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祕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田獲三狐


劉邦,是個思路極為縝密的人,每件事都有他的用意。臨終之際要殺樊噲,不但不是老糊塗,而且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其中緣故,聽司馬為君慢慢道來。

首先,劉邦不是因為個人仇恨殺樊噲。樊噲早年是個殺狗賣肉的,劉邦是他的老客戶,所以倆人關係不錯。後來劉邦做沛公,樊噲便成了他的副官。

樊噲這個人,智略談不上,似乎唯一可以誇耀的便是武勇,當時打仗是以人頭數作為晉升標準的。樊噲在一場戰鬥中砍下敵軍十五個首級,就被封為國大夫。和章邯的軍隊交手,砍下二十三顆首級。打敗李斯之子李由,斬首十六級。攻武關至霸上,樊噲更是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個。鴻門宴那一場局,又是他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用盾撞倒拿著戟的士兵。 進入帳後拿眼珠子瞪項羽,項羽還欣賞他是位壯士,請他吃一條生豬腿。樊噲拔劍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這一場吃生肉秀,其實是救了劉邦的命——如果沒有樊噲闖帳譴責項羽,劉邦很可能就被殺了。

劉邦稱帝以後,樊噲依舊為他賣命,燕王臧荼的叛亂,是他搞定,代地的叛亂,則是他與周勃一起平定。直到劉邦臨死前的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他還在北方討伐燕王盧綰的叛亂。

所以,樊噲的軍事能力,是不值得懷疑的——但,劉邦最擔心的,也就是這個。

為什麼呢?因為劉邦此時最大的心事,就是戚姬與兒子劉如意的安危,在他看來,如果戚姬不能反控呂雉,就一定會被呂雉殺害。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劉如意做太子,接替帝位。可是劉邦又發現,群臣都很擁戴呂雉的兒子劉盈,尤其是樊噲掌握著兵權,一旦他決意廢除劉盈甚至說要殺掉呂雉,呂家人會不會謀反作亂,樊噲會不會助呂家一臂之力?

在劉邦看來,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樊噲的老婆是呂雉的妹妹呂嬃,而且樊噲很聽老婆的話。所以要保住劉如意和戚姬的性命,就必須廢掉或殺掉呂雉,而要解決呂雉,前提就是要讓樊噲消失。

但劉邦一直下不了這個決心,直到身體快不行了,他才找來陳平,讓陳平去樊噲軍中傳詔,又把武官周勃藏在車子裡,打算一到軍營,就立斬樊噲,讓周勃接管軍隊。

可問題是陳平是個極會算計的人,他發現形勢已經不對了,劉邦說不定馬上就要死,而死後呂雉一定掌握大權,而那時如果陳平和周勃拿著樊噲的人頭上報,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所以最終,陳平沒有殺樊噲,而是將樊噲打入囚車,押回長安,結果在半途就得到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立馬轉變方向,投向呂雉,而樊噲的保全性命,就成了他的功績。

劉邦生前沒能殺掉樊噲,呂雉便沒事,而呂雉沒事,戚姬與劉如意母子二人便有事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據說是因為朝中有人向劉邦反映,樊噲和呂后勾結到了一起。

首先樊噲是西漢的開國元勳,是劉邦旗下的一員悍將,尤其是他還在鴻門宴的時候救下了劉邦的性命,對劉邦來說,可是他創業史上的一個大恩人。

(樊噲和呂嬃)

但是功高蓋主,樊噲算是劉邦的一個得力悍將,但是於此同時臣子的權力過大也是一種威脅,所以漢高祖劉邦也是對他們有著一些提防,所以當有人向他彙報,樊噲和呂后走的太近,他如何不能起疑心?

其實早在之前,劉邦就已經對呂后干政就十分的不滿了,劉邦擊敗了叛軍之後,又聽說燕王叛變,於是就派樊噲去征討燕王,但是樊噲走後,卻又有人揭發樊噲,說他與呂后串通一氣,劉邦頓時就敏感了起來。

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劉邦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他臨時將樊噲換掉了,還叫陳平將樊噲的頭帶去見他。高祖眼看著命不久矣,而之後呂后主政也是可以預測的,但是他又不好放了樊噲,只好將他囚禁了起來,果然劉邦沒過多長時間就死了,樊噲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後來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樊噲最後官復原職,得以善終了。而陳平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是阿維啊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劉邦臨死之前殺掉樊噲,並不是因為老糊塗了,而是出於保護自己的繼承者的考慮,如果不殺樊噲,自己的繼承者恐怕無力與樊噲背後的集團爭鬥,那個時候選出來的繼承者,恐怕會成為傀儡,這不是劉邦希望看到的。

劉邦去世前最大的擔心就是戚夫人和他心愛的兒子劉如意的安全。他希望劉如意代替兒子劉盈並繼承王位。劉邦明知道,死後,按照呂后的處事方式,戚夫人和劉如意一定會死,而且絕對會死的很慘。


但是沒有辦法,呂后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尤其是樊噲這個外戚擁有了軍權,劉邦非常擔心,只要他死了,劉如意就會成為樊噲的刀下靈魂。

因為樊噲在,劉邦完成稱霸大業之後,他親眼看著幫助劉邦打下江山的兄弟們,一個個地被劉邦給設計死去。此刻,他知道自己應該做個低調的人。在劉邦的面前,樊噲幾乎看起來像一個隱形人一樣,很少做任何事情來炫耀自己。

當時他也並不認為劉邦會打定主意到他身上,然後命運就是如此地殘酷,劉邦還是想算計他。劉邦命令陳平殺死樊噲。陳平是個聰明人。他意識到劉邦和戚夫人已經走了,以後的天下注定是會落到呂后的手上,所以當他拘留囚禁樊噲時,他沒有直接殺死樊噲,而是留下了樊噲的命。果然,劉邦半路就是去世了,那麼劉盈即位。

樊噲這才保住一命。


劉邦殺樊噲其實是出於對後來繼承者的保護,樊噲此人在軍中的威望也非常的高,那個時候開國的名將除了被劉邦殺死的幾位,還有一些已經老死了,因為戎馬生涯讓他們身體出了問題很快就死了,樊噲就非常引人注目了,他是劉邦大清洗期間,沒有被殺死的一位將領,而且他也是劉邦的妹夫,所以在那種情況下就顯得異常引人注目。

劉邦選的繼承者是劉盈,劉盈性格溫厚老實,肯定壓制不住樊噲,再加上樊噲此人和劉邦的妻子呂后有關聯,劉邦這一生最害怕的其實是呂后,呂后為人潑辣,有權謀之心,心狠手辣,劉邦忌憚她,尤其是聽到自己的手下大將樊噲,竟然也和呂后有關聯,怒火中燒,要殺樊噲是必然的。


劉邦越老越精明,臨死之前,派陳平秘密去殺樊噲,是出於對自己兒子劉盈的保護,並不是老糊塗了。


江水趣談


劉邦非但不是老糊塗,臨終之前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我們先來看看劉邦臨終之時他的遺願:1)首先,劉邦南來北往征戰一輩子,創立了大漢的基業,尤其是年已六旬還到處親征,自然是不想讓大漢步大秦的後塵三世而亡,他肯定是想大漢千秋萬代。2)其次,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雖然想換太子但沒成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戚夫人母子平安活下去。

那麼,劉邦的遺願能同時達成嗎?很不幸,他的兩個願望正好是對立的,不可能同時達成。首先,他死後能威脅大漢的,自然是功臣集團,而能夠掌控功臣集團的,只有老辣的呂后,這也是他最終不敢換太子的原因。其次,作為政治鬥爭的頂尖高手,作為多年的夫妻,他對呂后非常瞭解的,也知道自己死後戚夫人母子面臨的處境是什麼。彌留之際的劉邦能做的是什麼呢?只能是平衡功臣集團和呂后兩方的勢力,做到相互制衡,不至於一方獨大。

好了,再來看看樊噲的身份。首先,樊噲是他的同鄉是發小,是功臣集團;但樊噲還是他小姨子的丈夫,兩人是連襟,也就是說樊噲是外戚,肯定是站呂后的。因為在剪滅異姓王的過程中,樊噲出力甚多,逐漸成了實力派大佬,如果呂后政治上的老辣加上樊噲的軍權,那外戚一方就尾大不掉,誰也管不了了,戚夫人母子更是分分鐘被秒。

至此,答案已經很明顯了,樊噲必須死。但劉邦明顯高估了陳平等功臣對自己的忠心和實力,低估了呂后的手腕和能量。在他死後呂后很快就把功臣集團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至於戚夫人母子,只能任呂后宰割了。


金鱗戲蘭池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劉邦一直到死,都非常清醒,從不糊塗,為什麼這麼說,病榻問相就是例證。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呂后看著彌留中的劉邦,問他“陛下歸天以後,蕭相國如果也去世了,誰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劉邦說“曹參是可以的。”

呂后又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和陳平可以代替,他倆可以相互輔助,性格可以互補。而軍隊之事可託於周勃,此人忠誠於劉氏,可任命為太尉。”

呂后還想問,劉邦卻說“你也別問了,再往後的事,不是你我所能知的了,你也活不了那麼久。”這就是有名的“病榻問相”。

由此可以看出,劉邦雖然在彌留之際,頭腦依然非常清晰,劉邦死後,呂后也確實是按照劉邦的遺囑進行人事安排的。


既然劉邦臨終前都非常清醒,他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發小、左膀右臂兼妹夫的樊噲呢?

樊噲——劉邦最忠實的小夥伴

樊噲是劉邦的小老鄉,都是江蘇沛縣人,劉邦是平民,樊噲更貧賤,是個殺狗的屠戶,乾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營生,練就了一副好身板和膽識。年輕時候,劉邦沒少沾樊噲的光,經常去他那裡吃免費狗肉,

劉邦起義後,樊噲成了劉邦最堅實的臂膀,他不但殺狗技術精湛,打起仗來也是非常勇猛,經常是衝在前面,第一個攻上城頭,是一個不要命的主兒,當時打仗以人頭數作為晉升標準,樊噲在一場戰鬥中曾經看下敵軍十五顆頭顱,被封為國大夫,與章邯對抗,砍下二十三顆頭顱,打敗李斯的兒子李由,斬首十六顆首級。攻克霸上,樊噲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顆,俘獲一百四十六人,降二千九百人。

佔領咸陽後,面對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富麗堂皇的宮殿樓臺、千嬌百媚的宮娥美女,劉邦有點樂不思蜀了,決定當晚就留在秦宮過夜,不走了,蕭何苦勸無果,只好去找劉邦的鐵哥們兒樊噲,樊噲衝進皇宮,把劉邦從龍床上扛起來就走,出宮後的劉邦如夢初醒,對樊噲非常感激。

除了秦宮驚醒夢中人,鴻門宴上樊噲還救了劉邦一命。

項羽邀請劉邦參加“鴻門宴”,樊噲一直在帳外守候,得知劉邦有生命危險,樊噲立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為了保護劉邦,樊噲直接衝進宴會,像凶神惡煞一般看著項羽,看著鐵塔一般的樊噲,項羽當時嚇了一跳,立即賜予酒肉,樊噲邊啃肉邊替劉邦表功,“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說的是有理有據,項羽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劉邦趁機尿遁,才躲過一劫。

除了是好哥們、左膀右臂,兩個人還是親戚,樊噲去了呂后的妹妹呂嬃為妻,樊噲也就成了劉邦的妹夫了,兩個人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既然關係這麼鐵,晚年的劉邦為什麼還是對樊噲下毒手呢?

漢朝建立後,樊噲作為開國元勳因功封為大將軍、左丞相。

俗話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很多開國皇帝穩固江山後往往對昔日戰友舉起屠刀,劉邦也沒能免俗,先後消滅了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將當初一起鬧革命的好兄弟們殺的殺、抓的抓,在平叛的過程中,雖然樊噲是主將,出了不少力,但他逐漸對劉邦感到害怕和寒心,原本一腔熱血毫無城府的樊噲,開始低調做人,不再事事出頭,沒想到劉邦最後還是算計到他的頭上了。

劉邦一直非常寵幸戚夫人(劉邦死後,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彘),甚至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廢掉呂后的兒子太子劉盈,因為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才作罷。

感到自己命不久矣的劉邦為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命運而擔憂,非常害怕呂后和樊噲在他死後難為這娘倆,一直想要限制呂后的權力。

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與匈奴勾結造反,重病的劉邦派樊噲去平叛,樊噲剛出發,就有人向劉邦告發,《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大意就是樊噲與呂后勾結,等皇帝百年之後立即殺死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

劉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立即臨陣換將,殺掉樊噲,命令陳平“平到軍中,立斬噲頭”,陳平接到這個燙手山芋,立即犯難了,眼看劉邦是馬上要不行了,如果殺了樊噲,劉邦就去世了,呂后能放過自己嗎,他兒子可是接班人呀,但是劉邦的話還不能不執行。

考慮再三,陳平計上心來,帶著周勃一起到樊噲營中,登上高臺,準備傳旨,讓人持節去叫樊噲,周勃藏在一旁,樊噲見只有文官陳平一人,立即上前接詔,後臺突然閃出周勃,將樊噲當場拿下,裝入囚車,周勃到營中接管軍權,陳平押著樊噲回長安。

一路上,陳平故意磨磨蹭蹭,走到半路就傳來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把樊噲交給呂后,邀功請賞,呂后立即原諒了陳平,樊噲撿回一條命,繼續榮華富貴,而戚夫人和他兒子就悲劇了,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把她兒子劉如意毒死,劉邦是賠了夫人又折了兒子。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樊噲與劉邦的關係,其實還不止於連襟這麼簡單。劉邦起於底層,成功靠的不單單是運氣,還有一大幫少年兄弟和中年朋友死心塌地的幫襯,樊噲就是其中之一。

樊噲雖然狗屠出身,但他和後來的“狗肉將軍”張邦昌不一樣,張邦昌儘管寫過打油詩,其實沒點文化和智慧,樊噲雖然殺狗賣肉,卻實在是一個智慧的、有勇有謀的將軍。你看樊噲,隨劉邦打到咸陽後,人家都去搶金錢泡美女去了,就連劉邦都進入了溫柔鄉,但樊噲既沒有搶金銀,又沒泡美女,而是看到劉邦進入咸陽宮的如雲美女之中後,擔心他貪圖享樂,前功盡棄,就尾隨進去,力勸劉邦離開咸陽宮,還軍灞上,莽莽武夫有幾人能想得這麼遠?

在鴻門宴上也一樣。無論劉邦,還是張良,面對項羽,都有些理屈詞窮,後來劉邦被項莊舞劍,弄得危機萬分,你看攀噲帶劍擁盾衝進去後,不僅僅是拼殺,還有鬥智,他向項羽說的那一番話,什麼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批評得項羽啞口無言。可以說,劉邦之所以鴻門宴能脫險,功勞不在樊噲的勇,而在於他的智,你再會打也不可能打得過項羽,但樊噲的這些話,卻說服了項羽,讓他慚愧到不敢動手。

樊噲確實是智者,因此,他為劉邦建立漢朝所作的貢獻,也不僅僅是戰功,還有很多謀略和決策上的幫助,他不僅貢獻了勇,更貢獻了智。但對於這樣一個勞苦功高而又是親戚的樊噲,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他呢?這不是因為劉邦老糊塗了。一個帝王要殺功臣,大都是在這個功臣對自己的江山有了威脅,或者有了潛在威脅,樊噲對劉邦就存在這種威脅。

劉邦去世前,燕王盧綰反叛,已經病重在床的劉邦,指派樊噲帶兵北擊盧綰。盧綰的反叛,加重了劉邦的病情,更加重了劉邦的疑心。因為盧綰是他的發小,同年同月同日生,還是小時候的同學,是發小中唯一被劉邦封王的人,一直為劉邦所特別器重。然而,連他都反了,還能信任誰?

而恰恰在這個時候,有人對劉邦說,樊噲是呂后一黨,呂后與他早有預謀,只待皇帝駕崩,就要誅殺戚氏和趙如意,奪取天下。疑心重的時候,這樣的話一說即靈。所以,為了劉氏江山,為了愛妾戚夫人、愛子如意,劉邦立馬命令陳平、周勃前去軍中,速斬樊噲,提頭來見。

所以,下命令斬樊噲,是劉邦保劉氏江山、子孫後代的一步棋。


帝國的臉譜


劉邦經過反秦抗楚終成帝業建立西漢王朝。其能登上皇帝寶座,除了他能力過人外,還有他賬下有文臣武將的輔佐。比如韓信、張良、蕭何、周勃、樊噲、陳平等。其中樊噲作戰勇猛、是劉邦賬下重要的戰將。樊噲不僅在鴻門宴上幫助解圍,而且他對劉邦忠心耿耿。後因功被封為舞陽侯。


後來劉邦擊敗英布歸來,卻得了一場大病,而他剛到京城沒多久就聽到燕王盧綰叛變,此時就由樊噲帶兵去征討平亂,但是樊噲沒走多久,劉邦卻派陳平、周勃換掉樊噲而殺之。當然樊噲最後並沒有被殺死。

樊噲不僅很早就追隨劉邦,而且對他忠心耿耿,同時樊噲的妻子還是呂后的妹妹,如此樊噲就是呂雉的妹夫。但是劉邦在臨終之前,為什麼派陳平、周勃去殺掉妹夫樊噲呢?是她老糊塗了嗎?

劉邦想殺了呂雉妹夫樊噲,並不是他老糊塗了,他這時雖然生病,但還是有些清醒的,雖然他也知道樊噲對他忠心耿耿,但是對於劉邦而言卻有一個不得不殺的理由。那就是樊噲是呂后的妹夫。

雖然樊噲對劉邦忠心,但是此時劉邦生病,若劉邦一旦駕崩,太子登基為帝,呂雉尊為太后,若樊噲聽命於呂雉,那豈不是對漢朝庭構成危害。


劉邦登基後,呂雉被封為皇后,而呂后一直以來卻總是干預朝政,這讓劉邦頗為不滿。此時樊噲帶兵大軍去征討盧綰,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所以這時就有人向劉邦建言:樊噲和呂后串通,想等陛下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應該早做防備。

劉邦聽了這話後,覺得這樣的事還是有可能發生的。因此此時樊噲帶兵,呂雉有權,若他們有二心,豈不是壞事,所以劉邦就決定殺了對他忠心的樊噲。劉邦和陳平商議後,就讓陳平和周勃去取樊噲的人頭。

不過陳平是個有心眼的人,他覺得此時劉邦病重,樊噲又是劉邦的老部下、呂后的妹夫,若是真把樊噲殺了,以後也不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陳平和周勃去到樊噲那裡,沒有直接殺了他,而是準備把他押送京城,讓皇帝親自決定是殺是留。


當樊噲押送半路的時候,劉邦因病去世,劉邦駕崩,呂雉則掌握大權,陳平這時慶幸沒有殺了樊噲,不然他們殺了樊噲,呂雉姐妹有如何會放過他們呢!陳平此舉不僅救樊噲一命,而且還是救了他自己的性命。後來在漢惠帝六年的侍候,樊噲去世,他去世後,諡號為武侯。


中孚鑑


當然不是老糊塗了,因為劉邦既不像高洋那樣喜歡濫殺無辜,又不像秦二世那樣幼稚天真,劉邦的行事風格有很強的功利性,這是劉邦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像陳平評論的那樣: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

利害關係是劉邦作出決策的重要指導,所以當劉邦覺察出樊噲威脅到自身利益的時候樊噲就成了犧牲品。

劉邦殺樊噲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第一是廢太子風波,第二是樊噲大大咧咧的性格。


廢太子風波的影響

早年的戰亂環境加上劉邦的粗糙個性造成了漢惠帝早年沒有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長大後的劉盈的性格顯得有些懦弱。隨著劉邦子嗣的增多,劉邦更加偏愛與自己相似的趙王如意,加上戚姬的枕頭風,劉邦起了廢太子的心思。

可以預見一旦廢太子成功呂后的孃家人必然跟著倒黴,身為太后妹夫的樊噲自然不能倖免,為了確保新太子上位,劉邦是不會顧惜樊噲這個發小的命運的。

好在呂后平穩著陸,接下來就是戚姬和如意的守勢了,在劉邦時日無多的時候為了給趙王如意女子更多的保障,同時也算是給呂后一個提醒,殺樊噲也是情理之中了。

要知道比起盧綰,樊噲可是實打實的靠軍功上來的,在西漢十八侯中樊噲可是排名第五的

史記索隱引姚氏曰: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酈商六……

樊噲有一說一的性格

在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匈奴單于送來一封情書,樊噲這時候強出頭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這次的會議算是樊噲性格的一個寫照:就是有話不憋著,想到什麼說什麼。

在《史記》名篇鴻門宴中除了劉邦和項羽的交鋒畫面,樊噲算是僅次於二位主角的配角了,他直闖軍門,面對風頭正盛的項羽發表了一次精彩的演說使劉邦得以渡過難關,他又批評劉邦說:不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可以說,樊噲的表現簡直不要太man了。

回到鴻門宴之前,劉邦垂涎秦國的寶物美女貪圖享樂,樊噲就堅定地指出:貪圖享樂是事業失敗的大忌,成大事者要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

噲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將欲為富家翁邪?” 沛公曰:“吾欲有天下。”噲曰:“今臣從入秦宮,所觀宮室帷帳珠玉重寶鐘鼓之 飾,奇物不可勝極,入其後宮,美人婦女以千數,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願沛公急還霸 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史記集解》

在張良看來,樊噲是個好同志啊。

到了後來,劉邦病重,樊噲排闥直入,以前的諍友樊噲變得面目可憎,樊噲太目中無人,以前是一塊吃狗肉的吃貨,彼此無忌,可劉邦現在是皇帝啊。

被迫捲入的陳平

作為皇帝的御用智囊,陳平的位置有著尷尬。先是劉邦問計,陳平想了個"兵不血刃"的妙計,可沒想到執行人也是自己,雖然陳平給樊噲來了個"緩刑"熬過了劉邦去世,畢竟還是得罪了呂嬃。


為了求生,陳平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保全自己,可是呂嬃卻認定了陳平對樊噲的傷害,陳平似乎逃不出呂嬃的手掌心,就像貓捉老鼠一樣被盯上了。好在呂后不糊塗,陳平的日子過得有驚無險。

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嬃讒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史記陳丞相世家》

等到呂后去世,陳平的反攻來了,說的狹隘點,諸呂之亂更像是陳平對呂嬃的報復,受傷最大還是樊噲,躲得了生前,躲不過身後。

伉代侯九歲,高後崩。大臣誅諸呂、呂須婘屬,因誅伉。舞陽侯中絕數月。孝文帝既立,乃復封噲他庶子市人為舞陽侯,復故爵邑。《樊酈滕灌列傳》

繞了一圈,受傷最大還是樊噲。


金鑼山讀史


劉邦還沒稱帝的時候,作為漢王,得到一個美女,就是戚夫人,她生了一個兒子叫如意,在漢朝建立後,被封為趙王。

呂后則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她也為趙王生過一個兒子,就是漢惠帝劉盈,劉邦生前劉盈被封為太子。

劉邦在後期打天下的時候,戚夫人整天跟著他南征北戰,而呂后則大部分時間留守後方。

所以,呂后有時間籠絡劉邦的手下大將,而戚夫人有機會在劉邦跟前吹耳旁風。天長日久,呂后越來越受到劉邦的冷落,戚夫人越來越受到劉邦的寵愛。

終於,戚夫人的耳旁風也開始牽扯朝政了,她要求劉邦廢掉太子劉盈,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

劉邦經不住戚夫人的哭訴,再加上太子劉盈性格柔弱,在劉邦眼裡不太成器,所以劉邦終於動心了,要廢掉太子劉盈,立如意也太子。

但是,劉邦發現,這件事想辦成,比自己意料中的阻力大太多。最終這件事,因為呂后和呂氏集團的背後操縱,不了了之。

呂后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兩個哥哥都是劉邦手下的大將,連呂后的侄子們都封了侯。此外,呂后的妹夫,就是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的樊噲。呂家集團勢力大到,甚至當時有人說,劉邦的天下,是靠呂家的車軲轆在後面推出來的。

此時,呂后還籠絡了一大幫人,包括留侯張良,大臣叔孫通,周昌,審食其,牆頭草陳平等等。

在劉邦剪除功臣的過程中,呂后及其呂氏集團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英布彭越韓信等人,是在呂后的幫助下才輕易被除掉的。

跟劉邦同一天出生的燕王盧綰,是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唯二的異姓王,他跟匈奴牽扯不清,遭到劉邦猜忌,劉邦派去攻打盧綰的是樊噲。

這時候,樊噲是劉邦手下手握兵權的大將之一。因為樊噲跟呂后的關係,有人就在樊噲帶兵平定燕王盧綰的時候,向劉邦進言。

說樊噲跟呂后是一黨,現在他又手握重兵,如果劉邦死後,就沒人能夠限制呂后了,呂后肯定會害死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的。

這麼一說,正中了劉邦的下懷。劉邦於是找陳平來問怎麼辦。陳平建議用絳侯周勃代替樊噲帶兵,奪了樊噲的兵權。

劉邦於是秘密派陳平和周勃去樊噲的大營,而劉邦特意告訴陳平,一到樊噲大營,先讓周勃接替樊噲的指揮權,然後殺了樊噲。

然而,讓劉邦沒想到的是,陳平和周勃是兩棵牆頭草。他們兩個私下裡合計,殺了樊噲,那肯定得罪呂后,以後呂后肯定找自己的麻煩,陳平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樊噲抓起來,送到劉邦那裡去,讓劉邦親自動手,他們兩個就能避免日後被呂后打擊報復了。

誰知道,這件事還沒處理完,劉邦就死了。樊噲也被呂后給放了。然後呂后開始大封呂氏,打擊劉氏諸王。這期間,樊噲和審食其出力甚多,而陳平也因為放了樊噲一馬,得到了呂后的重用。

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如此。

其實,劉邦殺樊噲,仍然是太子之爭的後續。只是劉邦沒有意識到,呂后黨的權勢已經大到這個地步了,連陳平周勃都那麼忌憚她。


西堤君


【米瑞君】的觀點:劉邦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寵妃戚夫人以及他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劉邦一心想護他們周全,可惜,劉邦的美好願望並沒有實現。

劉邦擔心自己萬一離開,呂后就會立刻派最信任的樊噲把戚夫人和劉如意殺死,於是,就派陳平秘密地殺掉樊噲。但事實上,樊噲並未因此而死,而且不用樊噲動手,戚夫人和劉如意也都在劉邦死後不久就被殺害了。

呂后心狠手辣,勢力龐大,劉邦擔心自己死後,呂后會讓樊噲報復自己的寵妃戚夫人

劉邦在世時,一直寵愛戚夫人而冷落呂后,更讓呂后氣憤的是,劉邦一度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所以,呂后和戚夫人有著重重的矛盾。劉邦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就想讓戚夫人和劉如意少一些威脅。

實際上,劉邦還是想多了,報復一個幼子和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又無兄弟家族可以依附的婦人,根本用不著樊噲。憑藉呂后的一手操縱,她不僅毒死了劉如意,更是殘忍地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讓戚夫人悲慘地死去。

陳平是一個懂得見風使舵的人,他看出劉邦死後大權必然握在呂后手中,並沒有急著殺樊噲

陳平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著名的謀士,所以,對於權利的紛爭之事他看得清清楚楚:劉邦死後,大權一定落入呂后手中,他如果殺死了樊噲,自己就會遭殃:呂后和樊噲是親戚關係,樊噲是呂后的親妹夫,樊噲會被呂后重用。

所以,陳平沒有急著殺死樊噲,在辦理此事的過程中,劉邦去世,樊噲平安無事,而陳平又成了呂后眼中的有功之人了。


我是米瑞君,精讀華夏史。品大漢風尚,析盛世風情。歡迎關注“米瑞談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