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峰會新聞中心志願者站好最後一班崗 服務獲贊

峰會新聞中心志願者站好最後一班崗 服務獲贊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豐欣 徐傑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過程很辛苦,可是結束時又有些捨不得了。”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志願者們感慨地說。6月11日,前幾天還人頭攢動的峰會新聞中心內安靜了下來,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志願者們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完成交接後,通過合影留念的方式正式告別“上合時間”。

6月11日,峰會新聞中心公共工作區已鮮有記者辦公。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整理著工位,將電腦、網線等設備重新歸位。在新聞中心入口處的背景牆前,很多已經完成收尾工作的志願者聚在這裡,和並肩作戰的小夥伴一起合影留念。

採訪中,很多志願者都覺得有些捨不得。志願者畢研震在新聞發佈廳組工作,他和其他志願者一起負責新聞發佈會時的服務保障工作,包括媒體記者簽到、引導記者就坐、媒體採訪環節遞話筒等,這些工作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真正操作完美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容易。為此,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模擬演練和“閉卷考試”。最終,他們經受住考驗,圓滿完成了會議期間的服務工作。“作為大學生,能參與這麼大的國際會議,我們感到很光榮也很有壓力。前期準備時一直反覆練習,希望把每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現在峰會落幕了,我們也要離開了,竟然有些不捨得。”畢研震說。

而在公共工作區工作的姚凱清、李澤俊等志願者,整個峰會期間都與記者們在一個空間內密切接觸,親眼見證了境內外記者報道峰會盛況的場景。他們感慨地說,作為上合峰會新聞中心的志願者,有機會接觸到如此多的各路媒體記者,和大家一起見證燈光焰火的震撼景象,感到非常幸福,這些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美好記憶會永遠伴隨著自己。

上合峰會期間,從飽含創意誠意的媒體包到無微不至的志願服務,從整潔便捷的辦公環境到裝扮一新的城市容貌,青島人的精心組織和貼心服務讓與會的境內外媒體記者不住點贊!

來自白俄羅斯國際廣播電臺的美女記者伊娜說,飛機一落地,她就被熱情的志願者們感動了。“下飛機後,志願者舉著牌子迎接我們,到了取證中心也是一路綠燈,工作人員很快幫我辦理了取證手續,還詳細解答了怎麼入住酒店、怎樣乘車、怎樣跟團外出採訪等細節,我對他們的服務太滿意了。”伊娜開心地說,青島不光有美麗的大海、亮眼的城市建設,人也很和善熱情,這是她外出參會最舒心的一次。

被“青島牌”服務所折服的不只是境外媒體記者。來自上海的於瀟清告訴記者,雖然青島市第一次承辦如此規格的會議,但表現卻相當出彩,“青島成功舉辦峰會,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了北上廣以外的中國城市形象,視角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峰會過後,青島經驗很可能會成為標杆,被許多城市借鑑和學習。”

■特寫

一家五口參與保潔,最後一天早五點到崗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個崗位上默默工作的人們,嶗山環衛園林總公司的孫連雲就是其中一位。峰會期間,她和自己的丈夫、哥哥、姐姐、侄女五人都被調到新聞中心,參與內外保潔工作。11日,她仍然早5點到達工作崗位,13時30分左右完成工作後,才下班。

孫連雲告訴記者,峰會期間,他們保潔團隊工作量還是挺大的,因為新聞中心人員集中,保潔工作基本上一刻不停。“雖然挺辛苦,但能為這麼多媒體記者提供乾淨整潔的工作環境,我們這一大家子人都覺得特別自豪。畢竟這是人生中第一次進入這麼高級別的會場,通過我們的雙手讓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美麗青島,我們也算出了一份小小的力。”

來青島11年,孫連雲說自己特別喜歡青島,城市漂亮、市民素質高,生活在這樣的城市感到很快樂。同時,她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期待,“現在大女兒已經工作了,小女兒上初二,我希望能和家人在這裡紮下根,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