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母豬妊娠後期為什麼便祕,如何防控?

養豬環保


相信不少養豬人都知道母豬妊娠後期容易拉成粒成粒的糞便,也就是常說的母豬便秘。那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母豬到這個階段容易發生便秘呢?

接下來,超哥給大家說說母豬妊娠後期便秘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答案搶先看:

母豬妊娠後期易因疾病、營養、運動量及飲水量等因素髮生便秘。一般增加青飼料投餵量,滿足充足的飲水、做好日常疾病防控工作等飼養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防控便秘。

【便秘的原因】

豬便秘是糞便在腸腔內積蓄變幹、變硬,使腸腔完全壅閉。豬隻便秘在生產中較為常見,且妊娠後期的母豬表現得尤為明顯。一般與豬的疾病、營養、運動量及飲水量有關。

一是疾病便秘的豬隻是因為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如豬瘟、豬丹毒、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弓形蟲病、豬乙型腦炎、豬鏈球菌病等。二是營養方面,妊娠母豬飼餵量過少,對腸道的刺激性小,食糜在胃腸道停頓的時間過長所致。母豬長期飼餵單一飼料,飼餵含粗纖維過高或混有泥沙的飼料,也能引起腸道機解降落,腸內容物乾燥變硬而引發便秘。三是飲水量不足導致妊娠母豬便秘。四是缺乏活動導致妊娠母豬便秘,集約化生產中,妊娠後期肚子逐漸變大,運動受阻。

【防控措施】

妊娠期間仍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免疫工作不能放鬆,定期開展驅蟲工作;營養方面應調解好日糧中的營養比例,滿足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的供給,以免對胃腸道造成影響而引發便秘;飲水方面保證飲水器不堵塞,水流量達到2L/min;運動量方面雖然較難實現,但一般可以通過投餵青飼料來促進豬隻排便。

為了避免母豬妊娠後期便秘,母豬妊娠80天齡時可以在飼料中加入小蘇打,連續飼餵三天;在後期日糧中加大粗纖維的含量,比如投餵青飼料等。便秘較為嚴重的妊娠母豬還可以挑到大欄飼養,待臨產時再轉入分娩舍。

【總結】

母豬妊娠後期因生理特性便秘較為普遍,較多養豬人容易忽視。母豬便秘易導致採食量降低,胚胎死亡率增加,且因營養攝取不足導致產後無乳的現象發生。養豬中基本是一環接一環,輕易不能放鬆。所以做好母豬妊娠後期便秘工作,才能保證母豬健健康康剩下白白胖胖的仔豬。


超哥話食


母豬妊娠後期為什麼便秘,如何防控?頭條號“微養殖”來為您解答:

由於母豬妊娠後期,肚內的仔豬生長髮育比較迅速,而且初生仔豬61%的出生重都是在這個階段發育的,這就會抑制母豬體內腹腔臟器,進而影響後軀靜脈迴流而形成生理性的便秘。另外母豬飼料中由於長時間的添加脫黴劑,造成營養物質的流失,也會引起母豬因缺乏營養物質導致母豬便秘;母豬的運動量不足或者粗纖維攝入不足,加之一般母豬都是限喂豢養,很容易造母豬胃腸功能蠕動過緩,引起母豬便秘。此外母豬的飲水不足、細菌病毒的入侵和營養不均衡都會造成母豬便秘,那就究竟該如何防控呢?

(1)為母豬提供營養均衡、清潔乾淨、無黴菌汙染的飼料,在母豬妊娠後期可增加青綠飼料的攝入量,也可使用部分大豆皮替代麩皮,也可降低便秘產生的幾率。

(2)做好疫病的防控措施和配種前的免疫接種工作,儘量降低母豬因感染細菌、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便秘。

(3)保證母豬能夠獲得充足、乾淨的飲水,採用鴨嘴式飲水器的豬舍需注意水流水速和水壓,以免造成水壓過大,引起母豬恐慌造成攝水量不足。

(4)適量的保證母豬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和運動。

(5)淘汰生產年齡比較大的母豬,同時對於妊娠期母豬飼餵藥物需要慎之又慎,儘量在母豬配種前做好驅蟲等措施,以降低母豬患病的幾率。


微養殖


母豬妊娠後期便秘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激素因素 母豬妊娠後期隨著體內胎兒的逐漸生長,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變化,會影響母豬消化酶的分泌,從而導致腹瀉。

2、母豬本身因素 母豬妊娠後期肚子逐漸變大,運動受阻,母豬運動不足,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經神經持續興奮,胃腸道由於長時間的高負荷運動而出現疲勞,進而導致腹瀉。隨著定位欄的推廣,母豬運動進一步受到抑制,進一步加大母豬便秘發病率。

3、胎兒因素 胎兒逐漸長大會壓迫母豬腸道,影響母豬消化道蠕動,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從而導致便秘的發生。

防控母豬便秘,目前來講最好的最廉價的方法是,修建母豬運動場加大母豬運動,會有效降低便秘率。若受到場地限制無法修建運動場,可在母豬妊娠後期適當飼餵青飼料,加大麩皮類物質的比例,也可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通過補充外源益生菌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群的發展,從而降低便秘率,而且益生菌可以促進飼料轉化率以及提供豬隻部分必需氨基酸,效果優良。

果然悠,養豬需要的這裡都有。若你覺得這篇短文對你的飼養有所幫助歡迎關注頭條號“果然悠”。


果然悠


1 病原性因素

母豬發生病原性的便秘,多數是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所感染,臨床上主要有豬瘟、豬丹毒、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弓形蟲病、豬乙型腦炎、豬鏈球菌病等,糞便多呈羊糞球狀,少數呈慄狀、柏油渣狀。控制此類疾病應對症治療,豬瘟應注射豬瘟細胞苗,每千克體重1頭份,72h再注射1次;豬丹毒、豬乙型腦炎對青黴素敏感;豬附紅細胞體病可用新砷礬鈉明和“貝尼爾”、強力黴素;豬弓形蟲病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增效劑;豬鏈球菌病可注射青黴素、磺胺嘧啶和林可黴素。

2 營養性因素

2.1 飼料結構不合理

母豬在妊娠期間飼餵量過少,特別在妊娠的中期每天只有2.0kg,粗纖維的含量低於6%,對腸道的刺激性小,食糜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過長所致。應調整好粗纖維在飼料中的含量,保證粗纖維的含量佔6%,同時做好胃腸擴容工作,每頭豬每天輔以250~400g玉米芯擴容。

2.2 飼料成分單一

母豬長期飼餵單一飼料,飼餵含粗纖維過高或混有泥沙的飼料,也能引起腸道機解下降,腸內容物乾燥變硬而引發便秘。應調整好日糧中的營養水平,保證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的供給,清除飼料中的雜質,以免對胃腸道造成影響而引發便秘。

2.3 飲水不足

特別在夏季,豬主要通過加快呼吸來調整體溫時,若水流量小,水溫高,母豬就會少飲水而發生便秘。應保證母豬每天飲水充足,水溫以8~12℃最佳,飲水器的水流量以2L/min為宜。

2.4 黴菌毒素中毒

制約中國養豬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玉米廣泛被黴菌毒素汙染,玉米做為廣泛飼料載體被養豬生產應用,採食以後必然會發生黴菌毒素中毒,出現慢性中毒性肝炎,表現食慾時好時差,但體溫正常,同時兼有輕度胃腸脹氣,多便秘。(www.nczfj.com)在無法更換黴變飼料的條件下,母豬應全程使用脫黴劑或每月用10d,500mg/kg肝腎寶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3 管理型因素

運動不足。母豬在限喂飼養條件下,缺乏運動,心肺功能不全,容易形成胃腸輕度淤血,而蠕動減弱形成便秘。應保證母豬在妊娠期間每天適當運動,以1~2h為宜,以防止胃腸淤血而發生便秘。

4 生理性因素

母豬在妊娠後期,胎兒發育迅速,仔豬61%的出生重都是在後期發育的,這樣胎兒就會壓迫腹腔臟器影響後軀靜脈迴流而形成便秘。在保證妊娠母豬營養條件下,每天應增加飼餵次數,每次應減少飼餵量,做到少喂勤喂,避免便秘。

5 藥源性因素

應用蒙脫石等礦物質吸附劑為基質的添加劑對飼料進行脫黴時,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會吸附飼料中部分營養物質,致使飼料營養水平降低而發生便秘。或臨床上大劑量長時間不合理應用止瀉藥物時會導致豬出現便秘。

妊娠母豬發生便秘其預後嚴重,會形成難以察覺的內中毒,母豬防衛功能下降,繼發感染,形成胎兒中毒,造成死胎、弱仔,誘發軟產道水腫形成難產,誘發乳腺水腫造成產後無乳。

對非病原性便秘可進行對症施藥,便秘的豬應立即停喂飼料,投入少量的青綠飼料,或生雞蛋、葡萄糖粉,或生雞蛋、蜂蜜,並給予大量的溫水飲用。內腹瀉藥,石蠟油50~100mL或大黃末50~100g,加入適量的溫水口服。對腹痛不安的患豬,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注射液3~5mL,或2.5%鹽酸氯丙嗪2~4mL。對心衰的豬,應用強心劑,10%安鈉咖注射液2~10mL皮下或肌肉注射。病豬極度衰弱時,應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脈注射,每天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