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外賣平臺,保護隱私為何好事不能辦好?

外賣平臺,保護隱私為何好事不能辦好?

導讀

你是否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叫外賣下訂單時為了防止個人信息洩露,使用“化名”下單,過了幾天,賣房的、放貸的、銷售理財產品的乃至精準詐騙的電話就接踵而來,他們在電話中稱你訂外賣時所使用的“化名”,讓你不堪其擾。甚至有一些獨居女性,還會收到自稱是送餐員的“交友短信”或微信好友申請。

一張小小的外賣訂單,包含了你的姓名、地址、手機號和訂餐偏好,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將會留下不小的隱患。有些平臺早在去年就推出了“號碼保護”功能,但不少用戶對此並不知情,知情用戶在下單時也經常會忘記勾選這項隱私保護選項。

點外賣時的這步勾選,你知道嗎?

選擇預訂餐品、進入結算頁、支付下單……這是預訂一份外賣的基本操作流程,但或許很少有人留意到,在下單頁面中都有一個開啟“隱私保護”的選項。

記者在北京分別嘗試使用兩款APP進行點餐體驗。在使用其中一種APP過程中,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名為××水產的店鋪下單,在提交訂單的界面內,在“準時寶”和“支付方式”選項中間,夾雜著一項名為“號碼保護”的功能,該功能下有“對商家、騎手隱藏您的真實手機號,保護您的隱私”的註釋,但該功能為默認關閉狀態。

而同樣是在另一個APP中,記者在選擇另一家名為××拉麵店鋪內的餐品後,卻沒有在提交訂單頁面上找到“號碼保護”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家店鋪的配送方式均為“××專送”,也就是由××騎手進行餐品配送。

外卖平台,保护隐私为何好事不能办好?

根據系統對附近商家的推薦排序,記者依次選擇了10家由“××專送”或“××快送”的店鋪進行下單測試,其中僅5家店鋪的提交訂單頁面內包含“號碼保護”功能,且均為默認關閉狀態。也就是說,用戶在上述10家店鋪中下單時,只有50%的幾率能獲得手動開啟“隱私保護”的“特權”。

在××APP中,記者以同樣的方式依次選擇了10家店鋪進行下單測試,無論是商家配送還是××官方的“××配送”,用戶都可以在提交訂單頁的最底端勾選“匿名購買”的功能,但該功能也處在默認關閉狀態。

記者留意到,該APP在該項功能中進行了如下說明:匿名購買不會額外收費,費用將由該平臺承擔;當您主動撥打商家或騎手電話時,您的真實號碼會顯示給商家或騎手。

可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功能,緣何沒有“默認勾選”?

在微博和知乎上,記者嘗試使用“號碼保護”和“匿名購買”等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有不少網友吐槽這項“雞肋功能”。

微博網友@sinkcup表示,看了新聞報道得知下單時會隱藏用戶手機號,結果送餐上門時卻發現訂單上顯示了自己手機全號。在諮詢客服後才得知,

原來在付款前要手動勾選才能啟用該功能。該網友同時質疑:這麼好的功能為什麼不默認開啟呢?

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和11月,相關外賣平臺就先後上線了“隱私保護”這一功能。通過搜索引擎檢索發現,網上不時出現聲音呼籲兩家企業儘快將該功能“默認開通”,讓其成為一項普惠功能。

也有網友質疑,在註冊賬號時,就以“登陸即同意”這樣“默認勾選”的方式索取用戶共享位置信息、讀取手機短信、撥打電話等多項敏感授權。而當推出有利於用戶隱私保護的權限時,卻又開始“徵求用戶意見”,讓用戶手動勾選,其背後邏輯惹人猜疑。

外卖平台,保护隐私为何好事不能办好?

記者以普通用戶的身份分別致電兩家企業官方客服,就“為何不默認開啟號碼保護功能”做出詢問。其中一家客服人員表示,因為系統升級的原因,所以暫時還不支持號碼保護的默認開啟功能;另一家客服人員則認為“匿名購買功能有助於保護用戶隱私信息”,但也並不知道該功能為何處於默認關閉狀態。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兩家企業並沒有默認開啟“號碼保護”功能可能是出於商業成本考量,“每單網絡電話的成本是1毛到1毛5之間,在巨大的訂單量面前,如果默認開啟該功能,企業成本會增加不少。”

而根據媒體去年7月的公開報道顯示,如果在“匿名購買”功能上線初期做出預測,每天將保護200萬通電話和5萬條短信。

這樣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你認同嗎?

公開資料顯示,相關負責人在去年向媒體透露,××外賣計劃在2018年投入1億元資金用於隱私保護,更表示“因為有2.8億的消費者,那麼多人在用是對我們的信任,所以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隱私保護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責任。”

“推出隱藏號碼功能對用戶隱私保護是一種有益探索,但更應該在機制建設上多下功夫。”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專委會副主任張威認為,平臺如能在用戶下單時以更明顯方式提示用戶勾選“號碼保護”功能,並聲明如不勾選可能產生的隱患風險,將更有助於用戶的隱私保護。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認為,按照今年5月1日業已生效的推薦性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規定,涉及通過界面展示個人信息的(如顯示屏幕、紙面),個人信息控制者宜對需展示的個人信息採取去標識化處理等措施,降低個人信息在展示環節的洩露風險。“因此外賣平臺有采取相關措施保護用戶隱私的義務。”

此外楊東還指出,未做處理的用戶手機號直接顯示在商家或騎手的界面上,存在被變相收集的可能,在此將匿名購買或號碼保護功能做弱化處理,甚至需要用戶手動選擇,不利於企業切實履行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的義務。

有關專家建議,相關企業應依照先前承諾,進一步加強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以實際行動替代口號式宣言,切實承擔好企業社會責任。

最新回應:6月起默認隱藏用戶真實電話號碼

××外賣去年推出的“號碼保護”功能即將升級,在解決了運營商大規模接入技術不成熟等難題後,預計在今年5月底,“號碼保護”功能將全面覆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6月將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商家。

同時,此功能將在用戶端全部默認開啟,最大範圍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號碼保護”是××外賣於2017年推出的功能,用戶開啟後將對商家和騎手隱藏用戶真實電話號碼,保護個人隱私。今年,××外賣將投入1億元資金持續推廣“號碼保護”功能,在全國範圍默認開啟“號碼保護”,進一步加強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切實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

隨著“號碼保護”功能的優化升級和大範圍推廣,將會給用戶帶來更全面的保護,讓用戶獲得安全放心的體驗。用戶進入訂單頁面後,在訂單詳情下方可以看到號碼保護相關功能,騎手、商家均無法獲知用戶的真實電話號碼,相當於為用戶構建了一道“安全隔離牆”。

××外賣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號碼保護”功能,還從技術上建立了全方面的縱深防禦體系,通過數據加密、數據脫敏等多種隱私保護技術為用戶的信息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