:張作霖、

西北王:馮玉祥、

東南王:孫傳芳、

西南王:龍雲、王家烈、劉湘、

先來說說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本是窮苦農民,後來落草為寇,憑藉本事成為山大王,後來接受朝廷招安,現身晚清官場,張作霖在官場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民國時,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他經營下的東北,堪稱北洋軍閥中實際最強的地盤,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2000多萬人口,另外,他還建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27艘大小艦船,300多駕飛機,在軍閥中實力不可小覷!

只可惜,意外喪命皇姑屯,兒子不爭氣,偌大家業被日本人佔了便宜!

再來說說西北王馮玉祥。

馮玉祥資格很老,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1921年進入陝西,接下來在陝西經營多年,地盤不斷擴大,實力增強,被稱為西北王!

西南王有三個,在西南三個省!


首先是雲南的龍雲,畢業於雲南講武堂,1927年,龍雲擔任38軍軍長,雲南進入“龍雲時代”,抗戰勝利後,被蔣介石拿下,退出政壇!

貴州王家烈,在1931年擔任貴州省政府主席,不過,才做了兩年的貴州王,就因為和紅軍作戰失利,被蔣介石一擼到底!

四川王劉湘,1921年掌握四川軍政大權,雖然屢次遭到挑戰,但是他四川王的地位未曾動搖,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率川軍出川抗日,病逝在征途!


最後說說東南王孫傳芳。

孫傳芳是山東人,早年日本留學,回國後進去直係軍閥。最強盛的時候,擔任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是實力雄厚的大軍閥,人稱“東南王”。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可以關注哦!】

無筆


亂世風雲起四方,管他土匪或流氓。

你方唱罷我登場,有槍便是草頭王。

民國短短几十年,軍閥混戰,狠人輩出。爭霸的爭霸,充五的充王。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那個年代叱吒八方的“四大天王”。

1、東北王——張作霖

俗話說: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北到鴨綠江,天下都姓張。

張作霖統治東北長達十年之久,是公認的東北王。他起於草莽,憑藉一身過人的膽識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被清廷招安一下洗白。

緊接著,他站對了隊,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

袁世凱死後,張作霖由於實力雄厚,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後來,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徹底控制東三省,成為奉系首領。

張作霖的實力是直、皖、奉三大軍閥裡最強的,擁有黑、吉、遼三省約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40萬人的軍隊,包括海陸空三軍,陸軍配備比日本“三八式”步槍還先進的“遼十三”步槍;海軍擁有27艘大小艦船;空軍掌控300多架各式飛機。

此外,張大帥還有自己的裝備庫瀋陽兵工廠、人才庫東北大學。

張作霖這身價,是完全有能力爭天下的,但,老天並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

由於張作霖機敏還硬氣,日本人在他手上撈不著任何好處,1923年皇姑屯事發,日本人眼中的“白眼狼”張大帥被炸身亡,享年53歲。

長子張學良繼位,人稱少帥,就是“民族英雄”那個。當年要是憑著那麼些槍支彈藥和軍隊,稍微抵抗一下,也不知日本人能否那麼順利的侵入中國。

2、西北王——馮玉祥

馮玉祥文武兼備,有勇有謀,從一個小兵升至一級上將,所部從一個混成旅發展成為一支擁有數十萬人的大兵團,他的一生滿是傳奇。

馮玉祥的西北軍是民國中後期的重要軍事力量,鼎盛時期兵力多達四十萬人,駐地主要在我國西北諸省,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轄區320萬平方公里。

西北軍長期盤踞西北,作戰環境辛苦,各個吃苦耐勞,作戰勇猛,被稱作“西北狼”。

馮玉祥手下還有一批能征善戰的高級軍官,其中有十三個突出的,被稱作十三太保,他們分別是:孫良誠、孫連仲、韓多峰、韓佔元、韓復渠、石友三、張維璽、劉汝明、過之綱、葛金章、聞承烈、佟麟閣、程希賢。

馮玉祥被人稱作“布衣將軍”、“基督將軍”,最有名的還是“倒戈將軍”。馮玉祥的成功史就是一部倒戈史,一生倒戈八次,正因此,很多人說他是不講義氣的偽君子。

但不管怎麼說,在那樣一個亂世裡,馮玉祥始終堅持著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底線,為了民族大義,堅持抗日。他的手下更是出了一大批抗日救亡的英雄將領,如張自忠、佟麟閣、宋哲元、趙登禹、孫連仲、劉汝明等等。

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後,隱居泰山,後歸順蔣介石國民政府,成為國軍一級上將。

1948年7月,回國參加新政協籌備會議,9月1日因輪船失火遇難,享年66歲。



3、東南王——孫傳芳

孫傳芳是北宋理學家孫復的後人,聰明狡黠,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北洋三大軍閥”。

孫傳芳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院,從福建起家,能征善戰,人稱“笑面虎”。

1924年9月江浙戰爭中,孫傳芳開始壯大,1925年11月在南京宣佈成立浙江、福建、江蘇、安徽、江西五省聯軍,自任五軍總司令,成為直系後期實力最雄厚的大軍閥。

孫傳芳坐擁東南五省,麾下約二十萬兵力,號稱東南王。

不過好景不長,在蔣介石發動的北伐戰爭中,節節敗退,被迫逃住奉天(今瀋陽),投奔張學良。一代梟雄,不得不寄人籬下,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更為傳奇的是,1935年,寓居天津的孫傳芳,被為報父仇的女俠施劍翹刺殺身亡,享年50歲。


4、西南王——唐繼堯

西南主要指四川、雲南、貴州三省,由於這三省地理區位複雜、民族種類繁多,在民國短短几十年裡,並沒有哪一個軍閥真正有能力統一這西南三省。

細了說,這三省各有其王,他們分別是“四川王”劉湘、“雲南王”龍雲、“貴州王”王家烈。

其實唐繼堯是最接近統一西南三省成為“西南王”的人選。

1915年,唐繼堯從蔡鍔將軍手中接過滇軍衣缽,成為了新一代滇軍的創始人兼領導者。

鼎盛時期的唐繼堯擁有約十萬兵力,控制了雲、貴、川大部分地區,成了名副其實的西南老大。

由於統治不得民心,被迫放棄四川,後主要統治雲南。

唐繼堯積極參與護國運動,被孫中山先生贊為“南天一柱”。唐繼堯還是一位理想主義的政治家,有遠大抱負,滿腦子想做孫中山的接班人。

主治雲南期間,成就雖大,但窮兵黷武,民情震怒。1927年,其部下龍雲、盧漢等人發起兵諫,唐繼堯被迫下野。同年5月在昆明病逝,享年44歲。



亂世風雲,戰火硝煙,雖然給了底層翻身的機會,但九死一生,苦難的還是絕大部分普通群眾。

希望天下永遠太平,沒有戰爭。


南宮尋歡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出現了諸多稱霸一方的軍閥自立為王。那麼歷史上號稱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的都是誰呢?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省海城縣人。大家對他都非常瞭解了,是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早年被迫投身綠林,當了土匪,一步一步勢力逐漸壯大。先後任奉天督軍 ,東北三省巡閱史等,擁有東北軍數量到三十萬之多。並且在東三省建有兵工廠。打造出了殺傷力極強的(遼十三)步槍品牌。張作霖還組建了強大的海軍部隊。擁有大小戰艦數十艘。號稱東北王。第二次直奉大戰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空軍大元帥。後來因不滿日本人拉攏,拒絕簽定賣國條約。1928年6月4日,在從北京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關東軍埋的炸藥炸死。當時張作霖53歲。歷史上稱這次襲擊為皇姑屯事件。



二,西北王馮玉祥。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出生於河北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26年7月,馮玉祥任陝西督軍後,開始在西北一帶,擴充勢力。所率部隊被稱為西北軍,馮玉祥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西北王。當時,西北軍走出了許多顯赫一時的人物。例如韓復渠,石友三,孫殿英,宋哲元,佟麟閣,孫連仲登都是馮玉祥的部下。1927年,馮玉祥出兵潼關,參加了北伐戰爭。其部隊最多的時候達到40萬人。1929年北伐成功後。馮玉祥倒戈與蔣介石發生了矛盾,導致蔣馮戰爭開始。1930年,馮玉祥聯合閻錫山,李宗仁起兵反蔣,發動了中原大戰。最終由於閻錫山的晉軍支援不利,和張學良從中調停,導致馮玉祥兵敗下野。馮玉祥的西北軍從此瓦解,被蔣介石解散收編。

1948年9月1日。馮玉祥至美國回國途中乘坐的(勝利號)輪船途經黑海失火 ,馮玉祥與其女不幸遇難,享年66歲。

三,東南王孫傳芳。孫傳芳(1885~1935)字馨遠,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直係軍閥首領,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外號笑面虎。直系後期最有實力的軍閥,號稱東南王。

孫傳芳自幼孤苦伶仃,寄人籬下。1904年出國赴日本留學,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軍閥勢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佈成立,浙,閩,皖,蘇,贛五省聯軍。擁兵數量達10萬之多。孫傳芳任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孫傳芳派兵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其主力部隊消耗殆盡。孫軍節節敗退。孫傳芳見形勢不妙,便渡過黃河北逃。跑到奉天后,委曲求全後,被張學良任命為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隱居於大連。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遷居到天津。1935年11月13日,天津居士林被施劍翹(施從濱之女)開槍打死。終年51歲。

四,西南王,(劉湘,龍雲,王家烈)。西南王是由當時的(四川王)劉湘,(雲南王)龍雲,(貴州王)王家烈三人組成。主要介紹一下劉湘吧 ,另外二位在此就不一一敘述啦。

劉湘,(1888~1938)字甫澄,四川成都大人。1888年7月1日出生,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09年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校,1910年進四川陸軍講武堂深造。1921年7月,任四川各軍總司令兼四川省省長。所屬部隊人數達8萬餘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四川王。

1935年2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劉湘致電蔣介石。通電全國,一致抗日。937年10月15日,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集團軍總司令。帶病奔赴抗日前線,後來劉湘病倒在了抗日戰場上。1938年1月20日,不幸在漢口去世。時年50歲。


任馳贏天下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軍閥混戰時期,各地民不聊生,你方唱罷我登臺,實力弱小的軍閥,逐漸被強大吞併,各大軍閥紛紛佔地為王。軍閥混戰時期指的是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這一段十多年的混亂時期。



東南王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遠,直係軍閥首領,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孫傳芳幼年貧苦,成年後加入袁世凱新軍。由於天資聰穎,曾被派送至日本留學。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軍閥勢力,成立了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任五省聯軍總司令,擁兵數十萬,稱雄東南。但是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徹底失敗。



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早年投身綠林,當過土匪,依靠自身能力勢力逐漸壯大,後被清廷收編。先後任奉天督軍 ,東北三省巡閱史等,擁有東北軍數量到三十萬之多。第二次直奉大戰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空軍大元帥。勢力最遠延伸到了上海。1928年6月4日,在從北京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關東軍埋的炸藥炸死。當時張作霖53歲。



西北王馮玉祥

馮玉祥,字煥章,原名基善,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馮玉祥和張作霖共同執掌北京,1925年1月時,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所部也就被稱之為“西北軍”。在蘇聯的支持下,馮的部隊達到15萬人。1926年9月,宣佈加入國民黨。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北伐,兵力一度達到40萬,響應二次北伐時,佔領天津。北伐成功後,因為反對蔣介石裁軍的命令,發動了中原大戰,最終失敗,之後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西南王唐繼堯

西南主要就是雲貴川。也就是雲南、四川、貴州、。當地軍閥主要是桂軍、川軍、滇軍。

西南大部沒有行成統一,但是我們矬子裡面拔將軍,我認為是滇系軍閥唐繼堯。鼎盛時期其軍力已經控制了雲貴川大部,但是這個西南王也是混的最差的,不僅西南大部沒有像以上幾位能夠統一,最後還是被部下反叛,奪取了權力。後來四川劉湘、劉文輝並起,貴州王家烈崛起,但從此雲貴川各行其政,


我是越關


1丶東北王張作霖丶張學良父子。奉系軍閥。父子相承,掌控盤踞東北20多年。


2丶西北王先是馮玉祥,掌控以陜西為主西北地區4年。後有馬步芳。馬氏家族盤踞西北地區20多年。


3丶東南王孫傳芳。曾控制閩丶浙丶贛丶蘇丶皖五省,為五省聯軍總司令。

4丶西南王唐繼堯。1915一1927年期間,曾控制雲丶貴丶川三省大部分地區。

此外,還有長期掌控盤踞某一個省軍閥。如號稱雲南王的龍雲丶山西王的閻老西(閻錫山)等。


趙凡丁201


中國軍閥時期,各地將領擁兵自重,為爭奪地盤與利益,相互之間大小戰爭不斷,給國家百姓造成深重災難。

最為有名莫過於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馮玉祥,東南王孫傳芳,西南王劉湘。

東北王張作霖是土匪出身,素有心機與膽識,曾打敗吳佩孚,入主北京,後因不願做日本人的傀儡,被日本人炸死與皇姑屯。東北在他統治期間,經濟得到很大發展,一度出現繁榮的景象。

西北王馮玉祥算是直係軍閥的分支,他曾驅逐末代皇帝溥儀,槍斃段祺瑞的左膀右臂徐樹錚,與閻錫山聯手發動中原大戰,後被蔣介石收攏,成為國民黨中央大員,建國前夕,乘船由海外歸來,不幸船上失火遇難,也有人說是蔣介石派特務做了手腳。

東南王孫傳芳,佔據江南富庶地區,曾擁兵幾十萬。此人心狠手辣,為人不擇手段,是四大王中人品最差的一個。後背北伐軍打敗,不得已過起隱居生活,曾佯裝心向佛門,暗中卻與日本人勾勾搭搭。1935年,被俠女施劍翹暗殺與寺廟中。

西南王劉湘也算是一代梟雄,從普通士卒一步步登上西南王的寶座,他足智多謀,用兵有度,楊森,劉文輝這些曾經四川軍閥,無一不栽在他手裡。抗戰爆發後,親率幾十萬川軍出川,在即將開展前夕,不幸患重病,臨終曾留言:抗戰到底,始終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稱得上是一位顧大局,重大義愛國軍閥。


洛水清風


首先咱們得知道怎樣才配叫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要成為這些地方的王,那麼這些地方要受你控制,或者是你的勢力範圍才行。

東北王:軍閥時期首次得是張作霖。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首領,整個東北在他的控制之下,另外他的手下張宗昌還控制了山東。張作霖稱為“東北王”是可以的。東北易幟之後,整個東北在張學良的控制之下,稱張學良為“東北王”是可以的。

西北王;西北地區這個範圍就比較大了,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有人會說西北王是馮玉祥。我認為馮玉祥是不算的,西北這麼大的地盤沒有一個省在他的掌控之下,稱馮玉祥為西北王名不副實。歷史上有過“西北王”叫法的是胡宗南。

東南王:符合這個條件的是孫傳芳,孫傳芳曾經掌控過東南五省,有過東南五省聯軍。但也沒有人稱其為“東南王”。唯一有過王的叫法的是廣東的軍閥陳濟棠被稱為“南天王”。

西南王:西南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歷史上勢力達到這三個省的只有唐繼堯。但也沒有稱唐繼堯為“西南王”。唐繼堯是雲南的軍閥,他在四川和貴州的勢力並沒有維持多久。之後川、滇、黔三省的軍閥只能限制在一個省內。四川最大的軍閥是劉湘,有四川王“劉湘”的說法;貴州最大的軍閥是王家烈,但沒有貴州王“王家烈”的說法;唐繼堯下臺之後,雲南最大的軍閥是龍雲,有云南王“龍雲”的說法。

歷史不能發明創造,要不然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軍魂


簡言之:

東北王——北洋奉系“胡帥”張作霖,統治東三省十三年,極盛時期擁兵40萬(並配有海軍<21艘中大至中小型艦隻>/空軍<300餘架多型軍機>),最後被日本關東軍於皇姑屯了斷生命。史評其“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

西北王——情況略為複雜,前後有三任之馮玉祥(頂峰時擁兵45萬左右,後經蔣糸收編與抗日時期所部各奔前程)/''三馬最強''之''青馬''馬步芳(除生我者和我生者不淫外之極其流氓;擁兵15萬之戰力挺強,最終被彭大將軍率一野雄師打敗;後攜大量黃金銀元逃至迪拜於70年代豪奢終老)/蔣之中央軍嫡糸胡宗南(擁兵25萬左右,多美械裝備)。

東南王——北洋直系大佬/五省(閩、浙、蘇、皖贛)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擁兵20萬左右,先敗於北伐軍,後於天津居士林理佛時,被之前他槍斃的施從濱旅長的女兒施劍翹刺殺。其實,當時日寇大特務土肥原曾秘聯他,讓其出山在偽政府擔任高官要職,他應不應,兩種說法都有。反正己引起軍統戴老闆的注意……沒啥好果了。

西南王——滇軍首領唐繼堯,轄雲貴川大部。他從蔡鍔將軍手裡繼承衣缽,後被其部下骨幹龍雲和盧漢算計了。


野草Yc


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土匪起家,被清政府招安後先是充當日俄間諜,後投靠袁世凱,1915年護國戰爭時以奉天為大本營,先後奪得吉林、黑龍江為自己地盤,一路摸爬滾打,最後成為手握東三省的奉系軍閥頭目。

胡宗南,沒有代表性戰績,但有馭權之術,老蔣的心腹愛將。

有人說馮玉祥是西北王,因為他曾主政陝西,成軍在陝西,部隊又稱“西北軍”,但認為馮玉祥是西北王有些牽強,馮只主政陝西一個省且時間很短,部隊成軍後很快就開拔到全國各地,稱不上西北割據勢力。倒是抗戰到解放戰爭時,有著天子門第一人稱的胡宗南,先是屯兵陝甘寧地區,後被老蔣任命為陝西綏靖公署主任,後來又兼任了四川、甘肅綏靖公署主任,指揮幾個兵團幾十萬部隊雄踞西北,是名燥一時的西北王。

圖為下野後,深居天津的孫傳芳。

稱雄東南的孫傳芳,此人是繼曹錕、吳佩孚之後的直系首領,靠著直皖戰爭收編的皖系殘餘,江浙戰爭獲全勝,一步步穩紮穩打,1925年整合收編,成為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五省聯軍總司令,自稱聯帥,人送外號東南王。

袁祖銘因周旋於蔣介石和吳佩孚之間,被老蔣下令斃於飯桌上。

而西南都是割據的小軍閥,勢力範圍僅限省內,比如雲南王唐繼堯、西康王劉文輝、四川王劉湘等,沒有西南王之稱,有的只是吹牛皮吹捧的。不過貴州王袁祖銘是有機會成為西南王的,他也曾做到五省聯軍總司令,但是赴了蔣介石的鴻門宴,被幹掉了。

後人對唐繼堯的評價是: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

這些橫跨數省的王,彼此之間只有張作霖和孫傳芳糾纏最多,幾次直奉戰爭兩人兵戎相見,因利益兩人多次合作,比如夾擊馮玉祥,聯合對抗蔣介石的北伐,孫傳芳戰敗後,也是逃往瀋陽投靠張作霖;孫傳芳和雲南王唐繼堯是同科出生,同一批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時回國參加入伍考試,老相識了;貴州王袁祖銘曾擔任過五省聯軍,所以節制過四川王劉湘、雲南王唐繼堯,曾驅逐過四川軍閥楊森,使劉湘坐穩四川,唐繼堯曾對袁祖銘下黑手未成功;這些人叱詫風雲時,胡宗南還在老家教書,沒多少交集,只是後來北伐時,胡宗南當團長,跟孫傳芳的部隊接觸過。


圖文繪歷史


所謂這些東北王之類的稱謂,一般指北洋時期和國民時期一些割據一方的大軍閥。他們擁兵數十萬,自成一體。

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這個東北王,應該毫無疑義的。作為北洋三大系之一的奉系,張作霖盤踞東北二十來年,打敗過直係軍閥,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任首腦。


全盛時期,東北全境,甚至包括山東,京津冀等地一度都在張作霖的掌控之下。張作霖遊走於日本和蘇聯之間,保證了東北大部分區域處於中國人的勢力範圍。

東北王,張作霖是當之無愧。

東南王:孫傳芳

孫傳芳這個東南王應該也沒有什麼疑義。作為北洋政府末期三大軍閥之一的孫傳芳,與吳佩孚同屬直係軍閥。

孫傳芳勢力範圍遍及浙、閩、蘇、皖、贛五省,是直係軍閥中勢力最強的一脈,甚至超過了直系名義上的老大吳佩孚。




當年北伐戰爭中,北伐軍首先面對的就是孫傳芳的部隊,與孫傳芳的戰鬥也是整個北伐戰爭中戰鬥最為慘烈的。李宗仁的第七軍因為與孫傳芳部隊戰鬥,獲得了“鋼七軍”的稱號。

孫傳芳這個東南王,倒也夠格。

西北王:西北三馬

有人說西北王是馮玉祥。確實,馮玉祥是西北軍閥不假,實力也很強,手下也有猛將。但是個人認為馮玉祥還不足以稱為西北王。

有資格稱為西北王應該是西北三馬集團。西北三馬名聲不怎麼樣,壞事做盡,喪盡天良,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不過就論實力而言,西北三馬確實要遠超馮玉祥。西北三馬指的是青海馬步芳(青馬),寧夏馬鴻逵(寧馬),甘肅馬鴻賓(甘馬)。這三人自祖輩開始長期盤踞在西北地區,實力強大,根深蒂固。

西南王:龍雲/劉湘/王家烈

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所謂的西南王之稱。

龍雲號稱雲南王,能掌控的地方不出雲南。王家烈就更不說,實力比之龍雲還差一大截。而且這兩個兄弟後期被蔣介石給擼平了,都是有名無實。四川王劉湘也好不了多少,四川境內軍閥林立,比如說實力強大的楊森,劉文輝之流。

這西南三王,掌控區域不過本省,甚至連本省的勢力都難以擺平。要說他們是西南王,有點言過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