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現如今,大大小小的雙年展已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但對於中國人而言,這尚算是一個新事物。

那麼,雙年展源於何時?為何它能夠成為世界各地爭相舉辦的文化名片?

我們從雙年展的源頭——威尼斯說起。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對於威尼斯這這座城市而言,藝術更像是上帝的恩賜,自文藝復興後,從威尼斯畫派到現在的雙年展,即便是它的港口已不再如往日般喧囂,即便是它的商人們已不再富饒,但藝術始終伴隨著這座城市。

五百年前,威尼斯人們用金錢與品位推動著藝術前行,今天,藝術為威尼斯人帶來世界各地遊客的財富。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威尼斯畫派油畫

而威尼斯雙年展,更是這座城市的招牌,雙年展,顧名思義即每隔一年舉辦一次。這個全世界最具影響力、也是最早的雙年展,誕生於1895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前行,藝術形式的不斷增加,它的組成部分:威尼斯電影節、建築雙年展、音樂節、歌劇節、舞蹈節已有隱隱超越藝術雙年展的勢頭了。

在雙年展這一形式誕生前,推動藝術前行的,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展覽便是法國官方的藝術沙龍。但伴隨著印象派崛起,現代藝術的誕生,這一官方維護文化穩定的工具已跟不上時代,因過於保守的評判標準、僵化的審美趣味而備受詬病,逐漸消失在藝術舞臺中。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

而支持一場大型展覽所必需的科技、交通、乃至通信技術,也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為國際性展覽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基礎。

1887年,當世界藝術還在聚焦於巴黎時,威尼斯,一場千餘件作品的商業展覽正如火如荼的舉行。這場展覽銷售出大量的作品,而展覽所得的利潤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以此換來長期使用的免費場地,這構成了雙年展的基礎。

因此,在當時的市長塞萬提可(Riccardo Selvatico)的策劃下,在聖馬可廣場的一家咖啡館裡,威尼斯雙年展以基金會的形式正式誕生。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翁貝託一世

1895年4月30日,雙年正式開幕。以慶祝意大利國王翁貝託一世的銀婚之名,邀請其攜王后出席。威尼斯雙年展從此一炮而紅,二十二萬人觀戰,近516件藝術品參展,其中186件銷售出去。

但這時的雙年展,完全是一個地區性的商業展覽。甚至這座威尼斯城,也如文化遺產般保守固執。印象派、野獸派完全沒有對此地產生任何影響,甚至因為一幅裸女畫,還引起了威尼斯教會最高教長的憤怒與批評。

它如果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理念與估值,怕是絕沒有未來的輝煌可言的。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意大利本土未來派藝術

隨著意大利本土的現代藝術運動逐步興起,那些年輕的藝術家們開始走上舞臺,並誕生出了未來派藝術,如契裡柯等人。這些年輕人們開始以雙年展為舞臺,與保守勢力產生劇烈衝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倒逼雙年展開始變革,而這時,雙年展也已不滿足於一個地區性展覽的地位。

雙年展的點睛之筆出現了。如同奧運會、世界盃一般,一個由各自國家出資、參展、運營、宣傳的國家館組成的,藝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出現了。作為本國文化的終極展示平臺,它即可以吸引本國人民,又為各國提供了一個文化輸出、宣示本國國力的大舞臺。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馬列維奇作品

比如1924年,剛剛誕生的蘇聯便在這裡插上了錘子鐮刀旗,和代表著前衛的馬列維奇抽象作品。而隨著二戰的爆發,威尼斯雙年展一度成為軸心國的獨角戲,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曾在此修建法西斯場館。

國家館之外,由專業策展人負責的主題館,也成為藝術的學術最前沿。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等現代藝術都曾經在此舉辦過回顧展。

至此,威尼斯雙年展的格局已定,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文化交流平臺。而它相對成熟的模式,也為其他展覽提供了模板。隨著1951年,根治南美的聖保羅雙年展誕生,1954年,卡塞爾文獻展舉辦,世界三大藝術展的格局已定。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威尼斯雙年展俄羅斯國家館

一個國家的藝術,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綜合實力的體現。比如非洲國家的藝術,就少有人關注,但這並不代表非洲並沒有輝煌的文化與藝術。那麼,作為二戰後的頭號強國,美國,他們的藝術是如何走上世界舞臺,並把控藝術話語權的呢?也是以威尼斯雙年展為跳板。

1948年,著名的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攜新興的抽象表現主義登陸歐洲,這也是歐洲人受此大規模接觸美國本土藝術家們的作品。但直至1964年的勞申伯格獲獎,美國人才在此大獲全勝。無論歐洲人如何不屑,在國家機器的支持下,新的藝術史已書寫,美國已取代了歐洲,成為了新的世界藝術中心。

這便是雙年展這一形式的來源與歷史。

每個城市都想辦“雙年展”?—從威尼斯看“雙年展”的歷史

威尼斯雙年展展覽現場

現在,每年都有近百個雙年展在世界各地舉辦,如今它已成為推動藝術前行,展示最新藝術發展的最重要舞臺,但隨著時代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這一形式,比如雙年展淪為名利場等質疑,但更為關鍵的是,這一平臺已越來越像一個藝術家們自娛自樂、自說自話的舞臺。

如何能將更多的人吸引進藝術的生態圈?

亦或者說在這個時代,現代藝術本該就是越來越小眾的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