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巴薩式傳控已成往事,亡羊補牢如今還不算晚

世界盃首輪小組賽打到第13場,我們又迎來了一場大勝,比利時3比0輕取世界盃新軍巴拿馬,在小組頭名的爭奪中佔得先機。在小組賽首輪各大強隊紛紛爆出冷門的俄羅斯之行中,為自己正名。可是看完比賽,我們發現,雖然比分看似一邊倒,但比利時贏得並不輕鬆,頗吃了些皮肉之苦。巴拿馬雖然是頭一次進去世界盃決賽圈,卻一點不怵場面,能力有限的他們還是拿出了要和比利時掰掰手腕的架勢。防守上不惜付出犯規代價,回收的速度很快,偶爾發動反擊也是思路清晰。加上防守動作堅決兇悍,很有早年大賽原生態的對抗感覺。

巴薩式傳控已成往事,亡羊補牢如今還不算晚

而反觀比利時隊的上半場,和德國、阿根廷的打法簡直如出一轍,一味地強調傳控,強調控球,英超助攻王德布勞內,在上半時怎麼也找不到盧卡庫進行呼應。盧卡庫則在上半時只觸球7次——分別是射門偏靶1次,2次傳球找到隊友,4次被斷或傳丟。但是下半場的比利時,打法簡單粗暴,不在一味的去追求傳控,更多的強調處理球上的直接,讓盧卡庫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力量身高優勢,效果也立竿見影,盧卡庫梅開二度,奠定勝局。再看德國和阿根廷的正常比賽,傳控成為了九十分鐘的主旋律,1負1平的結果,讓人感覺傳控的套路在如今似乎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巴薩式傳控已成往事,亡羊補牢如今還不算晚

其實,曾幾何時,巴薩的傳控打法在瓜迪奧拉的調教下,風靡一時。當時各路群雄紛紛效仿,其中不乏德國、西班牙等世界強隊。而且收穫頗豐,彼時的西班牙在阿拉貢內斯、博斯克率領下連奪三屆大賽,一度,比賽的控傳比成為衡量一支球隊是否踢得華麗的依據,幾乎所有的球隊都將控傳視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根本。現在的比利時主教練羅伯託·馬丁內斯就是當時這一信仰的忠實信徒,哪怕他當時帶保級隊威根,也倡導以控傳為核心打法。

巴薩式傳控已成往事,亡羊補牢如今還不算晚

為什麼那時風靡世界的傳控流,現在卻不好使了呢?其實巴薩式傳控的精髓,亦或者說瓜迪奧拉控傳打法的內核,便是集齊一批水平極高的球員召喚神龍,大家思路同步,令對手無從盯防。此外,這種打法需要球隊長時間的磨合。球員能夠在長久的訓練中產生極高的團隊意識才可以發揮出極大的作用。這個思路,放在俱樂部,有一定的現實基礎,俱樂部可以通過引援短期提升球隊的實力;放在國家隊則幾乎無可能。即便是當時以巴薩為班底的西班牙,也只能做到形似,每場進球都少的可憐。

巴薩式傳控已成往事,亡羊補牢如今還不算晚

如今大賽之上,成績至上,弱隊必然屯兵後場,將控傳的空間擠得水洩不通。強求控傳,鄙夷簡單粗暴的打法,會讓強隊繼續吃苦頭。再看看冰島隊和瑞士這種高舉高打依靠定位球式的反擊,看看墨西哥那種全場逼搶快速傳遞走地面式的反擊,無一不讓各大立志加冕的強隊吃盡了苦頭。強隊之所以逞強,是因為打法不拘一格,能控傳破解密防當然很好。如若不然,那就必須要今早的換湯換藥,畢竟現在小組賽才剛剛進行了一輪,他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