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双年展已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尚算是一个新事物。

那么,双年展源于何时?为何它能够成为世界各地争相举办的文化名片?

我们从双年展的源头——威尼斯说起。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对于威尼斯这这座城市而言,艺术更像是上帝的恩赐,自文艺复兴后,从威尼斯画派到现在的双年展,即便是它的港口已不再如往日般喧嚣,即便是它的商人们已不再富饶,但艺术始终伴随着这座城市。

五百年前,威尼斯人们用金钱与品位推动着艺术前行,今天,艺术为威尼斯人带来世界各地游客的财富。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威尼斯画派油画

而威尼斯双年展,更是这座城市的招牌,双年展,顾名思义即每隔一年举办一次。这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也是最早的双年展,诞生于1895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前行,艺术形式的不断增加,它的组成部分:威尼斯电影节、建筑双年展、音乐节、歌剧节、舞蹈节已有隐隐超越艺术双年展的势头了。

在双年展这一形式诞生前,推动艺术前行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展览便是法国官方的艺术沙龙。但伴随着印象派崛起,现代艺术的诞生,这一官方维护文化稳定的工具已跟不上时代,因过于保守的评判标准、僵化的审美趣味而备受诟病,逐渐消失在艺术舞台中。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而支持一场大型展览所必需的科技、交通、乃至通信技术,也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国际性展览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

1887年,当世界艺术还在聚焦于巴黎时,威尼斯,一场千余件作品的商业展览正如火如荼的举行。这场展览销售出大量的作品,而展览所得的利润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以此换来长期使用的免费场地,这构成了双年展的基础。

因此,在当时的市长塞万提可(Riccardo Selvatico)的策划下,在圣马可广场的一家咖啡馆里,威尼斯双年展以基金会的形式正式诞生。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翁贝托一世

1895年4月30日,双年正式开幕。以庆祝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的银婚之名,邀请其携王后出席。威尼斯双年展从此一炮而红,二十二万人观战,近516件艺术品参展,其中186件销售出去。

但这时的双年展,完全是一个地区性的商业展览。甚至这座威尼斯城,也如文化遗产般保守固执。印象派、野兽派完全没有对此地产生任何影响,甚至因为一幅裸女画,还引起了威尼斯教会最高教长的愤怒与批评。

它如果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理念与估值,怕是绝没有未来的辉煌可言的。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意大利本土未来派艺术

随着意大利本土的现代艺术运动逐步兴起,那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开始走上舞台,并诞生出了未来派艺术,如契里柯等人。这些年轻人们开始以双年展为舞台,与保守势力产生剧烈冲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倒逼双年展开始变革,而这时,双年展也已不满足于一个地区性展览的地位。

双年展的点睛之笔出现了。如同奥运会、世界杯一般,一个由各自国家出资、参展、运营、宣传的国家馆组成的,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出现了。作为本国文化的终极展示平台,它即可以吸引本国人民,又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文化输出、宣示本国国力的大舞台。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马列维奇作品

比如1924年,刚刚诞生的苏联便在这里插上了锤子镰刀旗,和代表着前卫的马列维奇抽象作品。而随着二战的爆发,威尼斯双年展一度成为轴心国的独角戏,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曾在此修建法西斯场馆。

国家馆之外,由专业策展人负责的主题馆,也成为艺术的学术最前沿。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艺术都曾经在此举办过回顾展。

至此,威尼斯双年展的格局已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平台。而它相对成熟的模式,也为其他展览提供了模板。随着1951年,根治南美的圣保罗双年展诞生,1954年,卡塞尔文献展举办,世界三大艺术展的格局已定。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威尼斯双年展俄罗斯国家馆

一个国家的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综合实力的体现。比如非洲国家的艺术,就少有人关注,但这并不代表非洲并没有辉煌的文化与艺术。那么,作为二战后的头号强国,美国,他们的艺术是如何走上世界舞台,并把控艺术话语权的呢?也是以威尼斯双年展为跳板。

1948年,著名的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携新兴的抽象表现主义登陆欧洲,这也是欧洲人受此大规模接触美国本土艺术家们的作品。但直至1964年的劳申伯格获奖,美国人才在此大获全胜。无论欧洲人如何不屑,在国家机器的支持下,新的艺术史已书写,美国已取代了欧洲,成为了新的世界艺术中心。

这便是双年展这一形式的来源与历史。

每个城市都想办“双年展”?—从威尼斯看“双年展”的历史

威尼斯双年展展览现场

现在,每年都有近百个双年展在世界各地举办,如今它已成为推动艺术前行,展示最新艺术发展的最重要舞台,但随着时代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形式,比如双年展沦为名利场等质疑,但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平台已越来越像一个艺术家们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舞台。

如何能将更多的人吸引进艺术的生态圈?

亦或者说在这个时代,现代艺术本该就是越来越小众的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