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雨果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阿薩·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本·金斯利

上映時間:2012年5月31日中國上映

事件:上映六週年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你就不能拍一部可以給女兒看的電影?”,海倫對她的丈夫馬丁·斯科塞斯說。

這讓斯科塞斯哭笑不得。

作為「新好萊塢四傑」之一,斯科塞斯拍攝了很多有影響力的電影,其中黑幫片尤其出彩。

他的影像中充滿對現實圖景的展示,還因此得到「電影社會學家」的美稱。

[出租汽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等多部影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出租汽車司機]、[憤怒的公牛]

可這些,並沒有一部適合他十幾歲的小女兒看。

比做一位會拍電影的導演更難的,是做三個女兒的父親

於是,斯科塞斯從他每晚給女兒讀的睡前故事中,找到了《造夢的雨果》,並把它改編成電影[雨果]

男孩雨果像夢旅人一樣,從大鐘滑到車站,從街巷走進玩具店,躲避警察、遇見梅里愛。

他帶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一個符合孩子幻想和期待的世界。

而關於「造夢」,無論是原著作者

布萊恩、電影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還是主角雨果和梅里愛,都不遺餘力地身體力行。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布萊恩•塞茲尼克與《造夢的雨果》

電影[雨果]改編自

布萊恩·塞茲尼克的小說《造夢的雨果》,曾獲得2008年凱迪克金獎,也是第一部獲得該獎的繪本作品。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原版封面

據布萊恩說,他在讀蓋比·伍德《愛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

時,瞭解到很多關於發條機器人的故事。

並在腦海中構建了一個熱衷於修復這些破損機器人的小男孩的故事。

作者借這個小男孩雨果之手,挖掘出電影大師梅里愛的「秘密」。

用作者的話說:

這不是單純的小說,也不是完全的繪本,也算不上插畫小說、手翻書,甚至電影。這本書是以上任何一種形式的結合體。

黑白素描插畫佔據了原版圖書的一多半。

書的前言這樣寫道:

一幅幅鉛筆畫宛如一組不斷推近的鏡頭,將你帶入了故事中。

文字像攝影機的鏡頭一樣帶著我們在雨果的世界裡穿梭,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巴黎在夢裡醒來。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原版書中精美的插圖

中央火車站裡的大鐘開始運轉,人流攢動,小男孩雨果被慢慢放大。

插圖本身就像一幀幀的電影畫面,黑白素描像極了默片。靜態的書有了動態的影像魅力,難怪斯科塞斯的小女兒和她的朋友們都喜歡這本書。

不過,這本書並不是布萊恩小說中的特例。

他的另外兩部作品《寂靜中的驚奇》《奇蹟之屋》同樣也運用到這樣的寫作和繪畫方式。

可以說魔法是布萊恩作品的一貫主題。

電影感是他小說的最大特色,這也是導演們爭相改編的原因。

布萊恩用手中的筆不斷描繪影像的魔力,為讀者和觀眾創造出一個個

關於魔法的夢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馬丁·斯科塞斯和他的3D[雨果]

馬丁·斯科塞斯的此次改編基本忠於原著。

將原本就富有電影感的繪本改編為電影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他卻給自己增加難度,用3D技術拍攝。

這也使得本片成為他的第一部3D影片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說起來斯科塞斯早在1953年就對3D電影感興趣,[恐怖蠟像館][迷宮]等都是那個時期的3D影片。

但是由於技術限制,觀影體驗極其不佳,就好像演員在不停地向觀眾扔東西一樣。

簡單粗暴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早期電影粗糙的3D視覺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恐怖蠟像館]的3D劇照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雖然從想拍到真正拍出來斯科塞斯用了將近60年,但這也證明了他保有不滅的創作激情。

除了技術方面的考量外,斯科塞斯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本來就是3D的,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不以為然。

[頭號玩家]中男主角不就是戴上VR進入綠洲,沉浸在虛擬的真實中嗎?

斯科塞斯在拍攝時就利用了3D攝影技術,而不是先拍成2D再轉成3D制式,這也是我們在觀影時會產生浸入式體驗的原因。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電影[頭號玩家]裡戴VR的參與者

[雨果]的故事發生在小男孩雨果與梅里愛之間。

雨果為了破解父親留下的機器人之謎,在伊莎貝拉的幫助下無意間發現,伊莎貝拉的教父就是當年的電影大師梅里愛。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電影[雨果]裡,伊莎貝拉和雨果開始發現梅里愛的真實身份

作為電影人,斯科塞斯向電影先驅梅里愛致敬這無可厚非。

但更重要的是,梅里愛的出現讓這部電影不只是一個兒童奇幻故事,而且融入了成年人對電影的追憶。

年逾七十的斯科塞斯依然會思考:我的下一步作品是在重複自己,還是會對拍攝的電影和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

他打趣說道:這次創作是「用新技術來重現舊時代」。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電影[雨果]拍攝現場

追根溯源,重現電影誕生之初的影像,這是斯科塞斯寫給電影的情書。

其實他自己的經歷和小男孩雨果又何嘗不同?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拍攝現場,馬丁·斯科塞斯指導小雨果演戲

年幼時得哮喘病的斯科塞斯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只能透過家裡的玻璃窗看外面的世界。

小男孩雨果雖然住在人來人往的車站,但是屬於他的地方只有車站裡的大鐘,巴黎的繁華夜景和美妙清晨都只能透過玻璃鐘面向外看去。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剛入行時,斯科塞斯沒有任何資金,他只能把想法和靈感畫下來

當雨果和伊莎貝拉在梅里愛的房間看到一張張飄落的畫稿時,也許鏡頭後面的斯科塞斯想到了從前的自己。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雨果]是斯科塞斯為他的小女兒創造的奇幻夢,也是為成年人創造的電影誕生的夢,更是為他自己創造的關於記憶的夢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喬治·梅里愛與他的魔術

提起電影的誕生,很多人會想到盧米埃爾兄弟[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等短片。

與他同時期的電影大師梅里愛似乎已經被遺忘,只留下一張飛船插進月球眼睛裡的圖。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梅里愛經典影片[月球旅行記]

事實上,他與盧米埃爾兄弟開創了電影創作的兩個方向:表現主義和現實主義

斯科塞斯曾對梅里愛流露出最高的敬意:

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認為今天有關電影的一切都是源自喬治·梅里愛。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雨果]中,梅里愛和妻子在表演魔術

梅里愛原本是魔術師,經常和妻子搭檔演出。

當他在咖啡館感受到[火車進站]帶來的神奇魔力時,馬上就被吸引。於是他向盧米埃爾兄弟詢問是否能把放映機賣給他,被盧米埃爾微笑拒絕。

沒想到,不服氣的梅里愛居然和朋友一起改造了一臺攝影機。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梅里愛和妻子被這種新鮮玩意兒吸引

他最初的電影創作基本是對盧米埃爾的模仿,但魔術師出身的他很快就不滿足於此,他要繼續用電影表演魔術

他無意間發現停機再拍可以創造幽靈、還發明瞭快動作、慢動作、疊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攝影。

梅里愛還建造了專門的攝影棚、剪輯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電影體系。

但是當一戰開始,沒有人再熱衷於電影,梅里愛一氣之下將所有的膠片扔進大火。

晚年的梅里愛在巴黎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玩具店維持生計。

雨果與梅里愛的故事從這家玩具店開始。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影片對現實的還原度極高

此時的梅里愛早已將「電影」視作家庭禁忌,誰都不許談,也不能去電影院。

雨果的出現讓這位曾經的電影大師的作品重新公映。

在公映儀式上梅里愛說:

我看到的不是滿堂珠光寶氣的巴黎人,不是銀行家、家庭主婦和店員。

我今晚是在向真實的你們說話,你們是巫師、精靈、探險家和魔術師,你們是真正的造夢人

這年頭,不拍部電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疼女兒

電影與夢的相似性被很多理論學家論證。

梅里愛用電影創造了魔術夢,也解答了雨果父親留下的疑問,雨果的出現讓梅里愛重拾舊夢

無論是布萊恩,還是斯科塞斯,或是雨果和梅里愛,他們都在造夢

只不過是所用形式各異,所處時代不同。

他們用文字、圖畫、影像、堅持,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充滿美好想象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