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还在羡慕马云的侃侃而谈?学会金字塔原理你也可以!

因为同事口才好,你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升职加薪。

因为自己表达能力差,客户总是签不下,任务总是完不成。

因为不会说漂亮话,领导眼中没你,下属不听管理,还被说情商低......

这些苦恼与困惑,是不是也在你的身上出现过?

每次看到马云的演讲,你都是热血澎湃,佩服不已。

你把他卓越的口才归结于天赋,却忘记他也经历了刻苦练习。

然而盲目的训练只会事倍功半,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收获甚微,失去信心。

纵观国内外演讲水平高超的大咖牛人,他们是否有表达技巧?是否遵循着特定规律?

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师,用她风靡全球40多年的《金字塔原理》告诉你,口才大佬们都在用的表达方法,学会它,你也可以侃侃而谈。

开始分享《金字塔原理》的奥秘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马云先生在斯坦福大学的经典演讲视频,看大神是如何运用此方法的?

《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想法与技术可以改变世界》https://v.qq.com/x/page/x03763vgq8x.html

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在1973年首次出版,当即引起了轰动,并且畅销欧美市场经久不衰。它被众多国际知名公司用来进行员工培训,还被多家工商管理学院选择为指定教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全书可以浓缩为16字指导方针,即金字塔原理的四项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它教会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如何有效提炼思想,如何富有逻辑的组织演讲内容结构,如何简明清晰的表达等。

还在羡慕马云的侃侃而谈?学会金字塔原理你也可以!

金字塔原理 结论先行

结论先行:明确一个主题,给听众吃一颗“定心丸”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balabala~说了一大堆东西,然而我们抓耳挠腮,不知其所云,努力地想获取一些观点结论,但最终却败给了他们混乱的逻辑。因此,表达前一定要清晰有力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否则听众会因为主题不明确而心神不定,增加他们的理解成本。如何有效的提出观点?我们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并遵循背景-冲突-疑问-答案的模式进行表达。

背景就是交代事实,引出故事。人们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与自己有交集的故事。表达开始前先阐述背景,能够将受众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先说了一个发生在1995年的“偷井盖”故事,当时他正如现场在座的学生,满怀理想,这个背景瞬间拉近了他与学生的距离,而且是马云亲身经历的真事,更是让听众充满兴趣,为他即将表达的观点做信任铺垫。

冲突就是诉说听众心中的难题。我们向听众表达观点、诉说故事,一定是基于对方最关心、最感兴趣、已存于心的问题,是现状与目标之间的鸿沟,这就是冲突。马云讲到,老百姓说他像偷井盖的坏人,电视台也因为他长的像坏人而拒绝播放他的片子,他没有技术、不懂计算机,但他对互联网的未来充满希望,并执着地追求,这其实就是一个冲突。正如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手无寸铁只有满腔热血,充满想法但现实又很残酷。

自动产生疑问,自然给出答案。听马云讲到这里,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他是如何将阿里巴巴做到如此辉煌?紧接着,马云又给出了答案,第一个他们没有钱,第二个他们不懂技术,第三个他们从来不规划。马云很聪明的采用带有悬念的答案,引导听众保持浓厚的兴趣继续听他的演讲。

马云通过自己的故事,从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在听众心中已经建立了观点,那就是想法和技术可以改变世界,如果你有想法,那就大胆的去追吧。

以上统下:论点在上,论据在下,自上而下的表达

在表达次序上,要遵循着“父子关系”,即先有大论点,再有小论据。我们已经把结论放在最上边了,接下来就需要通过各种事实论据,去阐述、支撑这个结论。当马云提出“没有钱、不懂技术、不规划”这三个原因后,他又依次举例讲故事,对这三点做了解释,这就是采用了以上统下的表达方式。

同时,上一层思想应该是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马云再讲“不懂技术”这个观点时,如果采用阿里巴巴资金管理的小故事进行论证,那显然逻辑不通,如果他讲述自己在公司做产品检测员的故事,这就符合主题。

还在羡慕马云的侃侃而谈?学会金字塔原理你也可以!

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 拳胜策划

归类分组:像小学生做找规律的数学题那样,把同类问题归在一组

古希腊人眺望星空时,看到的是由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的星星。当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我们会将同时出现的或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相联系,努力用某种逻辑模式组织它们。这些例子证明人脑具有对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利用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对事物归类分组”,来进行表达和思考,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听众的理解成本。

上学时我们都做过一种数学题,叫找规律,例如1~10十个数字,可以将他们分为1、3、5、7、9和2、4、6、8、10两组,这就是从单数、双数的归类依据进行分组。同样我们在沟通表达时也要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观点放在同一组。马云在演讲中用大篇幅提到很多观点,如“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阿里巴巴坚持的创业使命”等,这些观点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分类,都在支撑同一个论点,那就是“年轻人的时代,我们要敢于有想法”!马云接近半小时的庞大演讲内容,如此归类分组,就显得逻辑清晰,结构明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与高深莫测。

逻辑递进:用组织思想时仅有的四种逻辑顺序进行表达

没有逻辑,表达自然毫无章法。人在组织思想时,仅存在四种逻辑顺序,即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顺序,我们要顺应人的思考方式,采用这四种逻辑顺序去表达,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演绎顺序,是一系列线性推理过程,通常采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表现形式。例如作者在《金字塔原理》中举例说,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时间顺序则是找因果,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等进行阐述。结构顺序就是空间要素,例如中国分为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等。重要顺序即按照事情的程度高低次序进行表达。

在马云的演讲中,“没有钱、不懂技术、不规划”这三个观点就是典型的结构顺序,最后向我们输出了“学会管理资金、敬畏技术、要规划更要行动”的观念,他们都横向处在同一个分组,他们都属于“兄弟关系”,共同支撑一个结论就是阿里巴巴为何成功。

通过对《金字塔原理》核心观点的拆解分析,以及对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内容的解剖,我们已经清晰了解到表达的技巧。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成为超级演说家了?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技法无高下,功力有深浅,按照金字塔原理进行持久的刻意训练,才有可能提升你的表达能力。

还在羡慕马云的侃侃而谈?学会金字塔原理你也可以!

拳胜策划 策划拳头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