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亮劍》裡國軍暫編第7師少將師長常乃超不但在電視劇裡創造了一個國民黨少將被俘後成為我軍教員的先例,也是唯一的特例。而且他在真實歷史中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原型。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此人名叫“王元直”,黃埔軍校六期畢業生。國軍十一師師長,淮海戰役期間,因掩護黃維撤退,十一師被我一一四師突破,最終王元直被俘。

王元直被俘後,我軍將其送往江蘇解放軍官總團學習。結業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步兵學校軍事教員。之後又到南京軍事學院去任教,中間的確也被李雲龍的原型之一鍾偉奚落過。但結局尚可,1958年被評為少校。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那麼這裡我們納悶的是,為啥一個國民黨的少將能夠給我黨我軍做教員?

這裡必須提到王元直被俘後送往的“江蘇解放軍軍官總團”,這是當時的一個臨時機構,目的就是為淮海戰場以及我解放軍輸送大量適應大兵團協同作戰指戰人員。而這裡就曾經改造整編過大量的原國民黨中低層指戰人員。

王元直是個特例。他首先是黃埔畢業,“有技術”,其次他本身也是抗日英雄,曾獲得“青天白日”勳章。他是一個職業軍人。王元直在解放軍的軍校裡曾經為我解放軍培養了大量的解放軍的優秀指戰員。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其實從《亮劍》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我黨之所以能成功,因為我們黨的“兼容幷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雲龍的得力干將大部分都來自黨外。張大彪原本是宋哲元麾下大刀隊的一個排長;魏和尚原本是國軍72師的;一炮幹掉坂田指揮部的柱子原本是個放牛娃;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原為石友三部下等等。然而這些能人在其他人手裡幾乎被埋沒,而到了李雲龍麾下大放異彩。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淮海戰役六十萬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八十萬美式裝備。不是國民黨的戰鬥能力和戰術水平有問題。很多都是抗日名將,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然而還是一敗塗地。原因不在戰役本身,而在於民心向背。解放軍對國軍即俘虜即改造。大量的國軍變成了解放軍。

而電視劇里老師長的原型就是劉伯承,他們意識到,淮海戰役雖然勝利了,但是我們不能坐在功勞簿上,我們必須總結經驗教訓,培養人才。而最便利可行的方式就是就地取”材”跟自己的對手學習。

《亮劍》軍事學院為什麼請敗軍之將常乃超做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