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邯鄲碑刻 大名朱熹寫經碑

又名“朱子太極石刻”,位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原碑書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年,朱熹撰文書丹、蔡元定刻,行書擘窠字體。立於常州府(即現湖南長沙市),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廢毀。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學畿南按照南宋傳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寫經碑”,最初鑲嵌於大名府學“明倫堂”大殿山牆上,1986年遷至今址。碑砂石質,座為豐槽角基。碑文摘錄《易經》裡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間變化原理,共111字。朱熹(1130—1200年),南宋哲學家,宋代理學集大成者。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程顥、程頤)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世稱程朱學派。此碑從翻刻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從整體碑文仍能看出朱熹字體風格古樸、筆力遒勁,氣勢磅礴,神韻俊逸,具有重要書法價值和藝術價值。

邯鄲碑刻 大名朱熹寫經碑

邯鄲碑刻 大名朱熹寫經碑

邯鄲碑刻 大名朱熹寫經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