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薛寶釵是《紅樓夢》裡和林黛玉同等重要的主角人物,和晴雯之於林黛玉一樣,薛寶釵在整部書中也有不少相似的影子人物,傅秋芳就是其中一個。

傅秋芳出現在第三十五回中,其實也併為真正出場,而是通過作者的敘述的。起因是寶玉捱打之後,在養病期間,傅家的兩個婆子過來向寶玉請安。於是順便介紹了傅家的家事背景,並且說明了寶玉為之所以讓傅家的婆子進自己的臥室原因,就是因為傅家有這個小姐傅秋芳。

原文:寶玉素習最厭愚男蠢女的,今日卻如何又令兩個婆子過來?其中原來有個原故:只因那寶玉聞得傅試有個妹子,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常聞人傳說才貌俱全,雖自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不命他們進來,恐薄了傅秋芳,因此連忙命讓進來。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能令寶玉“遐思遙愛”,可見對這個傅秋芳的傳說應該也不少。之所以說傅秋芳是寶釵的影子,是因為書中介紹,這個傅秋芳以及她的家族對她的婚姻期望與寶釵相似。

寶釵是皇商出身,雖然很有錢,但是商人畢竟地位不高。所以,薛家從一開始就一直想讓寶釵入宮,在之後入宮無望後,又想讓寶釵嫁入賈府這個公侯之家。說白了,就是總想高攀一門更加富貴的姻緣。

而傅秋芳的家族也是和薛家同樣的心思,傅秋芳的哥哥傅試,是賈整政的門生:那傅試原是賈政的門生,歷年來都賴賈家的名勢得意,賈政也著實看待,故與別個門生不同,他那裡常遣人來走動。所以,應該也是地位不太高的小官員,當然想通過妹妹的聯姻,高攀一個更加富貴的親戚。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從寶釵和傅秋芳兩人的品貌上來說,也是有相似的。寶釵位列金陵十二釵之首,容貌自然不差,品性上也是賢良淑德,最正統的貴族小姐。而傅秋芳也是“瓊閨秀玉、才貌俱全”。雖然書中並沒有說傅秋芳對於這種道統的追求,但是想來也是和寶釵一樣願意並且積極爭取的。所以,從品性上來說,也是非常相似的。

至於兩個人的結局,書中對於傅秋芳是這樣描述的:那傅試原是暴發的,因傅秋芳有幾分姿色,聰明過人,那傅試安心仗著妹妹要與豪門貴族結姻,不肯輕意許人,所以耽誤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歲,尚未許人。爭奈那些豪門貴族又嫌他窮酸,根基淺薄,不肯求配

這裡說傅試一心要給妹妹高攀一門高的姻緣,所以一直不肯輕易許人,所以耽誤到了二十三歲。二十三在當時那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大齡剩女了。如果按作者的意思,這也算是薄命的一種。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而薛寶釵,按照曹公的意思,最後應該是嫁給了賈寶玉,也算與公侯豪門攀親成功。從這一點來說,薛寶釵應該比傅秋芳能好一點。但是,如果最後的結局是寶玉出家,而寶釵雖然結婚但是卻獨守空房孤獨終老,那麼兩個人的命運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如果非要說結局不一樣,那就是寶釵攀親成功,而傅秋芳沒有成功。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其原因就是兩家的門第根基是不同的。薛家的雖然是皇商,但是已經世襲了幾代了,從經濟上來說,實力和底子是有的。而傅家卻僅僅是賈政的門生,也算是才剛剛開始的小官宦,所以,無論從經濟還是底子上,都和薛家不能同日而語的。

所以,這也就是薛寶釵和傅秋芳會有差別的原因,畢竟在當時的時代,女子的婚姻是受到家族影響非常嚴重的。

《紅樓夢》中的兩個黃金剩女,為何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