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枸杞是名貴的藥材和滋補品,中醫很早就有“枸杞養生”的說法。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枸杞久服能堅筋骨、耐寒暑,輕身不老,乃中藥中之上品。”《本草綱目》記載 “枸杞子甘平而潤,性滋補……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此乃平補之藥。”眾所周知,寧夏枸杞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具有補腎養肝、潤肺明目等功效,受到中外醫學家與食療養生專家的高度重視。它也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品種,與瓊珍靈芝、長白山人參、東阿阿膠並稱為中藥四寶。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枸杞。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藥材名稱:枸杞(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果實),處方名為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寧枸杞、寧夏枸杞、寧夏杞子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肝經;腎經;肺經。

主治功能:主治為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痠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功能為養肝;滋腎;清肺。

①陶弘景:補益精氣,強盛陰道。

②《藥性論》: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

③《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幹,心痛,渴而引飲,腎病消中。

⑤《綱目》:滋腎,潤肺,明目。

⑥《本草述》:療肝風血虛,眼赤痛癢昏翳。治中風眩暈,虛勞,諸見血證,咳嗽血,痿、厥、攣,消癉,傷燥,遺精,赤白濁,腳氣,鶴膝風。

用藥禁忌:外邪實熱,脾虛有溼及洩瀉者忌服。

1、《本草經疏》:脾胃薄弱,時時洩瀉者勿入。

2、《本草匯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3、《本經逢原》:元陽氣衰,陰虛精滑之人慎用。

4、《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生長分佈:生於溝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分佈於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炮製:簸淨雜質,摘去殘留的梗和蒂。《綱目》:凡用枸杞,揀淨枝梗,取鮮明者洗淨,酒潤一夜,搗爛入藥。

泡水功效

滋補肝腎方:枸杞子30克,冬蟲夏草10克,百合50克,洗淨加水燉開,文火慢煮約20分鐘,加入豬肝或羊肝500克及調料適量,再煮約30分鐘即可,分次吃肝喝湯。

用於因肝腎陰虛引起的眩暈、眼花、關節屈伸不利,煩熱、盜汗等症。

養肝明目方:枸杞子100克、女貞子100克,杭菊花50克,焙乾,共研細末或裝入膠囊,每日2次,每次服10克。

適用因肝血不足引起的雙目乾澀、視物不清、頭暈眼花、視力疲勞等症。

美容方:根據水量酌情放枸杞子,水溫為100度即可。可以提高皮膚吸收氧分的能力,起到很好的美白效果。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枸杞子茶

【配方】:紅茶1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食鹽10克。

【用法】:先將鹽炒熱,後加入杞子炒至發脹即可篩去鹽,取杞子備用。以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養肝明目,疏風清熱。用於視力衰退、目眩、夜盲症。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紅棗枸杞茶

原料:枸杞子一大把、紅棗5-6顆

調製方法:把材料放到一起,煮沸之後,燜5分鐘,在開火煮至沸騰,起鍋前加入少許冰糖,快速攪拌均勻。待溫加蜂蜜。

小貼士:若擔心紅棗會上火,可以去了核之後再熬滾

溼熱重的人不宜食用

1、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適應調節能力

2、 對癌細胞的生成和擴散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 尤其擅長明目,主要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症

4、 能顯著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貯備量,提高人體活力,有抗疲勞

5、 具有改善大腦的功能,增強人的學習記憶能力。

6、 能提高人體的適應性防禦功能,使人遇到傷害性刺激時,如遇到缺氧、寒冷、失血等的忍耐承受能力

7、 有明顯促進造血細胞增殖的作用,可以使白細胞數增多,增強人體的造血功能。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1、 治肝腎不足,生花歧視,或乾澀眼病:熟地黃、山萸肉、茯苓、山藥、丹皮、澤瀉、枸杞子、菊花。煉蜜為丸。(《醫級》杞菊地黃丸)

2、 治勞傷虛損:枸杞子三升,乾地黃(切)一升,天門冬一升。上三物,細搗,曝令幹,以絹羅之,蜜和作丸,大如彈丸,日二。(《古今錄驗方》構杞丸)

3、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雲器遮睛:甘州枸杞子500克。好酒潤透,分作四分,200克用蜀椒50克炒,200克用小菌香50克炒,200克用脂麻50克炒,200克用川棘肉炒,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白茯苓各50克,為末,煉蜜丸,日服。(《瑞竹堂經驗方》四神丸)

4、補虛,長肌肉,益顏色,肥健入:枸杞子二升。清酒二升,溺碎,更添酒浸七日,溉去滓,任情恢之。(喀延年方》枸杞子酒)

5、治虛勞,下焦虛傷,微渴J4.便數:枸杞子50克,黃稽75克(挫),人參50克(去蘆頭),接心三分,當歸50克,白芍藥50克。搗篩為散。每服15克,以水一中盞,人生薑半分,棗三枚,楊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聖惠方》構棍子散)

6、安神養血,滋陰壯陽,益智,強筋骨,澤肌膚,駐顏色:枸杞子(去蒂)五升,龍眼肉五廳。上二味為一處,用新汲長流水五力—斤,以砂鍋桑柴火慢慢熬之,漸漸加水煮至把圓無味,方去渣,再慢火熬成冒,取起,磁罐收貯。不拘時頻服二、三匙。(《攝生秘剖》把圓膏)

7、治肝虛或當風眼淚:枸杞二升。搗破,納絹袋衝;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幹,密封匆洩氣,三七日。每日飲之,醒醒匆醉。(《聖離方》)

8、治目亦生器:枸杞子搗汁,日點三、五次。(《肘後方》)

9、治注夏虛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細,滾水泡封三日,代茶飲。(《攝生眾妙方》)

10、金髓煎:枸杞子,逐日擇紅熟者,以無灰酒浸之,蠟紙封固,勿令洩氣,兩月足,取入砂盆中,研爛濾取汁,同原浸之酒入銀鍋內,慢火熬之,不住箸攪,恐粘住不勻,候成餳,淨瓶密貯。每早溫酒服二大匙,夜臥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以羽化。

對於中草藥枸杞子,你瞭解多少?

枸杞子民間故事賞析

相傳戰國時,在秦國境內黃河南岸,香山北麓(今衛·寧)平原上,有一青年農夫,乳名狗子,以農耕為業,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賢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養老母,倒也勉強度日。時秦吞併六國,傾國之男丁,拓疆征戰,狗子被召戎邊。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戎歸,狗子邊歸來,已是滿臉鬚髮。路見家鄉正鬧饑荒,田園荒蕪,路人討吃,餓殍遍地,眾鄉鄰面帶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為惶恐,不知老母與妻子現狀如何,既到家,見老母髮絲如銀,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紅潤,不像路人飢餓之狀,甚為驚訝,謂妻曰“路見鄉鄰皆飢,唯母與爾飽滿,何也?”妻對曰:“爾從軍後,吾終日勞作,勉為生計,去今之年,蝗災澇害,顆粒無收,吾採山間紅果與母充飢,方免其餓。”其母曰:“吾若非爾媳採紅果食之,命已殞矣!”狗子喜泣,對妻更為敬之。鄰人聞之,爭相採食,謂之枸杞食。

後人發覺狗妻杞氏所採山間紅果有滋陰補血養肺健胃之功效,民間醫生採之入藥,改其名稱枸杞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