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黃金十年”的說法其實並不準確

1997年,於展弘以設計師的身份,在廣州開創了自己的珠寶品牌公司。在他看來,身份的轉變使他更加清晰的看到,這個行業的痛點以及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裡。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黃金十年”是近期被業內資深人士常追憶的詞,通常是被認為從2003到2013的這十年,珠寶產業所迎來的機遇及發展。

但在於展弘的回憶中,從1998年與臺商共同開發緬甸礦場,使他獲得了人生中最大的第一桶金,到2014年行業內首次出現轉折,並以2015年業績整體下滑作為節點,於展弘經歷了從珠寶設計師到自主創業,使得公司分支遍佈全球各地,再到現在更多的以獨立設計師的身份,出現在消費者眼前。“黃金十年”的說法在他想來,確實不太足以形容過去的珠寶行業。


從更專業的角度,於展弘認為有三點真相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珠寶設計師於展弘

第一,珠寶成為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尚短,其實從業者很難從中尋找到規律。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古代,珠寶便是王公貴族彰顯自己高貴身份的象徵之物,也自然珠寶成為行業,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非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奢侈品珠寶,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長期受到了政治和經濟因素的雙重限制。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也因此,珠寶成為產業在我國的發展節點,通常會被認為是從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為開始點,並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正式形成。

所以於展弘認為,傳統經濟學中的歷史研究方法,並不適用於這樣一門多少新興的珠寶產業,相關從業者其實很難從中尋找到規律。毋庸置疑的是,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第二,得益於短時間內的利好因素較多,有關珠寶產業的消費勢頭被直接帶動。

於展弘認為,這樣的利好因素有兩點。

首先,中國經濟的穩步高速增長作為大背景,使得居民收入水平出現大幅度增長,奢侈品的消費需求正在快速湧現;其次,政府也先後出臺了不少有利於珠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其製品市場的國內全面開放等),以及相應的標準還有規定(比如《金銀飾品標識管理規定》、《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等)。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中國產業信息網相關數據調研

如此推動的結果是,珠寶產業內的各項指標數據在呈現幾何倍數般增長。如上圖,是由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的,上海鑽石交易所2001-2016年鑽石交易額統計。要知道在世界珠寶市場中,鑽石飾品一直佔據主導地位。雖然鑽石飾品零售業在中國起步較晚,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鑽石鑲嵌首飾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

再拿年複合增長率來舉例。可以看到的數據證明,在2008年以前,國內珠寶產業以平均15%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發展,而從2008至2015的這七年間,年複合增長率最高可達至33%,由此國內強勁的珠寶消費勢頭可見一斑。

年增長率與年複合增長率的比較:前者是一個短期的概念,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可能處於成長期或爆發期而導致年度結果變化較大,但如果以後者作為衡量標準,正因為以長期時間作為基礎的核算(計算方法為總增長率百分比的n方根,n相等於有關時期內的年數),所以更能夠說明產業增長或變遷的潛力以及預期。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第三,對任何產業而言,過快的經濟發展都是把雙刃劍。

行業內都在說2015年是珠寶產業的一個下滑節點,可於展弘認為,低迷態勢出現的徵兆,其實一直都有隱約浮現,只不過需求與生產之間所出現的嚴重失衡,在2015這一年大爆發罷了。在《珠寶設計師生存報告:不妥協,於展弘與他的堅持》一文中,於展弘著重提到了行業內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但與之相對的,還有幾點成因需要說明,首先便是產能過剩問題。

眾所周知,過快的經濟發展不一定是真的說明,這個市場極其繁榮,也有可能是在預支未來幾十年的市場發展,更何況珠寶作為奢侈品,如果從業者都被繁榮的市場表面裹挾著往前走,那麼珠寶零售業的迅速擴張便成為了現實。

“身邊的朋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將幾家珠寶店鋪連鎖成幾十家,他們除了掙錢,也不知道這其中的原有,只不過大家都這麼做。”

產能過剩是一件再理所應當的事情。從業者真的都在一方面積極的擴展上游產業鏈,而另一方面又不去在意下游的消費者需求。那麼這樣的結果是近兩年業內企業思考最多的,一定不是原創設計出新的產品,而是如何減輕自身的庫存壓力,賣不出去已成為了現狀。可以說,同質化現象的出現,前提是產能過剩,然後便是行業內的徹底無序競爭,會發現,在今天從業者又開始不約而同的玩起了價格戰,看誰賣的最低唄!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惡性循環就是這樣形成的,這才是於展弘最擔憂的問題。現在有很多跡象表明,020在逐漸又成為業內最新關注的焦點,畢竟隨著傳統的運營模式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門店成本不斷提升,在這個節點的信息化又成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最佳方法。說實話,對於珠寶行業的未來,於展弘難以保持樂觀。在他看來,對於大多數的企業而言,首先思考的是跟風二字,而不是找到自身的定位以及特色。

同樣的一句話說了很多遍,不管這個世界變成如何,於展弘始終堅信的,是珠寶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在設計、研發、產品以及服務上,也只有真正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會成為最終贏家不管是此前歷經行業內的火熱,還是現在乃至未來幾年內所出現的市場低迷,這一點永遠是不可辨駁的真相。


下期預告:翡翠全揭秘:玻璃種之父於展弘

珠寶產業過去篇:設計師於展弘是親歷者,也是訴說者

玉中之王的翡翠

說起玉文化,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成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中所代表的,為正義事業所犧牲的精神;自然也有可能是,詩詞“化干戈為玉帛”中所代表的,愛好和平以及友好的內涵。

因此,以玉為載體,已經深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併成為了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過,玉是東方精神生動的物化體現,也意味著玉的種類實在繁多。所以,玉的核心在於展弘認為,一定是被稱之為“玉中之王”的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