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在外創業、年收入近百萬的長春鎮油獅村人蔡光輝,去年回鄉當起扶貧“領頭雁”

忘不掉的是故鄉,剪不斷的是鄉情。從資陽區長春鎮油獅村走出去的蔡光輝,在外開公司,年收入近百萬,過上了較為富裕的生活。可是,依然貧困的鄉親總讓他時時牽掛。55歲的蔡光輝毅然決定:回到油獅村,帶領鄉鄰脫貧致富。

2017年4月,蔡光輝當選為油獅村黨支部書記。村班子組建了,村兩委團結了,但一個新的難題讓他犯了愁:“群眾看我眼生,我看群眾也眼生,怎麼讓他們相信我、支持我、配合我,實現共同發展呢?”

隨後的兩個月,蔡光輝深入村組人家、走進田間地頭,和鄉親們閒話家常,打成一片。通過實地調查,他對全村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等情況瞭然於心。

油獅村有111戶貧困戶342人,脫貧任務重大。蔡光輝帶領扶貧工作隊員全面開展“三個一”真心大走訪活動,到貧困戶家中做一頓飯、拉一次家常、搞一次勞動,詳細瞭解群眾的困難和需求,列出問題清單對症下藥,以小額扶貧貸款、易地搬遷、危房改造、雨露助學計劃、大病救助計劃等幫扶項目為切入點,制定了“一戶一策”幫扶措施。

2017年,油獅村為登記在冊的342名貧困人員購買了扶貧特惠保保險,按每人每年60元標準,購買補助保險金20520元。在家庭意外、自然災害、重大疾病三個方面發生的損害提供一份補償保障,最高補償可達10萬元。危房改造8戶,平均每戶獲得危房補貼9000元;易地搬遷1戶,獲得補貼8萬多元。為18名貧困學子提供助學資金8000元,8戶貧困戶獲得大病醫療救助金15萬多元。

一年來,蔡光輝還憑藉自己的人脈爭取資金,籌資籌款,不斷完善村裡的基礎設施條件,村道拓寬硬化3300餘米,1800多米道路完成了硬化前的基礎工作。他個人還墊資35萬元,將一條村級主幹道拓寬到4.7米,並硬化了通往142畝魚池的道路。

蔡光輝深深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給群眾指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路子。

產業發展,是拉動全村致富增收的關鍵所在。去年,蔡光輝委託專業公司聘請農業專家,為3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傳授孔雀養殖、稻蝦種養、養魚、蔬菜種殖等技術。村兩委還提供3萬元種養苗,按市場價格回收的形式鼓勵殘疾貧困戶主動開展產業脫貧。

村民肖科才上有八旬老母親,下有上高中的兒子,妻子身患白血病過世,為了治病家裡債臺高築,靠他打零工賺取的微薄工錢維持生活。蔡光輝瞭解這一情況後,與到村幫扶的區政協主席徐紅軍聯繫,為他謀出路。考慮到村裡沒有安裝鋁合金門窗的師傅,蔡光輝邀請外地的技術專家上門,教肖科才鋁合金門窗安裝專業知識和操作方法。徐紅軍又幫他申請到5萬元小額信貸款,在村裡開了一家鋁合金門窗銷售店,現年營業收入超過6萬元。“有了一門手藝傍身,以後的日子會過得越來越紅火。”肖科才對生活滿懷信心。

在外创业、年收入近百万的长春镇油狮村人蔡光辉,去年回乡当起扶贫“领头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