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對於書法的誰都能評論一番?難道不管練沒練過,書法藝術真的誰都能看得懂?

大明堂書法


關於這個問題,談談我的觀點。

可以說,在《今日頭條》上,有很多“凡見書法都必評論一番”的人,覺得自己十分內行,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實際上,真正懂書法的人,一般是不會評論別人的字的,即便是評論,出言也十分謹慎,而且比較文雅,從不傷害他人。這些人對書法作品評論時,先客觀地肯定書法作品好的一面,爾後再含蓄地指出作品的不足,態度是誠懇的,其評論客觀公正,讓書者心悅誠服。

有的人就不同了,只要看見字,就大噴特噴之,比如:對當代大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他們也敢大膽的噴,有時候還會弄出幾個“專業用語”,即:“法度”啊,“結構”啊,等等。讓人看起來,都覺得他們是“蘭亭獎”評審專家似的,實際上,這類人可能連毛筆都不知道咋用的,更別說寫毛筆字了。

請看下圖,就知道噴子的能耐了!



下圖仍是頭條噴子的另外一種噴法:

大家看看以上三個噴子噴出的東西后,就知道他們能吃幾個饃,能喝幾碗湯了。從以上三人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們根本就不是正常交流的,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對書法家的惡意攻擊,說白了,這三個根本就不是個正常人,而是精神病患者和心理扭曲的變態之人!他們可能連一個毛筆字都不會寫。做為一個書法家或書法愛者,在一般情況下,對噴子的不雅評論和惡意攻擊,都是置之不理的,但這並不是怕他們,而是大度和包容。



當然,正常的評論和交流,我們還是值得提倡的。據瞭解,有不少書法愛好者通過《今日頭條》這個平臺,就學到了不少書法理論和書法創作方面的知識。

(說明:圖片源於網絡)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書法作品的評論,我分為三種來看:

第一種,從來沒有練習過書法的,完全不懂書法的人。這種情況更多的評論來自於自身的審美觀點,評論者的主觀能因素在這裡就起到了決定作用。


所謂“酸甜苦辣鹹”各有所愛嘛,愛好不同,以至於喜歡的字體也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喜歡行雲流水,遒勁飄逸;有的喜歡端莊大氣的正楷等等。

第二種,業餘愛好者,也經常練習書法,對書法一知半解,他能感覺到一副書法作品的美,可能就是說不出好在哪裡,也許能說出那麼一點,比如:線條、結構、章法等,懂那麼一點點,就是感覺還不錯,總得來說,就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三種,專業書法人士或者是專家團體,這個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能夠感受一副書法作品的美,還能從點畫線條、空間結構、神采意味節奏感等去進行分析好在哪裡,這才是真正的書法欣賞,專業評論,才算欣賞書法的一種境界。

當然,現在很多書法作品進入國展或者說沒有進入國展,評論也沒法做到絕對的公平,不同的評委會,不同的評審角度都會出現不同的評審結果。個人粗淺意見,歡迎留言討論,不吝指教,謝謝!

喜歡的關注一下:墨韻書香1314,點個贊吧,謝謝!


墨韻書香1314


這個問題我要心平氣和地回答!

如果我說任何藝術都是少數人的專利!是不是有人會拿起板磚攆著我拍?

如果我說書法同樣是小眾藝術,如果抱著怡情養性、陶冶情操的想法,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書法愛好者!但離書法後邊那個“家”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是不是每一個都會搬個小板凳坐下來聽我慢慢講!

一個是要拿磚攆著我拍!一個是瞪大眼睛要聽我講!其實上邊兩句話說的意思是一樣的!

事實就是這樣,雖然現實中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有些行當的門就是隻為少數人開的!他們可以進去,但最終能走到哪裡?向何處去?還要看他們的先天的悟性和後天的堅持和決心!

有的人先天悟性高,所以學什麼都很快能上手,只是後天沒有去堅持或沒有興趣去做更深入的研習,但他們對這門藝術是非常瞭解的!比如書法!

一個真正的書法愛好者不僅僅是隻會寫字他們更知道書法背後的故事,他們更知道學習書法練習書法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可以這樣說,他們更懂得怎樣去學習書法,而那些每天堅持練習書法的人未必真正能走得更遠!

任何一門技藝的學習都離不開這三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比如書法,要做一個真正的書家或愛好者首先要弄懂什麼是書法?它的起源、變化(演化)、走向(發展)落腳(歸宿)這是其一是什麼?

其二要知道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學而不是那樣學?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為什麼會出現楷行草隸篆?為什麼會有《蘭亭序》?為什麼會出現二王?為什麼會有楷書四大家?為什麼在古近現當會出現那麼多書法流派?

其三就是把不是書法的書寫表演和醜書混為一談!那樣會殘害書法、玷汙書法!會使書法走向不歸!


冀之筆


因為書法是一種大眾藝術,雖然有的人不一定練過書法,不一定臨過帖,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中華語言和文字,況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書法作品,對於書法作品的美和醜,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



比如說我們把王羲之的書法,放在一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老農民面前,即使他詞彙貧乏,但是他也能說出,這個字兒寫的真好。但是這個字到底好在哪?他就說不清楚了。


但凡有一點兒書法常識和理論的人,肯定就能說出子醜寅卯。雖然他不是懂得很多,但是他可以根據自己懂的那一點點,對一幅書法作品進行評論,這一點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

打個比方說,即使說沒有讀過書的人,他們見到大山或者是特別高的樹,都不盡感慨一番,呵,多麼雄偉呀。再比如見到那個浩瀚無垠的大海,也會感慨一番,呵,多麼波瀾壯闊呀。他雖然讀的書很少,但是他生活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大環境中,他有時耳濡目染,就能夠聽到一些關於這方面的詞彙和知識。他也就記住了,也就學會了。


所以我說,一個書法愛好者,對別人的書法作品進行品評,是根據他自己的一點點經驗和常識,雖然有侷限性和片面性,但是也不能說是亂噴。

我們普通老百姓對原子彈不懂,對載人航天飛機不懂,對這些不懂的東西,他們敢亂噴嗎?他們不敢,對自己根本不懂的事物發表議論,羞死人啦。因為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還有廉恥的。


水電工老路書法


一評論變成博取眼球的消遣。網絡的出現,讓大家的評論,更為自由,正是因為在幕後,大家也不知道你是誰,所以漫天的評論,變成了一種博取眼球的消遣。會寫兩筆字的,都認為自己成了書法家,看別人寫的字總是這兒不好,那兒不足,總是認為別人寫的都是醜書,只有自己的書法,才認為是書法的正統,其實這些都是一些,扭曲的想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我們在公園裡面看到有大爺大媽吹拉彈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會聽,流行歌曲,也有一些高雅的會聽,古典經典曲目,但是在,公園裡面看到大爺大媽的現場,吹拉彈唱,很少會有人站出來說他們,的吹拉彈唱是業餘的失,不足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的,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沒有勇氣去,面對面的站出來,說明這個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還不如大爺大媽的業餘水平,所以他沒有這股勇氣站出來說。但是如果要把這個視頻放在網上,我相信很多的人都會在下面,肆意的評論,認為自己的評論就是最牛逼的。


二會寫兩個字,認為就是書法家了。書法兩個字,輸在前,法在後,也就是書寫的人很多,但是懂得法度的人並不是很多,更何況真正成為書法家的人,那就少之又少了,我相信這三者的融合是,步步遞增的,會寫字是第一步,懂法度是第二部,有修養才可以成為書法家。現在正是因為大家,變得相對較為浮躁,會寫兩個字,就認為自己就把書法懂完了,其實你可能會對書法有了解,你可能是書法的愛好者,但是評論需謹慎,莫隨意的批評,拿沃興華的書法來說,其實他傳統書法上面下了非常深的功夫,然後他又跳出來,從學術方面進行,創新和嘗試,當然他的書法在當下,可能大部分人是沒有辦法,從一個常規的角度,去看得懂的,因為他的書法,在傳統的基礎上,已經有了一些新的發展,新的事物發生的時候,很多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這個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但是正是因為網絡的出現,然後大量不懂的人,發出了醜書的批評,讓他在四川的書法展覽夭折。從這個事情來說,網絡的聲音已經越來越重要,但是網絡容易代問大家的,一些觀點,因為網絡的聲音並不一定是準確的,在書法上面,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敢於闖,敢於堅持,才能夠看得到,最後的勝利。


三不懂評論需謹慎。在似懂非懂的時候,需要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加紮實更加豐富,要加強自我的不斷學習,才能夠有機會看得懂一些,當下藝術的發展走向,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藝術家寫的字都是好的,批評是有助於書法家尋找到正確的藝術道路,但是,如果在自己還不是很懂的情況下,肆意的批評,只能會讓書法,原本相對平衡的一種,創作生態打破,隨著大家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堅信,人們在藝術方面的享受,是需求會越來越急切,而且人們的欣賞水平也會不斷的提升,只有大眾的審美,同藝術的創作,達到一種相對,同步發展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的評論和批評,是站在同一個層級上的理性的建議,而不是肆意的謾罵,藝術需要一個,百花齊放的環境,而不能夠使一言堂一家獨大,只有不斷的,有人,敢於去探索,才能夠在藝術的道路上有所突破,如果大家只是墨守成規,那相當於是在倒退。

問題的回答來自於【國畫雅集】分享國畫知識,傳播傳統文化,歡迎您的關注,謝謝!


國畫雅集


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欣賞人人都會,美醜一眼即見,創造美的作品卻不是人人能夠所為。這正是藝術的重要價值和魅力所在之一,如果一個人的作品曲高和寡,陽春白雪,未必稱的上是真正的藝術。何況,欣賞是所有人的權利和基本能力,說句難聽的話,一些動物也是懂得欣賞的。



不過一般人對美或藝術的欣賞只是從表面上出發的欣賞,也就是視覺觀感上的欣賞,這種欣賞是淺顯的、粗糙的,甚至是情慾上的欣賞,而業內的人士的欣賞是理性化學術化的欣賞於批評,是藝術化的欣賞,甚至是站在社會學、美學、藝術哲學角度的欣賞,他們之間的欣賞有本質上的區別,故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說法。他們的欣賞,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從大眾傳播的角度來看待藝術,藝術應當是雅俗共賞的,這樣的作品才配得上藝術這個稱呼和具有藝術價值、生命力。

就書法欣賞方面來說,關於書法評論問題當然是業內人士的評論為主,一般情況下,圈外人士中有自知之明者是不會妄下斷語的,只有那些無知的人才會毫無根據的胡言亂語一通,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但不是沒有。

從深層次上說,書法藝術並不是人人都能夠看得懂的,畢竟圈外人士看的只是皮毛,圈內人士從宏觀上說,他們的評論還是客觀公允的。



對於這兩種現象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接受,大可不必去爭論個沒完沒了。不管業內業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即可,不必要去陷入無休止的口舌之爭或口水戰裡。

所以,我們要尊重任何方面的評論和聲音。藝術雖然有兩種創作狀態,熾情和虛靜,但歸根結底,本體上仍然是理性為主導的藝術,否則就不是藝術而是淺陋愚昧或原始。


翰墨書道


我非常喜歡〈悟空問答〉這個專欄。對有關書寫技法、訓練模式方面的論題,我特別觀注,偶爾也參與留言和發表評論。



我發現,在眾多對書法問題發表評論者當中,不懂書法的佔絕大多數,其中,99% 屬於似懂非懂,尤其對書法美學不甚瞭解,雖然練了幾年書法,自以為有書法功夫,卻不懂書法藝術……但是,這些人卻是熱心觀眾。儘管當中有的人總是胡說八道,口無遮攔到處亂噴,總體上看,說明對書法還是很感興趣的,否則也不在這裡現形了,這也是可喜的地方。他們是書法活動的主要受益人,如果能正確引導,將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對營造書法大氛圍能起到積極作用。



有人把發表不正確言論的叫所謂噴子,當然這是貶義詞。我覺得,對這些人不能一概而論。他們當中,學識修養差者有之,不學無術孤陋寡聞者有之,盲目崇拜感情用事者之……大致有兩類,一種是正處在書法萌芽期,對高難度的書法形式理解不了,或者說不喜歡,但嘴尖舌快。另一種是已經練了許多年書法,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對書法並精通,認為有評價他人的資格……



從他們的言論中可以看出,都是沒有書法真功夫的莽士勇夫,卻膽大妄為,什麼都敢品頭論足,而且言辭偏激,強詞奪理,沒有事實根據,缺少邏輯性,堅持歪理邪說……也就在所難免了。這是書法青春期和書法更年期的表現。

也難怪,書法發展到今天,雖然已確認為是一門藝術專業學科,但是,書法藝術學術理論體系、書法教學與訓練方法體系,仍處於不健全狀態,尚有很多盲點誤區。



從目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書法大獎賽、書法展覽、書法考級、書法培訓等活動現象看,絕大多數人留於寫字那種技術層面,甚至以畫字為代表的醜書風氣挺嚴重,導致人們對書法藝術這個概念,在認識上非常摸糊,更不懂什麼是書法文化之說了。這是造成現如今書法文化環境混亂,紛爭四起,“軍閥爭戰”的重要因素。



另外,加人心浮躁,功利思想嚴重,真正對傳統書法確實有研究的極少,能夠引領人們走正確書法軌道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尤其是那些被粉絲捧上天了的所謂著書法家、教育家,他們早已忘了自己的歷史責任,只顧出名攢錢,非但不潛心研究書法課題,還用雜耍式的醜八怪字體挑戰傳統。甚至有的×××書法教授,拿著國家發給的高額薪金,卻幹著糟蹋書法的勾當……這是當今書法界最突出的現象。



把毛筆字寫規矩了被貶斥為美術字,寫出了個性和新意被批評為瞎劃拉……到底怎麼寫才對呢? 出現如此極端的對陣之勢,怪就怪書法家長們在謀求自我痴醉癲狂上競相追逐,故弄玄虛,把寫字神化了……

我一直認為,中國書法是文化符號,是學問不是未解之謎。原本並不是什麼神秘之物,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書寫技藝而已……



書法未來到底將走向何處? 如何完善書法文化體制,怎樣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用什麼方式讓人們充分的感受到書法雅俗共賞、魅力無窮……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共同深思和探討的。

對上述純屬見解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發佈的相關信息,旨在互動交流。謝謝!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第一個問題:評價書法的信心來源

因為國家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除非自己因素不願意去讀外,幾乎每一個人都上過初級中學,具備一定的書寫能力,也就是說基本上都認識漢字。既然認識漢字,當然也就有了自己的知見,雖然這種知見也許不一定正確。

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工業技術細分很多,有很多高科技或者行業大部分人是不懂的。而漢字似乎大家都認得,評價認得的總是比不知道的覺得更靠譜。

很多人認為,書法不外是寫字,寫字誰沒有寫過,所以評價書法自然覺得都有自己的經驗。

第二個問題:書法藝術是不是誰都懂

在古代,是沒有什麼書法藝術之說的,老實說都是寫字,記錄日常事件和文化活動用的。只是有些人愛好研究,字寫得特別好,然後大家就喜歡他書寫的東西。這些字寫得好,都是高官貴族,因為古代紙很貴,窮人既不認字,更不可能寫字了。

即使是人人讀書的現代,對於寫字這件事,其實大家也就寫寫鋼筆字。寫毛筆字的真不多,沒寫過毛筆字,而評論毛筆字,那確實是有點瞎說。

但是得益和現代科技發展,古代留存的大量字帖,大家都很方便的能看到,雖然寫得不多,但是也是看見豬跑的人嘛!也不能說人家毫無認識。

綜合來看,你愛好寫你儘管寫你的,你的字都經不起噴,那水平絕對不不會太高。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蘇東坡 、米芾...........哪個人的字沒被噴過,古代有噴,現代也有人噴。就你現代所謂的書法家,寫幾個破字賺去一架飛機,還不讓噴,你算老幾啊!


非想的維度


噴子多?那是因為裝神弄鬼,故作高深的偽書家更多;看不懂?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未必寫得好,但字的美醜難道也看不出?自己未必是美女帥哥,誰是美女帥哥還是分得出的。書法如人,美醜一目瞭然,何必故作高深!


Richard219


過去書法是每個中國人的必修課,我的父輩,識字不識字都重視書法。他們理解的書法很直觀,即好看。就象一個人的美醜,未必非得是選美評委。吳冠中就喜歡把自己的畫拿給老農看,問的是好不好看,而不是什麼構圖或色彩之類專業名詞。真正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雅俗共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