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3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系外行星現身

3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系外行星現身

科技日報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西班牙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稱,他們新發現了兩個以紅矮星為主恆星的行星系統,其中一個擁有三顆“體型”與地球相當的岩石行星;而另一個則擁有兩顆大小約為地球2倍的岩石行星。

奧維爾多大學的哈維爾·德·科斯和加納利天體物理研究所(IAC)的拉斐爾·雷博領導的團隊,藉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望遠鏡K2任務(始於2013年11月)獲得的數據,做出了上述發現。

K2任務通過“凌日法”發現了這5顆行星的“芳蹤”。所謂“凌日法”,是指當行星經過其恆星面前時,恆星的亮度會發生變化,望遠鏡捕捉到這一變化,從而發現行星的“倩影”。此外,“凌日法”還能借助亮度變化的細節來釐清行星的特徵。

紅矮星相對太陽來說更古老,而且比較小。新發現的兩顆紅矮星的大氣溫度約為3177℃和3527℃,約為太陽的一半。研究人員估計,新發現的行星都比地球溫度高出幾十度,因為它們距離自己的主恆星更近一些。這意味著,行星上的溫度可能太高而不適合生命生存。

其中一個系外行星系統的主恆星名為“K2-239”,位於距太陽160光年的六分儀星座,其特徵正如西班牙加那利大型望遠鏡(GTC)觀測到的一顆M3V型紅矮星。這個緊湊的行星系統至少擁有三顆“體型”與地球相當(三顆行星的半徑分別約為地球的1.1、1.0以及1.1倍)的岩石行星,公轉週期分別為5.2、7.8和10.1天。另一個的主恆星名為“K2-240”,擁有兩顆大小均為地球2倍的岩石行星。

研究人員計劃未來利用即將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一步觀測,揭示新發現行星的大氣組成。此外,他們也將藉助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LT)、正在建設的歐洲極大望遠鏡(ELT)、美國的30米望遠鏡上的設備,確定這些行星的質量、密度以及物理性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