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為了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希特勒下令研製一種新型超級巨炮。由德國著名的的克虜伯兵工廠承擔這一任務。雖然此後德軍並未通過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但這門巨炮卻被用在了蘇聯戰場。
1942年春,克虜伯兵工廠製造完成了800毫米口徑的超級巨炮。炮膛內可蹲下一名德國大兵。
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而設計師穆拉為紀念自己的妻子,將巨炮命名為“多拉”[Dora(穆拉妻子的名字)],但德國炮兵則更喜歡叫它“多拉”炮。
“多拉”炮全炮約長43米、寬7米、高12米、重1350噸,幾乎是“巴黎大炮”的兩倍。
其炮彈也大得驚人,其中榴彈丸重4.81噸。另一種用於破壞混凝土掩蔽部的彈丸則重達7.1噸,內裝200公斤炸藥。其威力足以擊穿3公里以外厚度為850毫米的混凝土牆。
1942年4月,德軍進攻克裡米亞受挫,德軍決定把“多拉”派上戰場。多拉大炮向塞城的主要7 個目標進行轟擊,共發射48 發炮彈,使塞城化為廢墟。其中有一發擊毀了埋在岩石下數十米深的一個巨型彈藥庫。
“多拉”炮的壽命很短,每個炮管只能發射幾十發炮彈。造價也很昂貴。二戰結束時,“多拉”炮成為蘇聯紅軍的戰利品,以後又被運到盟軍佔領區,成為盟軍研究巨炮的樣品。
這座空前絕後的超級巨炮被盟軍拆解,結束了它短暫而奇特的一生。現在來看“多拉”炮是很雞肋的,但德軍還研製了其他先進武器,關注我們下期給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