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我的俄羅斯情結

我生活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離俄羅斯很近,卻從未去過俄羅斯。雖說未去過俄羅斯,但是對俄羅斯的情結卻由來已久。

我的俄羅斯情結

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林區風光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管水桶叫“威德羅“,管裙子叫“布拉吉”,我以為中國人都會這麼叫,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是俄語的稱謂。小學時班級裡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同學都叫他們“二毛子”,只因他們眼窩深陷,長了一雙黃眼睛,後來得知他們的外婆原來是蘇聯人。每年冬天,中央電視臺的氣象播報員都會不止一次的提到這樣一句話,“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XX地方會大幅度降溫”,說這話時,我們早已經在寒風中瑟縮凌亂多少天了,因為西伯利亞寒流最先衝擊的就是我們。

長大工作沒幾年,就迎來了對俄貿易大繁榮時期,街頭突然多了好多外國人,夜市上俄貨琳琅滿目,大家齊刷刷的都穿上了老毛子大衣,就跟商量好的似的,外地的同學朋友聞風也來了,說是要買“莫斯科人”,“莫斯科人”是蘇聯汽車的一種品牌,一般刷成蘋果綠色,其實“莫斯科人”一共也沒有幾臺,但是人人都指著那幾臺綠車說,“看,車就在那兒”其實目的就是想“拼縫(掙差價)”俄貨雖然笨重些,但質量確實好,我結婚時買了一套不鏽鋼餐具,現在兒子都20歲了,餐具還是光亮如新。

不過對俄貿易繁榮持續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就像一陣風颳過一樣,街上再也見不到外國人了,因為蘇聯人在貿易中發現中國人的貨物質量太差了,羽絨服裡的填充物居然好多硬埂子,剛上腳的鞋還沒踏出國門就裂開了,所以貿易很快就進入蕭瑟期。

蘇聯解體後,對俄貿易形式悄然發生改變,旅遊業逐漸興起,於是在街頭有時會看見這樣有趣現象,一群十幾歲的俄羅斯男孩兒邊吃著糖葫蘆邊往女人屋(賣女士內衣店)進,打頭的男孩兒發現不對,馬上折返和後續的夥伴撞個滿懷。而我們的辦公室裡也會有這樣有趣的電話對話:“媽,我出國了。”

“去哪兒了?”

“俄羅斯,早上去的,晚上就回來了。”

聽著好笑吧,我們出國就是這麼容易,反倒是同一個呼倫貝爾的同事來公司本部開會倒要十幾個小時。那麼國人去俄羅斯一般都喜歡帶點什麼呢?這個因人而異,不過買的最多的還是望遠鏡,餐具,套娃,咖啡,糖塊和洋酒,我特別喜歡俄羅斯玩具娃娃,那金髮,那碧眼,還有粉嘟嘟的嘴唇簡直讓我魂牽夢繞,所以不顧四十幾歲高齡,硬是讓老公給我買了一個將近一米高的 娃娃(假裝有人寵唄),娃娃見下圖。

我的俄羅斯情結

俄羅斯洋娃娃

呼倫貝爾的地理位置,物產風光,氣候條件雖然與俄羅斯大致相同,但是對俄羅斯的認識,還是很零散的,比如男人愛喝酒不養家,女人特別能幹,森林分佈廣,即便著火,人家也不救,冬季漫長,所以俄羅斯人民普遍熱愛大自然,曾經聽說一個很不靠譜的故事,一個男人因為想和家人去森林裡採摘新鮮蘑菇請假得不到批准後,居然憤而辭職,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後來看新聞說普京競選總統成功後,他的妻子柳德米拉哭了好幾個晚上,我忽然明白了俄羅斯人民注重家庭,珍視親情是普遍存在的,不追名逐利,沉默內斂的品質其實多麼難能可貴啊。

堂弟在俄羅斯做大廚,他給我講的故事特有趣,他說咱們國家,男人喝多了,第二天怎樣也會醒來去上班,但俄羅斯男人喝多了就會醉3-4天,班就不上了。天,俄羅斯人活得多隨性啊!或許就是因為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吧,俄羅斯才保留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和歷史,歌手朴樹的成名曲《白樺樹》聽過吧,那就是典型的俄羅斯民謠啊,那憂傷的旋律,真的很難與粗獷豪放的俄羅斯民族聯繫在一起,他們怎麼能粗獷而又細膩呢?他們怎麼能如此歡樂而又如此憂傷呢?

看二戰歷史,看我們市內的蘇聯紅軍烈士陵園,總會讓我肅然起敬,縱觀兩次世界大戰,好像從沒被打敗的國家只有蘇聯(當今俄羅斯)。 零星拼湊起來的俄羅斯終究不全面,於是我收集了許多有關俄羅斯的圖片與資料,先來看看俄羅斯的建築是多麼宏偉震撼吧。

我的俄羅斯情結

四莫爾尼宮

我的俄羅斯情結

克里姆林宮和聖瓦西里大教堂

我的俄羅斯情結

俄羅斯美女

我的俄羅斯情結

他們國家盛產美女。

我的俄羅斯情結

俄羅斯兒童

他們的兒童比芭比娃娃都漂亮。

我的俄羅斯情結

俄羅斯紅皮花生糖

他們的巧克力糖特別好吃,連不愛吃甜食的我,在一次婚宴上吃過一次後都撂不下了,那味道好濃郁香甜啊。

獨具風情的俄羅斯,今生一定要去一次,否則枉了我這幾十年的情結呢。暫時去不了俄羅斯的朋友,如果想品嚐俄羅斯花生糖糖,可以到我的微店購買,我的俄羅斯情結會感染到你嗎?

http://weidian.com/i/1914248204?wfr=c&ifr=itemdetail


分享到:


相關文章: