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有的人不會說話,說話總讓人感覺心裡頭堵的慌。有的人一說話,別人就非常喜歡聽,讓人有春天般的溫暖。差別在哪裡?其實不是那個人的語文程度高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這個他人心裡的感受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什麼是同理心呢?指的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有一個認知性的把握。同理心的體現主要是在情緒自控,傾聽能力、換位思考以及表達尊重這幾個和情商相關的方面。同理心不是簡單的同情,它比同情更加重要。也不完全是天生的,後天的努力也可以培養提高。同理心是溝通技巧中最重要的一個基礎。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在工作中,同理心可以讓我們更加設身處地地去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瞭解他們的需求,也可以讓同事之間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好地合作。而在生活中同理心有助於提升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也能夠大幅改善朋友之間的關係。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有一對夫婦經常開車一起出去。在等紅燈時,總會碰到有人拿著各式各樣的傳單向車裡坐著的人遞過來,丈夫總是認為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就不要,怕浪費了這頁傳單。而妻子則每次都會接過來。有一次當妻子接過傳單後,丈夫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沒有想到妻子說出了這樣的話:他們的任務是發傳單,他並不知道誰需要,誰不需要。你接了他的傳單,他的任務就完成了。不然他會為完成任務而發愁。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這樣一件小事,丈夫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而妻子則從發傳單者的角度設身處地思考,可見兩個人的同理心水平是不同的。


同理心有不同的等級: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第一級: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做事情很少考慮他人的感受。

第二級:能夠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做事情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第三級: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

第四級: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和體諒別人,並以此作為工作的依據。


要真正擁有同理心,要突破以下幾個難點: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第一、自己固有的知識會阻礙自己的同理心。我們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往往是理解他人的巨大障礙。勇敢地拋棄過往的經驗,保持開放的心態,需要很大的勇氣。可是,也只有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侷限,才能真正地具有同理心。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第二、承認自己的觀點也有可能是不正確的。人們通常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停止有意識地學習,他們往往認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知識已經足夠了。以後就憑經驗辦事就可以了。但是這個世界變化的很快,而且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固有的觀念就不一定是正確的。對於很多的人和事,我們有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就很難接受別人的觀點。但是,只有勇於突破,敢於挑戰自己的固有觀念的人,才能夠具有同理心。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第三、同理心要結合背景。我們成長的背景和教育的背景不同,可能會導致我們在溝通時這樣那樣的誤解。同理心就是要求我們去了解對方的背景,真正去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在人際交往中去培養自己的同理心,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你對別人越是真誠,就越善於體諒、傾聽,尊重或者是寬容別人,別人也就更容易對你真誠和信任。如果繼續下去,這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你與別人之間的信任和理解。

同理心—人際關係改善的基礎


所以,同理心不僅是為了理解別人,也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自己。同理心並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別人的觀點,而是在處理問題之前,充分地考慮別人的需要。擁有同理心,就會改善溝通效果,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付之於實踐,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同理心,那麼你的親密關係、社交關係及與工作同伴的關係,都有得到大幅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