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望鄉》是八十年代引進大陸的一部日本影片,公映後曾經轟動一時,今天看來,這部影片中的藝術技巧依舊散發著動力的魅力。

這部影片看似寫的是女人面向男人的肉體出賣行為,但作為一個藝術作品來說,它的核心卻是兩個女人是如何心靈溝通的,而影片的主要情感轉換部分,也放在了這兩個女人的靈魂深處的相互感應上來。

影片的重點,自然是妓女的生活。但影片對妓女生活的描寫,毫無情色與淫慾的成分在內,它運用各種手段,來淡化妓女題材的豔靡傾向。影片一直把妓女部分的內容放在親情的盪滌之下,放在老年殘生的映襯下,放在女人強烈的痛苦的反叛下,這使得出賣肉體部分成為影片中張揚的一種罪孽,而絕沒有情色的賣弄。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這種親情的盪滌,是通過哥哥這一角色來表現的。影片中的阿崎,從小就定位在一個親情的家庭的範圍內,提取了觀眾對親情的溫柔的體驗,從而剝去了這個角色在跌入風塵之後的任何下流的想象。因為觀眾無法背叛自身的親情,無法在自己的親情的體驗上,施展自己的黃色趣味。影片中的哥哥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實際上是讓觀眾參與到影片的角色體驗中去。

老年阿崎婆的怪異的形象,也有效地衝淡了年輕時妓女生涯的色情賣弄。她的孤獨,她的警惕,她的破敗屋子,那些陰鬱怪異的貓,都洗刷了任何可能的滋生色情意味的背景粉色。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而年輕阿崎的那種強烈的反抗,更是把一個女孩的孤苦無助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通過阿崎婆之口,表述了她一輩子對性的厭惡寫反感。在此基礎上,影片講述了她的唯一一次愛情過程,則使人們窺見她靈魂深處的那麼一種溫暖的色澤。這一切,都使阿崎的形象相當的飽滿,把她對妓女生活的抗拒、被動的接觸及靈魂中那麼一種出汙泥而不染的精神,都作為重點部位進行了表現。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可以看出,影片對阿崎的妓女生活並不是沒有側重的,而重點選取了反映她性格側面的主要方面,來完成人物的塑造,其目的,就是盡力減少她身上的淫慾成份,還原她作為親人,作為女人的那一種直擊感情的層面。相比之下,影片對她到哈爾濱的段落,就沒有作出過多的描寫,這時候她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應該說不是值得說的,特別是她丈夫死在回國的路上,但由於這些情節涉及到侵略者等這些不光彩的事情,更因為這背後提到了她可能存在的那麼一種幸福,都被影片捨棄了。可以看出,影片對完成人物塑造,作了不著痕跡的選擇。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但回憶部分塑造的年輕時阿崎的形象,基本是以一種紀實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沒有什麼性格的進展,只是紀年式地表現了她的生活狀況。影片真正顯示出靈魂衝突的地方,恰恰是影片主角、女記者三穀圭子與阿崎婆之間是如何一步步走近的,並揭開了一個女人的隱秘的世界。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影片感動人的地方,是慄原小卷的高雅的氣質與粗俗、骯髒的阿崎婆之間的反差。作為一個時尚的女人,女記者在接觸阿崎婆的過程中的那種尊重,那種溫婉,那種無所隔閡,都體現了一種現代良知的情境,而這種狀態,恰恰是阿崎婆最為感動的地方。她從記者那裡,感受到了世界上還有一種重視的眼光,來對待自己這麼一個孤獨的女人。影片突出了這種反差,也藉此像一道陽光照亮過去的晦暗的歷史。當影片中的記者向阿崎婆喊出“媽媽”的時候,影片達到了一種不動聲色的感動人的地步。這是對飽受汙辱的女人的一種精神的尊重,畢竟她在被動地開始自己悲慘人生的時候,她進行了反抗,還有著那一絲靈魂的純潔(現在與回憶達到了一種相輔相成的交融),當女記者脫口而出一聲“媽媽”的時候,可以說是恰到火候。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影片拉大女記者與阿崎婆文化、形體、氣質上的差異,使這兩個一個天一個地的角色,進行了情感上的碰撞,這是影片把握的準確地方。女記者沒有高高在上,阿崎婆雖然人老珠黃,但是,兩個女人在情感上卻沒有差距。外表上的差異,而靈魂的平等,是構成影片感人的原因。女記者與阿崎婆在影片最後達到了一種靈魂相通的平等,這才是影片的可貴的地方。想想中國電影中,一個城裡人與鄉下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突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張藝謀電影《千里而走單騎》中,高倉健幾乎成了一個獨角戲,他是高高在上的,而中國人,卻像他面前的小丑一樣,幾乎走馬燈在他面前晃過來蕩過去,缺乏與他進行相互感染的動人成份。就是高與楊楊的對手戲,也僅僅表現了楊楊的一些外在的形態,卻沒有他凝聚著鄉村本性美好的一些動人因素。這使得楊楊這一角色,也似乎是一個外來人眼中看到的陌生的孩子,張藝謀在對楊楊的態度上與一個日本人沒有什麼差別。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在《望鄉》中,女記者打開阿崎婆的話匣子的重要原因,也是由於他們的平等的共同的命運所致。只有他們擁有了共同的女性的立場,才能使她們心靈相通。影片是通過女記者在屋子中受到一個男人非禮後,才激起了阿崎婆對過去回憶的信心。女人容易受戕害的特點,使她們同命相憐起來。可以說,影片中的那種當代色慾橫流的男人,使女記者與阿崎婆都作為這種男人的受害者的地位,而得到了角色認同,這才使阿崎婆願意回顧不堪回首的過去。可以說,影片中的那種“不是東西”的男人,是激發女記者與阿崎婆溝通的一個重要的催化劑。這種催化劑一如《遠山的呼喚》中那個虻田對民子的非禮導致了男女主人公愛情的萌生。這就是“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的道理,一般愛情片中,這種滄海,無非是自然災害與人類禍害。

《望鄉》淡化了妓女題材的情色內容,而突出了兩個女人的心靈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